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3246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从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确定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根据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确定各道在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位置;根据各道在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和样值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大小;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道数的比例,确定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通过打印回放记录监视以确定背景炮而导致的耗时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方便快速识别出背景炮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特别涉及一种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背景炮记录一般只是记录噪声的分布情况,并没有记录地下反射的信息。在复杂的山地采集或者噪声干扰比较大的地区,采集过程中为了避开噪声较大的时段,一般事先需要进行背景炮测试。在地震采集实时监控过程中,背景炮往往和正常炮一起监控,因此,如何将背景炮识别出来,也是地震采集监控中关键的技术问题。在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经常会采集到背景炮的情况。因此,对当天的放炮所得的单炮记录及时进行检查并初步处理,实施现场质量监控较为重要。数据现场处理作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监控的有效环节,其技术手段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地震采集质量的高低。目前,常用的识别背景炮的方式是通过人工打印回放记录的方式来识别背景炮。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不经济。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难以满足快速查找的需要。在海量地震数据检查过程中,质控人员需要对每一炮进行复查,这难免会出现疏漏,同时,在三维多排列中将每一个排列接收的地震数据放大,这可能会造成失真。进一步的,随着地震勘探能力的逐步提升和近地表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地震资料采集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得以开展。在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野外采集过程中,在提高野外资料采集技术方法和加强野外施工质量管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监控手段来保证采集得到的野外资料的质量,其中,背景炮的自动识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针对如何有效确定背景炮,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背景炮的方法,以达到准确识别背景炮的目的,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根据所述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确定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根据所述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和样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值;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数据总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包括:在所述地震数据为二维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在所述地震数据为三维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将离炮点最近的接收线所接收到的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包括: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ti=t0+xi/v其中,ti表示第i道的理论初至时间,xi表示第i道的炮检距,v表示预先设置的速度,t0表示预先设定的时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和样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值,包括;将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定义为temp;计算各道从第0个样点至第temp个样点之间的能量值,作为第一能量值;计算各道从第temp个样点至第2temp个样点之间的能量值,作为第二能量值;相应的,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数据总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包括:根据各道的第一能量值和第二能量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及占近排列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能量值:其中,E表示能量值,N表示样点的个数,ai表示第i个样点的样点值。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各道的第一能量值和第二能量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及占近排列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包括:在第二能量值大于第一能量值的道数占近排列的总道数的比例大于预设比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不是背景炮;在第二能量值大于第一能量值的道数占近排列的总道数的比例小于等于预设比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背景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比例为9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确定背景炮的装置,以达到准确识别背景炮的目的,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选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确定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值和样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值;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数据总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选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地震数据为二维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在所述地震数据为三维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将离炮点最近的接收线所接收到的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ti=t0+xi/v其中,ti表示第i道的理论初至时间,xi表示第i道的炮检距,v表示预先设置的速度,t0表示预先设定的时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各道的理论初至,以及各个理论初至前后的能量值来进行背景炮的识别,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通过打印回放记录监视以确定背景炮而导致的耗时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方便快速识别出背景炮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背景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识别出的背景炮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识别出的正常炮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背景炮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获取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该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可以是原始地震反射地震记录,可以是通过野外采集的方式获取的。步骤102: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如果是二维线,就只有一个排列,因此,不需要选取近排列数据,直接地震数据就可以作为近排列数据。如果是三维测线,那么就选取离点线最近的接收线所得的地震数据作为近排列数据。在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是按照以下方式选取近排列数据的,先判断地震数据是二维地震数据还是三维地震数据,如果地震数据为二维地震数据,那么将所述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如果地震数据为三维地震数据,那么可以将离点线最近的接收线所得的地震数据作为近排列数据。在实现的时候,可以选取含有n道近排列地震单炮记录的地震剖面作为近排列数据参与后续的计算和处理。步骤103: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在实现的时候,可以采用人工交互的方式确定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哭啼的,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确定理论初至时间:S1:人工设定速度和t0时间;S2:按照以下公式确定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ti=t0+xi/v其中,ti表示第i道的理论初至时间,xi表示第i道的炮检距,v表示预先设置的速度,t0表示预先设定的时间。其中,炮检距表示炮点到检波点的距离,可以通过SPS中坐标信息计算得到。步骤104:根据所述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确定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根据所述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确定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根据所述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和样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值;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数据总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背景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单炮的地震数据;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根据所述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确定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根据所述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和样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值;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数据总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地震数据中选取近排列数据;包括:在所述地震数据为二维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在所述地震数据为三维地震数据的情况下,将离炮点最近的接收线所接收到的地震数据作为所述近排列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包括: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近排列数据中各道的理论初至时间:ti=t0+xi/v其中,ti表示第i道的理论初至时间,xi表示第i道的炮检距,v表示预先设置的速度,t0表示预先设定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和样点的总数,确定各道的能量值,包括;将各道在所述近排列数据中的位置所对应的样点定义为temp;计算各道从第0个样点至第temp个样点之间的能量值,作为第一能量值;计算各道从第temp个样点至第2temp个样点之间的能量值,作为第二能量值;相应的,根据各道的能量大小比较及占近排列数据总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包括:根据各道的第一能量值和第二能量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及占近排列道数的比例,确定所述待测单炮是否为背景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能量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里杨午阳魏新建禄娟何欣李冬陈德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