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613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供电池箱体水平进出更换的侧面开口,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二锁紧机构,对应设置在两侧面开口位置,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所述二锁紧机构均具有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的侧阻挡部和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的顶阻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开有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适用于只具有竖直起吊装置和水平取出装置的场所,应用范围广;在一个锁紧机构上同时设置有侧阻挡部和顶阻挡部,结构简单且固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作为电动叉车的重要部件,电动叉车在作业过程中,蓄电池中的电量会不断损耗,因此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但由于蓄电池充电时间较长,为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采用更换蓄电池的方式来保证叉车的持续运行。目前常见的蓄电池更换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1.叉车的车架上只设置有顶面开口,借助行车等吊具垂直吊起使用过的蓄电池,再将该蓄电池从叉车的左侧或右侧移出,并将其放在预先准备好的托盘等专用工具上,然后把吊具转移至备用蓄电池上,将备用蓄电池吊装到车架内;2.将叉车的车架设计成左侧或右侧开放的结构,更换蓄电池时需借助另一部叉车或者专用水平取出工具将使用过的蓄电池移出,然后再将备用蓄电池移进叉车的车架内;上述现有的叉车蓄电池更换方式为在叉车机架上只设置有顶面开口或侧面开口,这种单一的蓄电池更换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设置有顶面开口的叉车机架能够对蓄电池进行竖直更换,但如果某些场合不具有行车等起吊装置时,蓄电池无法进行竖直更换;只设置有侧面开口的叉车机架能够对蓄电池进行水平更换,但如果某些场合只有行车而不具有其它水平取出装置时,蓄电池无法进行侧面更换。目前使用的蓄电池固定装置大部分通过卡槽和滑动设置在卡槽上的挡片来对电池进行固定限位,这种结构虽然能通过调节卡槽来固定不同规格的电池,但固定效果一般(蓄电池易松动),且不能够同时对蓄电池的侧面和顶面进行阻挡限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电池更换方式单一,通用性差而不适用于所有场所,现有的电池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一般且不能够同时对电池的侧面和顶面进行抵触限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由车架形成的供电池箱体存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供电池箱体水平进出更换的侧面开口,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二锁紧机构,对应设置在两侧面开口位置,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所述二锁紧机构均具有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的侧阻挡部和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的顶阻挡部。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开有对应配合所述二锁紧机构的二固定卡槽,所述侧阻挡部为片状结构,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片状结构的侧阻挡部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固定卡槽配合,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进一步的,所述的侧阻挡部是大致呈“V”字型的片状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挡片和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杆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杆件的第一通孔,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第一挡片抵触电池箱体的顶面,且第一杆件插于第一通孔进行限位,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更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限位片,限位片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二挡片和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杆件,第二杆件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限位片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或第二杆件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且限位片弹性设置在框架上,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第二挡片抵触电池箱体的顶面,且第二杆件插于第二通孔进行限位,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更进一步的,所述侧阻挡部上还固定设置有一缓冲块,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缓冲块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以减少侧阻挡部与电池箱体之间的碰撞冲击力。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对应的滚道,滚轮和滚道的设置便于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叉车机架上同时开有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适用于只具有竖直起吊装置和水平取出装置来进行电池更换的场所,应用范围广;在一个锁紧机构上同时设置有侧阻挡部和顶阻挡部,以对电池的侧面和顶面进行限位,结构简单且固定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侧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以应用于叉车蓄电池更换这一领域为例来展示本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对本技术进行实施和适当调整,不应视为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本实施例中为蓄电池,但不局限于此)固定装置,包括由车架1形成的供电池箱体2(电池放置于电池箱体2内)存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一侧面设有供电池箱体2在框架右侧进出更换的第一侧面开口101,框架上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供电池箱体2在框架左侧进出更换的第二侧面开口103,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2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102;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锁紧机构31和第二锁紧机构30,对应设置在第一侧面开口101和第二侧面开口103位置,在锁紧机构3转动到侧面开口10处时,所述第一锁紧机构31具有阻挡电池箱体2从框架的第一侧面开口101和顶面开口102移出的第一侧阻挡部312和第一顶阻挡部,所述第二锁紧机构30具有阻挡电池箱体2从框架的第二侧面开口103和顶面开口102移出的第二侧阻挡部302和第二顶阻挡部。所述第一侧面开口101和第二侧面开口103相对设置于框架的左右端。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框架上开有对应配合所述第一锁紧机构31的第一固定卡槽51,以及对应所述第二锁紧机构30的第二固定卡槽52,所述第一侧阻挡部312和第二侧阻挡部302均为片状结构,在第一锁紧机构31转动到第一侧面开口101处时,片状结构的第一侧阻挡部312抵触电池箱体2的右侧面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卡槽51配合,以阻挡电池箱体2从框架的第一侧面开口101移出;在第二锁紧机构30转动到第二侧面开口103处时,片状结构的第二侧阻挡部302抵触电池箱体2的左侧面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卡槽52配合,以阻挡电池箱体2从框架的第二侧面开口103移出,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阻挡部312和第二侧阻挡部302均是大致呈“V”字型的片状结构,所述“V”字型的片状结构占用空间少且能够更好的与第一固定卡槽51和第二固定卡槽52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阻挡部312通过固定设置在框架上且与第一侧阻挡部312铰接的第一固定件311而转动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第二侧阻挡部302通过固定设置在框架上且与第二侧阻挡部302铰接的第二固定件301而转动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第一侧阻挡部312与第一固定件311之间的铰接、以及第二侧阻挡部302与第二固定件301之间的铰接实现方式在现有技术下能轻松实现。所述第一固定件311和第二固定件301均为螺杆,但不局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由车架形成的供电池箱体存放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容纳腔由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供电池箱体水平进出更换的侧面开口,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二锁紧机构,对应设置在两侧面开口位置,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所述二锁紧机构均具有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的侧阻挡部和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的顶阻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包括由车架形成的供电池箱体存放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容纳腔由框架结构形成,所述框架包括上下底面和四个侧面,框架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供电池箱体水平进出更换的侧面开口,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供电池箱体竖直进出更换的顶面开口;以及还包括可转动的设置在框架上的二锁紧机构,对应设置在两侧面开口位置,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所述二锁紧机构均具有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的侧阻挡部和从框架的顶面开口移出的顶阻挡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开有对应配合所述二锁紧机构的二固定卡槽,所述侧阻挡部为片状结构,在锁紧机构转动到侧面开口处时,片状结构的侧阻挡部抵触电池箱体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固定卡槽配合,以阻挡电池箱体从框架的侧面开口移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阻挡部是大致呈“V”字型的片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阻挡部包括固定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挡片和可伸缩设置在侧阻挡部上的第一杆件,所述框架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栓苏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