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6901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方法,该方法在进行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时,使用透明硅胶管作为接穗与砧木的绑缚和固定材料,除了具有不受季节环境限制,占地面积小,繁殖系数高,嫁接苗后期管理简单,成苗快等试管苗微型嫁接的一般优势之外,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耗时短,接穗与砧木容易固定,形成层容易对齐,嫁接成活率高的优点,非常适合滇楸的种苗生产。

A Yunnan and seedlings of Catalpa catalpa micro graf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Yunnan plantlets and catalpa catalpa micro grafting method, the method in Catalpa fargesii seedlings and catalpa micro grafting, the use of transparent silica gel bound as scion and rootstock and fixed materials, but is not affected by seasonal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small occupied area, high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grafting at the late seedling stage management simple, general advantages of rapid seedling etc.vitro micro grafting, has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short time, scion and rootstock easily fixed, forming a layer for easy alignme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is high, very suitable for Yunnan mandshurica seedling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方法,是在无菌环境下使用透明硅胶管对滇楸和梓树的组培苗进行嫁接的快速简易的繁殖方法,属于楸树类树种的种苗生产

技术介绍
滇楸(CatalpafargesiiBur.f.duclouxii(Dode)Gilmour)为紫葳科(Bignonicaceae)梓树属(Catalpa)楸树组的高大落叶乔木,是我国珍贵的优质用材和园林观赏树种,被誉为“木王”,其木材质地坚韧致密,不易虫蛀,耐磨、耐腐、隔潮,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等行业。滇楸由于自花不孕,结实量极少,种子发芽率低,且扦插生根困难,目前主要通过常规嫁接方法繁殖苗木。滇楸嫁接一般选用梓树(C.ovataG.Don)或黄金树(C.speciosaWard)的一年生实木苗作砧木,滇楸良种的当年生嫩枝作接穗进行嫁接。嫁接方法主要采用芽接、劈接等。采用常规嫁接方法(芽接、劈接)繁殖滇楸需要培育大量的砧木与接穗,培育砧木一般需要1~2年,接穗需要当年生枝条,耗财耗力耗时且占地面积大,成活率也一般只有70%左右,繁殖系数低,而且嫁接受季节限制,只能在春秋季进行,严重阻碍了滇楸种苗的大规模生产。同时,由于嫁接当年接穗生长量较大,接穗与砧木切口结合处极易脱离,抗风性差。嫁接苗的砧木基部还易产生大量萌条,后期管理需要不断对砧木进行抹芽除萌,管理成本亦大幅增加,若管理措施稍不到位则易降低成活率。试管苗微型嫁接又称微嫁接,是一种在试管内将砧木与接穗进行嫁接的技术,它是植物组织培养与嫁接技术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它以组织培养为基础,嫁接植株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条件下培养,排除了外界环境因素对嫁接成活的影响,而且繁殖系数高,成本低,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还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嫁接技术还可以借助砧木的特性,提高植株的抗病虫、抗寒、抗旱、耐涝和耐盐碱等能力,从而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解决植物栽培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己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以及园艺植物生产中,也成为各种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目前,植物的试管苗微型嫁接主要以锡纸作为接穗与砧木的绑缚和固定材料,这种方法要求操作细致,耗时长,稍有不当便会导致接穗与砧木固定不牢和松动,导致两者形成层不易对齐,嫁接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当前滇楸种苗常规繁殖方法(芽接、劈接)受季节环境限制,占地面积大,育苗时间长,繁殖系数低,成本高,嫁接后管理要求严格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的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嫁接方法。另外,为了解决目前植物试管苗微型嫁接中以锡纸作为接穗与砧木的绑缚和固定材料时,要求操作细致,耗时长,且接穗与砧木不易固定,形成层不易对齐,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时,使用透明硅胶管作为接穗与砧木的绑缚和固定材料,除了具有不受季节环境限制,占地面积小,繁殖系数高,嫁接苗后期管理简单,成苗快等试管苗微型嫁接的一般优势之外,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耗时短,接穗与砧木容易固定,形成层容易对齐,嫁接成活率高的优点,非常适合滇楸的种苗生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技术条件,最终提供了一种简易高效的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1)接穗培育:于6~9月采集长势良好的1年生滇楸嫩枝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获得大量茎段伸长、直径变粗的组培苗,备用;(2)砧木培育:于6~9月采集长势良好的1年生梓树嫩枝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获得大量茎段伸长、直径变粗的组培苗,备用;(3)嫁接(于无菌环境下采用斜接法进行组培苗嫁接,使用透明管固定砧木和接穗):①接穗处理:壮苗培养35~45d,选取生长旺盛、直径1.5~2mm、高≥4.0cm的滇楸组培苗,于无菌环境下切取其形态学上端1.8~2.2cm的茎段,产生斜切长度0.5~0.6cm的平滑切面,保留3~4个芽及顶部1~2片幼叶;②砧木处理:壮苗培养35~45d,选取生长旺盛、直径1.5~2mm、高≥4.0cm的梓树组培苗,于无菌环境下切除其茎顶、所有叶片及根部(或底部愈伤组织),保留长2~3cm的主茎部分作为砧木,抹除主茎上的芽,然后将砧木形态学上端斜切,产生长度0.5~0.6cm的平滑切面;③无菌微型嫁接: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接穗和砧木放入灭菌的透明管内,接穗和砧木的切口紧密接触,使形成层对齐,并在透明管内固定;整个嫁接过程保持无菌操作,最后将完成的嫁接苗插入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4)嫁接苗移栽:将育苗基质土分装于花盆内,保持基质土松散、透水、透气。嫁接40~45d,培养基内嫁接苗切口完全愈合,苗成功生根(根系长度≥1cm),且接穗正常生长发育,有萌芽现象出现时,进行无菌嫁接苗移栽;移栽时,洗净嫁接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保持茎段直立将苗根部种植于基质土内,覆土深1.5~2.5cm,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杯;(5)移栽后管理:将移栽苗置于湿度70%~80%、温度(25±2)℃的条件下培养,光照时间15~17h﹒d-1,期间不需要浇水;待15~20d后移除塑料杯,并移除嫁接苗茎段上的透明管,任其自然生长,随后进行苗木常规管理。优选地,如上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透明管为透明硅胶管;所述的透明硅胶管的内径2.0~2.5mm,外径4.0~4.5mm;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透明硅胶管的内径2.0mm,外径4.0mm。优选地,如上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中步骤(1)和(2)的初代培养基配制方法为:以DKW(DriverandKuniyukiWalnut)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蔗糖(w/v)+0.8%琼脂(w/v)+1.0g﹒L-1活性炭+1.0mg﹒L-16-BA+0.1mg﹒L-1IBA,用1MNaOH调节pH至5.8~6.0。培养基于121℃、1.1kg﹒cm2灭菌锅中灭菌20min。优选地,如上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中步骤(1)和(2)的增殖培养基配制方法为:以DKW(DriverandKuniyukiWalnut)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蔗糖(w/v)+0.6%琼脂(w/v)+3.0mg﹒L-16-BA+0.2mg﹒L-1IBA,用1MNaOH调节pH至5.8~6.0。培养基于121℃、1.1kg﹒cm2灭菌锅中灭菌20min。优选地,如上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中步骤(1)和(2)的壮苗培养基配制方法为:以DKW(DriverandKuniyukiWalnut)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蔗糖(w/v)+0.8%琼脂(w/v)+1.0mg﹒L-16-BA+0.1mg﹒L-1IBA,用1MNaOH调节pH至5.8~6.0。培养基于121℃、1.1kg﹒cm2灭菌锅中灭菌20min。优选地,如上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中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配制方法为:以DKW(DriverandKuniyukiWalnut)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蔗糖(w/v)+0.8%琼脂(w/v)+0.2mg﹒L-1NAA+0.1mg﹒L-1IBA,用1MNaOH调节培养基pH至5.8~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滇楸与梓树的试管苗微型嫁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1)接穗培育:于6~9月采集长势良好的滇楸1年生嫩枝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获得大量茎段伸长、直径变粗的组培苗,备用;(2)砧木培育:于6~9月采集长势良好的梓树1年生嫩枝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获得大量茎段伸长、直径变粗的组培苗,备用;(3)嫁接:①接穗处理:壮苗培养35~45d,选取生长旺盛、直径1.5~2mm、高≥4.0cm的滇楸组培苗,于无菌环境下切取其形态学上端1.8~2.2cm的茎段,产生斜切长度0.5~0.6cm的平滑切面,保留3~4个芽及顶部1~2片幼叶;②砧木处理:壮苗培养35~45d,选取生长旺盛、直径1.5~2mm、高≥4.0cm的梓树组培苗,于无菌环境下切除其茎顶、所有叶片及根部或底部愈伤组织,保留长2~3cm的主茎部分作为砧木,抹除主茎上的芽,然后将砧木形态学上端斜切,产生长度0.5~0.6cm的平滑切面;③无菌微型嫁接: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接穗和砧木放入灭菌的透明管内,接穗和砧木的切口紧密接触,使形成层对齐,并在透明管内固定;整个嫁接过程保持无菌操作,最后将完成的嫁接苗插入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4)嫁接苗移栽:将育苗基质土分装于花盆内,保持基质土松散、透水、透气;嫁接40~45d左右,培养基内嫁接苗切口完全愈合,苗成功生根,根系长度≥1cm,且接穗正常生长发育,有萌芽现象出现时,进行无菌嫁接苗移栽;移栽时,洗净嫁接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保持茎段直立将苗根部种植于基质土内,覆土深1.5~2.5cm,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杯;(5)移栽后管理:将移栽苗置于湿度70%~80%、温度(25±2)℃的条件下培养,光照时间15~17h.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述步骤:(1)接穗培育:于6~9月采集长势良好的滇楸1年生嫩枝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获得大量茎段伸长、直径变粗的组培苗,备用;(2)砧木培育:于6~9月采集长势良好的梓树1年生嫩枝进行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壮苗培养,获得大量茎段伸长、直径变粗的组培苗,备用;(3)嫁接:①接穗处理:壮苗培养35~45d,选取生长旺盛、直径1.5~2mm、高≥4.0cm的滇楸组培苗,于无菌环境下切取其形态学上端1.8~2.2cm的茎段,产生斜切长度0.5~0.6cm的平滑切面,保留3~4个芽及顶部1~2片幼叶;②砧木处理:壮苗培养35~45d,选取生长旺盛、直径1.5~2mm、高≥4.0cm的梓树组培苗,于无菌环境下切除其茎顶、所有叶片及根部或底部愈伤组织,保留长2~3cm的主茎部分作为砧木,抹除主茎上的芽,然后将砧木形态学上端斜切,产生长度0.5~0.6cm的平滑切面;③无菌微型嫁接:在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接穗和砧木放入灭菌的透明管内,接穗和砧木的切口紧密接触,使形成层对齐,并在透明管内固定;整个嫁接过程保持无菌操作,最后将完成的嫁接苗插入生根培养基中,于培养室内培养;(4)嫁接苗移栽:将育苗基质土分装于花盆内,保持基质土松散、透水、透气;嫁接40~45d左右,培养基内嫁接苗切口完全愈合,苗成功生根,根系长度≥1cm,且接穗正常生长发育,有萌芽现象出现时,进行无菌嫁接苗移栽;移栽时,洗净嫁接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保持茎段直立将苗根部种植于基质土内,覆土深1.5~2.5cm,浇透水,并覆盖透明塑料杯;(5)移栽后管理:将移栽苗置于湿度70%~80%、温度(25±2)℃的条件下培养,光照时间15~17h.d-1,期间不需要浇水;待15~20d后移除塑料杯,并移除嫁接苗茎段上的透明管,任其自然生长,随后进行苗木常规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透明管为透明硅胶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滇楸与梓树的组培苗微型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硅胶管的内径2.0~2.5mm,外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克兵张烨然张新叶李振芳陈慧玲杨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