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487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31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1),具有:锁壳体(2)、以能转动的方式接纳在锁壳体(2)中的转换接头件(3)和闭锁杆(7),其中,转换接头件(3)这样接纳在锁壳体(2)中,即借助于从外部作用于转换接头件(3)的调节件能使转换接头件转动,其中,借助于转换接头件(3)的转动运动能调节闭锁杆(7),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壳体盖(25)能使转换接头件(3)被定位在锁壳体中。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vehicle door (1), (2): a lock casing can rotate, to accept in the lock shell (2) adapter in (3) and the locking lever (7), wherein the conversion connector (3) that received in the lock casing (2).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version from an external effect on the joint part (3) of the adjusting element can make the conversion joint rotation, which, with the help of conversion connector (3) can adjust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locking lever (7), characterized by a shell cover (25) can make the conversion connector (3) is located in the lock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门锁,具有:锁壳体;以能转动的方式接纳在锁壳体中的转换接头件,其中,转换接头件这样接纳在锁壳体中,即借助于从外部作用于转换接头件的调节件能使转换接头件转动;和闭锁杆,其中,借助于转换接头件的转动运动能调节闭锁杆。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机动车中,例如在侧门中,大多时候设有锁芯,该锁芯可以借助于钥匙致动。这种机械致动在此用于,将锁住的车辆解锁或相反地将解锁的车辆锁住。机械的闭锁和/或解锁在此借助于锁芯的转动实现。为了将锁芯的转动运动传递到机动车门锁上已知的是,使用连接轴,或者借助于调节件——例如以接触刃(Kontaktschwert)的形式——传递转动运动。连接轴和/或接触刃在此能够实现在锁芯与机动车门锁之间的间隙补偿。为了在机动车门锁中吸收转动运动或转矩,使用可转动运动地支承的构件,该构件也可以称为转换接头件。连接轴或调节件啮入该转换接头件中。转换接头件随后优选地抗转动地接纳在门锁的壳体中。由DE19720476A1已知用于在锁芯与机动车门锁之间实现连接的连接部件。连接部件设计为具有轮缘的桨形件的形式。在该连接部件的各个端部上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能够实现用于在锁芯与门锁之间传递力的形锁合。在此,将连接部件形锁合地导入锁芯的筒芯中并借助于固定部件紧固和定位。除了在端部上的凸出部之外,端部还具有球头,该球头能够实现在锁芯与门锁之间的公差-和间隙补偿。由DE19527837A1已知了一种具有锁单元和锁芯单元的机动车门锁系统。为了传递要导入到门锁中的转矩,在锁芯与门锁之间布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的端部上,将球头形的元件设计为翼形件,其在两侧被形锁合地插入转换接头件中。为了传递转动运动,转换接头件具有与连接轴的翼形件共同作用的携动元件。因此一方面能实现公差补偿,另一方面可以传递转矩。在门锁侧,转换接头件被抗转动地保持在锁壳体与锁盖之间。转换接头件在此包括具有缺口的延长部,因此在转换接头件进行转动运动时能通过缺口致动门锁中的闭锁杆。在锁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始终存在的问题是,公差在致动链上叠加。力求达到尽可能无间隙的传递链,其中,由此限定无间隙性,即期望的是容易地致动门锁并且构件必须设计为能相对彼此运动。在锁芯或门锁构件的设计方案和特别是布置结构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运动必须在门锁中或朝向门锁转向。转向点和/或支承点降低了灵活性,使装配变得困难并且可能损害功能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机动车门锁、特别是能够实现转动运动的转向以及转换接头件的容易的安装。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有利的门锁。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要指出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更确切地说在说明书和从属权利要求中所述特征的任意的变型方案都是可能的。根据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此实现:提供了一种机动车门锁,其具有:锁壳体、以能转动的方式接纳在锁壳体中的转换接头件和闭锁杆,其中,转换接头件这样接纳在锁壳体中,即借助于从外部作用于转换接头件的调节件能使转换接头件转动,其中,借助于转换接头件的转动运动能调节闭锁杆,借助于壳体盖能使转换接头件被定位在锁壳体中。通过机动车门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容易地在机动车门锁中定位和安装转换接头件。如果转换接头件借助于壳体盖定位,也就是说接合到其最终位置中,则存在以下可能:在安装期间将转换接头件以存在间隙的方式插入锁壳体中。由此得到安装时的自由度,该自由度又对待形成的支承位置的数量产生积极影响。如果转换接头件能够以存在间隙、甚至存在大间隙的方式接合到锁壳体中,则可以利用壳体中的仅一个支承位置工作。在接合到支承位置中之后,转换接头件随后可以推入例如锁壳体的开口中,从而转换接头件只有在接合到支承位置中以及接下来移动之后才到达其最终位置。定位通过锁盖上的定位结构实现。机动车门锁由锁壳体和锁盖组成。通常在锁壳体中布置有机动车门锁的主要的部件、例如闭锁元件和/或驱动马达和/或导体线路。锁壳体随后借助于锁盖封盖,从而能实现防水性和/或防尘性。转换接头件用于将门锁锁住或解锁,转换接头件这样接纳在锁壳体中,即调节件和/或连接轴可以啮入转换接头件中。转换接头件能借助于调节件转动,其中,借助于转动运动能调节闭锁杆。闭锁杆在此用于,使得门锁的内致动和/或外致动脱离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转换接头件与传递杆共同作用,其中,转换接头件和传递杆这样共同作用,即转换接头件的转动运动能被转换成错开一角度的转动运动。经常由于在机动车中或机动车门或后盖中的预设的位置条件而导致:转换接头件不能直接与闭锁杆共同作用,而是间接与闭锁杆共同作用。在此也可以设计为,转换接头件以相对于闭锁杆错开一角度的方式布置在锁壳体中。在转换接头件与闭锁杆的作用点之间的角度错位便必须得到补偿。为此,转换接头件根据本专利技术与传递杆共同作用,更确切地说以如下方式共同作用,即转换接头件的转动运动被转变为错开一角度的转动运动。因此,通过传递杆可以一方面跨接转换接头件与闭锁杆上的啮合点之间的间距,另一方面补偿沿传递杆和转换接头件的方向的角度差。如果转换接头件和转向杆借助于球节连接机构相互连接,则得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转换接头件直接接纳在锁壳体中。接纳是相对于锁壳体而言的,即例如在锁壳体中包含有开口,转换接头件至少局部地导入并保持在该开口中。在此,转换接头件抗转动地接纳在锁壳体中。如果现在以球节连接机构的形式在转换接头件与转向杆之间建立连接,则可以实现公差非常小地将转换接头件的转动运动传递到转向杆。此外,借助于球节连接机构能跨接不同的角度,从而也能补偿制造公差。此外能成本有利地制造球节连接机构。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传递杆支承在锁壳体中。传递杆在锁壳体中的支承提供了以下优点,即仅须在锁壳体中形成一个支承位置。如果转换接头件以例如圆柱形的端部接纳在锁壳体的孔中,则传递杆的支承与转换接头件相结合便足以实现在锁壳体中的定位。如果为此将传递杆例如局部地设计为圆柱形,则锁壳体中的U形的支承位置可以用于,在圆柱形的区域中接纳传递杆。在此,U形的支承位置可以在其轴向延伸中沿传递杆的圆柱轴设计为比传递杆的圆柱形区域短。因此,传递杆的圆柱形区域越过支承位置突出。如果现在壳体盖的一部分、特别是定位结构接合在支承位置之间、传递杆的圆柱形区域旁边,则可以利用最简单的措施实现传递杆在机动车锁中的定位。通过将支承位置设计成以下形式,即支承位置设计为比传递杆的圆柱形区域短,能够非常容易地实现传递杆连同转换接头件的安装,这是因为传递杆能以存在间隙的方式接合到支承位置中。在支承位置与传递杆之间的间隙可以在此这样选择,即间隙相当于转换接头件突入到锁壳体中的行程。由此传递杆可以利用转换接头件接合到锁壳体中,转换接头件抗转动地和形锁合地保持在锁壳体中。在与锁盖相结合的情况下,为了定位传递杆,则仅一个支承位置就足以将转换接头件抗转动地定位在机动车门锁中。如果转换接头件形锁合地接纳在锁壳体中,则得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转换接头件可以在接合到锁壳体中之后形锁合地接纳在锁壳体中。为此,转换接头件在锁壳体中接纳部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直径。较小的直径设计在转换接头件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机动车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门锁(1),具有:锁壳体(2)、以能转动的方式接纳在锁壳体(2)中的转换接头件(3)和闭锁杆(7),其中,转换接头件(3)这样接纳在锁壳体(2)中,即借助于从外部作用于转换接头件(3)的调节件能使转换接头件(3)转动,其中,借助于转换接头件(3)的转动运动能调节闭锁杆(7),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壳体盖(25)能使转换接头件(3)被定位在锁壳体(2)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7 DE 102014114512.71.一种机动车门锁(1),具有:锁壳体(2)、以能转动的方式接纳在锁壳体(2)中的转换接头件(3)和闭锁杆(7),其中,转换接头件(3)这样接纳在锁壳体(2)中,即借助于从外部作用于转换接头件(3)的调节件能使转换接头件(3)转动,其中,借助于转换接头件(3)的转动运动能调节闭锁杆(7),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壳体盖(25)能使转换接头件(3)被定位在锁壳体(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门锁(1),其特征在于,转换接头件(3)与传递杆(4)共同作用,其中,转换接头件(3)和传递杆(4)这样共同作用,即转换接头件(3)的转动运动能被转换成错开一角度(W)的转动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门锁(1),其特征在于,转换接头件(3)和传递杆(4)借助于球节连接机构(23)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1),其特征在于,传递杆(4)支承在锁壳体(2)中。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1),其特征在于,传递杆(4)以存在间隙的方式支承在锁壳体(2)中。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门锁(1),其特征在于,转换接头件(3)形锁合地接纳在锁壳体(2)中。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德拉贡A·格罗斯曼
申请(专利权)人:开开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