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二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60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不对称二醚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是具有“3-烷氧基烯丙基烷基醚”结构单元的1,3-二醚类化合物,其中一个烷氧基与不饱和的碳原子相连,另一个烷氧基与饱和的碳原子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不对称二醚类化合物作为给电子体用于制备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时,可以显著地提高催化剂的聚合活性,改善其氢调性能和立构选择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新型不对称二醚类化合物及其在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更确切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具有“3-烷氧基烯丙基烷基醚”结构单元的1,3-二醚类化合物,及其作为给电子体在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有机小分子作为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给电子体或茂金属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配体已成为烯烃聚合催化体系重要的成分之一。尤其是现代Ziegler-Natta烯烃聚合催化剂,有机小分子作给电子体能够显著地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立体选择性、氢调性能及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等性能。在提高催化剂的聚合活性,改善其氢调性能和立构选择性方面,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二醚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给电子体。例如专利EP 0728724中公开的1,3-二醚类化合物,其2-位的碳原子处在一个特殊的环(5~7员环)上,该环包含两到三个不饱和双键。该类化合物做给电子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立构选择性,代表性的化合物为9,9-双甲氧基甲基芴。在此之前,专利EP 0361494中公布了2-位碳原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醚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Ⅰ)所示:***(Ⅰ)其中,R↓[1]和R↓[2]为C↓[1]-C↓[20]烷烃基、C↓[6]-C↓[20]芳烃基或C↓[2]-C↓[20]烯烃基;R↓[3]-R↓[6]为氢 、C↓[1]-C↓[20]烷烃基、C↓[6]-C↓[20]芳烃基或C↓[2]-C↓[20]烯烃基;且它们彼此之间可以连接成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任意包含与R↓[3]-R↓[6]相同定义的基团、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和/或氢原子的取代物;R↓[1]-R↓[6]任意包含一个或多个杂原子作为碳原子和/或氢原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军李勇王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