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876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进行切削打磨,防止伤到模具,并且降低应力,防止产生冲击裂纹;进一步对切件进行二次回火处理,提高了钢材的抗力强度,减小了屈服强度,降低了切件的屈强比,有利于一次成型;将切件浸泡于吸附液中,将自由移动的电荷牵连在一起,形成网状,降低了钢材板面内方向异性系数,缩小异性差异带来的巨大抗拒力,在冲压成型中加大了间隙,并且提高了压力机的功率,使得冲压一次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细节处理方法,使得到的支耳厚度精确、均匀,重复吻合性好,表面光洁,无疤、无擦伤、内部无裂纹,且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
技术介绍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所以,被称之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简称冲压。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汽车减震器支耳是支撑汽车重要部件减震器的必须零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减震器的使用性能,也就决定了汽车的舒适以及安全性,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汽车减震器支耳加工工艺不容小视,现有的加工方式也多采用冷冲压工艺,但是由于用于制作支耳的钢板硬度高,屈强比较大,造成成型困难,冲压成型不能一步到位,若控制不好将直接影响支耳的成形和精度,并且对模具造成很大的损耗,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支耳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使用等离子刀具切割成超出图纸5-10%范围的大小,对切割周围进行打磨,得到圆滑的切边,将切件加热升温至600-700℃,经过2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6-8秒,将切件温度迅速降低至450-500℃,保温40-50分钟后,喷水冷却至300-350℃,停滞15-20秒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切件屈服强度均匀,无异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2)将回火处理后的切件浸泡在吸附液中,浸泡时长为2-3小时,所述吸附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油酸25-30份、油酸甘油酯15-1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19份、聚丙烯酰胺14-16份、硝基苯13-15份、水解聚马来酸酐14-16份、溴苯11-12份、辛苯昔醇9-11份、亚硒酸钠7-9份、聚丙烯酸钠6-8份、水合肼4-6份、碳酸钠3-6份、氢氧化钠2-3份、EDTA0.1-0.2份、水150-160份;(3)将浸泡处理后的切件置于60-70℃的烘箱中烘干,放入上下模具之间,调整模具的压力中心,预留4-6%的间隙,紧固在机床上,均衡紧固螺栓,在下模座下放置3-4毫米厚的垫板;(4)将液压机的工作功率提高25-30%,使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下,一次成型,进行落料、冲孔、剪切、裁断得到汽车减震器支耳;(5)最后将得到的支耳经过酸洗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使用的垫片要厚度均匀适当、平整、不得堵塞漏件孔。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5)中所述酸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丙二醇单月桂酸酯8.0-10.0份、失水山梨醇酸油脂7.0-9.0份、硫酸3.5-4.0份、磷酸7.5-8.0份、盐酸2.5-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5.5份、二乙二醇脂肪酸酯5.5-6.5份、活性炭2-4份、水160-180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使用的硫酸摩尔浓度为0.3-0.4摩尔/升,磷酸摩尔浓度为1.2-1.4摩尔/升,盐酸摩尔浓度为1.4-1.5摩尔/升,活性炭粒径大小为30-50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进行切削打磨,防止伤到模具,并且降低应力,防止产生冲击裂纹;进一步对切件进行二次回火处理,提高了钢材的抗力强度,减小了屈服强度,降低了切件的屈强比,有利于一次成型;将切件浸泡于吸附液中,将自由移动的电荷牵连在一起,形成网状,降低了钢材板面内方向异性系数,缩小异性差异带来的巨大抗拒力,在冲压成型中加大了间隙,并且提高了压力机的功率,使得冲压一次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细节处理方法,使得到的支耳厚度精确、均匀,重复吻合性好,表面光洁,无疤、无擦伤、内部无裂纹,且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使用等离子刀具切割成超出图纸5%的大小,对切割周围进行打磨,得到圆滑的切边,将切件加热升温至600℃,经过2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6秒,将切件温度迅速降低至450℃,保温40分钟后,喷水冷却至300℃,停滞15秒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切件屈服强度均匀,无异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2)将回火处理后的切件浸泡在吸附液中,浸泡时长为2小时,所述吸附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油酸25份、油酸甘油酯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份、聚丙烯酰胺14份、硝基苯13份、水解聚马来酸酐14份、溴苯11份、辛苯昔醇9份、亚硒酸钠7份、聚丙烯酸钠6份、水合肼4份、碳酸钠3份、氢氧化钠2份、EDTA0.1份、水150份;(3)将浸泡处理后的切件置于60℃的烘箱中烘干,放入上下模具之间,调整模具的压力中心,预留4%的间隙,紧固在机床上,均衡紧固螺栓,在下模座下放置3-4毫米厚的垫板;(4)将液压机的工作功率提高25%,使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下,一次成型,进行落料、冲孔、剪切、裁断得到汽车减震器支耳;(5)最后将得到的支耳经过酸洗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使用的垫片要厚度均匀适当、平整、不得堵塞漏件孔。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5)中所述酸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丙二醇单月桂酸酯8.0份、失水山梨醇酸油脂7.0份、硫酸3.5份、磷酸7.5份、盐酸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份、二乙二醇脂肪酸酯5.5份、活性炭2份、水160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使用的硫酸摩尔浓度为0.3摩尔/升,磷酸摩尔浓度为1.2摩尔/升,盐酸摩尔浓度为1.4摩尔/升,活性炭粒径大小为30目。实施例2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使用等离子刀具切割成超出图纸7%的大小,对切割周围进行打磨,得到圆滑的切边,将切件加热升温至650℃,经过2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7秒,将切件温度迅速降低至470℃,保温45分钟后,喷水冷却至320℃,停滞17秒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切件屈服强度均匀,无异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2)将回火处理后的切件浸泡在吸附液中,浸泡时长为2.5小时,所述吸附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油酸27份、油酸甘油酯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8份、聚丙烯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使用等离子刀具切割成超出图纸5‑10%范围的大小,对切割周围进行打磨,得到圆滑的切边,将切件加热升温至600‑700℃,经过2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6‑8秒,将切件温度迅速降低至450‑500℃,保温40‑50分钟后,喷水冷却至300‑350℃,停滞15‑20秒后冷却至室温;(2)将回火处理后的切件浸泡在吸附液中,浸泡时长为2‑3小时,所述吸附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油酸25‑30份、油酸甘油酯15‑1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19份、聚丙烯酰胺14‑16份、硝基苯13‑15份、水解聚马来酸酐14‑16份、溴苯11‑12份、辛苯昔醇9‑11份、亚硒酸钠7‑9份、聚丙烯酸钠6‑8份、水合肼4‑6份、碳酸钠3‑6份、氢氧化钠2‑3份、EDTA 0.1‑0.2份、水150‑160份;(3)将浸泡处理后的切件置于60‑70℃的烘箱中烘干,放入上下模具之间,调整模具的压力中心,预留4‑6%的间隙,紧固在机床上,均衡紧固螺栓,在下模座下放置3‑4毫米厚的垫板;(4)将液压机的工作功率提高25‑30%,使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下,一次成型,进行落料、冲孔、剪切、裁断得到汽车减震器支耳;(5)最后将得到的支耳经过酸洗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支耳的冷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用于支耳制作的钢板使用等离子刀具切割成超出图纸5-10%范围的大小,对切割周围进行打磨,得到圆滑的切边,将切件加热升温至600-700℃,经过2次低温回火处理,第一次处理时间为6-8秒,将切件温度迅速降低至450-500℃,保温40-50分钟后,喷水冷却至300-350℃,停滞15-20秒后冷却至室温;(2)将回火处理后的切件浸泡在吸附液中,浸泡时长为2-3小时,所述吸附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油酸25-30份、油酸甘油酯15-1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19份、聚丙烯酰胺14-16份、硝基苯13-15份、水解聚马来酸酐14-16份、溴苯11-12份、辛苯昔醇9-11份、亚硒酸钠7-9份、聚丙烯酸钠6-8份、水合肼4-6份、碳酸钠3-6份、氢氧化钠2-3份、EDTA0.1-0.2份、水150-160份;(3)将浸泡处理后的切件置于60-70℃的烘箱中烘干,放入上下模具之间,调整模具的压力中心,预留4-6%的间隙,紧固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庆保张永根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一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