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606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其中,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启动后,经第一延时时间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PFC电源;以及,在PFC电源启动后,经第二延时时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背光电源;第一延时单元,用于产生第一延时时间;第二延时单元,用于产生第二延时时间;判断触发单元,用于在PFC电源启动时,触发第二延时单元开始延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确认PFC电源至少工作第二延时时间后才让背光芯片开始工作,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大功率的LED电视电源架构如图1所示。图1所示是一种三电源供电方式的方案,电路由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源(一般为BOOST电源),主电源(一般为反激式隔离电源)和背光电源(一般为LLC或反激式隔离电源)组成。为了控制背光输出和减小待机功耗,在待机状态需要关掉PFC电源和背光电源。仅保留主电源工作,具体的实现电路如图2所示。在主电源变换器上有一个绕组N0,通过该绕组取得的电压经过D0整流,C0滤波后得到一个直流的供电电压。OP0控制Q0的导通和截止,从而控制直流的供电电压加到PFC电源芯片和背光电源芯片的供电端,达到通过控制PFC电源的芯片和背光电源的芯片,来控制PFC电源和背光电源工作状态的目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PFC电源和背光电源一起开始工作,当PFC电源输出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时(即输出400V左右),背光电源就开始工作,导致电视机工作异常,如输出功率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旨在提高对应电源电路的可靠性,避免电源电路产生异常的保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启动后,经第一延时时间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PFC电源;以及,在所述PFC电源启动后,经第二延时时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背光电源;第一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延时时间;第二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二延时时间;判断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PFC电源启动时,触发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开始延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晶体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及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优选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优选地,所述判断触发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及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电压,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于输出触发信号。优选地,所述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对应的电压值的差值,在负0.5伏至正0.5伏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及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入触发信号,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的负极接地。优选地,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用于在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停止工作时,为所述第四电容放电。优选地,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基极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互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均接地。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六电阻及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互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基极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互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互连,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源电路,包括PFC电源、背光电源、以及如上所述的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PFC电源连接,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背光电源连接;其中,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启动后,经第一延时时间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PFC电源;以及,在所述PFC电源启动后,经第二延时时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背光电源;第一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延时时间;第二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二延时时间;判断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PFC电源启动时,触发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开始延时。本专利技术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是:首先,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开启;然后,控制单元经第一延时时间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PFC电源,以使PFC电源工作;接着,判断触发单元确定PFC电源启动,并触发第二延时单元开始延时;最后,控制单元经第二延时时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背光电源,以使背光电源工作。这样,在背光电源开始工作时,PFC电源已经至少工作第二延时时间,其输出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源电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主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源电路另一实施例中,A点、B点、C点、D点、PFC电源及背光电源的波形时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控制单元C1第一电容R1第一电阻20第一延时单元C2第二电容R2第二电阻30第二延时单元C3第三电容R3第三电阻40判断触发单元C4第四电容R4第四电阻50放电单元C5第五电容R5第五电阻11电源Q1第一晶体管R6第六电阻OP1电子开关Q2第二晶体管DW稳压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Q3第三晶体管Q5第五晶体管NS变压器次级绕组Q4第四晶体管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启动后,经第一延时时间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PFC电源;以及,在所述PFC电源启动后,经第二延时时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背光电源;第一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延时时间;第二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二延时时间;判断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PFC电源启动时,触发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开始延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晶体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及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启动后,经第一延时时间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PFC电源;以及,在所述PFC电源启动后,经第二延时时间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背光电源;第一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一延时时间;第二延时单元,用于产生所述第二延时时间;判断触发单元,用于在所述PFC电源启动时,触发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开始延时;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第一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晶体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及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正极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第一延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触发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稳压二极管及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其连接节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电压,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用于输出触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