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2699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围合而成,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由立墙节段、立墙趾板节段及立墙踵板节段预制成一体,立墙趾板节段及立墙踵板节段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自立墙踵板节段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钢筋焊接连接的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沿涵洞轴线方向顺次连接两侧相对的立墙踵板节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集中化制作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现场吊装拼接,可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涵洞、通道结构工程领域,具体地指一种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盖板涵洞大多采用的是立墙和基础现场浇筑、盖板集中预制的方式进行施工。这种盖板涵洞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场浇筑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所需施工周期较长;二是已有的预制盖板涵结构形式欠佳,适用范围较窄,不具备通用性。在现今道路新建或改造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的要求下,装配式涵洞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研制一种合适、通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能够保证构件施工质量、有效节省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分别从上方、两侧及下方绕涵洞轴线围合而成,两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关于涵洞轴线左右对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每一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由立墙节段、立墙踵板节段及立墙趾板节段预制成一体,所述立墙踵板节段、所述立墙趾板节段自所述立墙节段的下端分别沿横向向内、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墙踵板节段及所述立墙趾板节段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自所述立墙踵板节段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钢筋焊接连接的钢筋,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沿涵洞轴线方向顺次连接两侧相对的所述立墙踵板节段。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的横向断面为上端宽、下端窄的两个矩形组合成的阶梯,所述立墙节段的宽度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的两侧的所述阶梯的阶梯面的宽度相等。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的顶部距离两外侧边缘四分之一宽度处设置有用于起吊装配的吊环钢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墙趾板节段的横向断面为梯形,所述立墙趾板节段的上端面斜向上连接所述立墙趾板节段的外侧上边缘与所述立墙节段的外侧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立墙踵板节段的横向断面为矩形,所述立墙踵板节段的厚度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厚度相等。作为优选方案,每对相对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上方横向盖压有多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每一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的节段长等于多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的节段长。作为优选方案,每一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上方搁置三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的节段长为1m,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的节段长为3m。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构件施工质量、有效节省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工厂内采用平放方式预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采用侧卧方式预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b)在施工现场进行底基层施工;(c)通过所述立墙、所述立墙踵板节段和所述立墙趾板节段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起吊至运输车上,并在所述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采用同样的起吊方式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从所述运输车上卸下;(d)在施工现场通过所述立墙顶部和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从侧卧方式翻转为直立方式,并通过所述立墙顶部的所述吊环钢筋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起吊至施工现场指定存放位置;(e)通过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顶部的所述吊环钢筋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起吊至运输车上,在所述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采用同样的起吊方式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从所述运输车上卸下,并起吊至施工现场指定存放位置;(f)通过所述立墙顶部的所述吊环钢筋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起吊至指定的安装位置与相邻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拼接,并切除所述立墙、所述立墙踵板节段和所述立墙趾板节段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g)检测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的安装定位状态,对不满足要求的进行调整;(h)重复步骤(f)和步骤(g)直至形成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i)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顶部铺垫两层油毛毡;(j)通过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顶部的所述吊环钢筋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起吊至指定的安装位置与相邻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拼接;(k)重复所述步骤(j)直至形成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l)将所述立墙踵板节段内预埋的伸于内侧端面的连接钢筋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内相应的主筋进行焊接,浇筑混凝土使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形成整体;(m)在相邻两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之间、相邻两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之间、以及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之间的施工缝内填充密封材料,所述施工缝的外侧涵洞外表面以所述施工缝为中心铺设防水卷材;(n)在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和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外表面均匀涂抹热沥青;(o)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涵背回填并压实。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m)中,所述施工缝内填充沥青麻絮,填充深度为缝深的2/3,所述施工缝外侧涵洞外表面以所述施工缝为中心铺设宽1m的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施工缝两侧各50cm宽;在所述步骤(n)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和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外表面均匀涂抹三层热沥青,每层热沥青的厚度为1~1.5mm。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b)中,底基层施工包括两边均比结构宽50cm的40cm厚的砂砾垫层施工和位于所述砂砾垫层之上的15cm厚的混凝土基层施工。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e)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采用多层堆叠的方式运输,上下层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之间采用设置在吊环钢筋对应的盖板下缘处的方木衬垫。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j)中,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安装于两侧对称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顶部,且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端部面正好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外侧壁面齐平。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步骤(o)中,涵背回填材料采用粒径不小于2mm且不大于5cm、质量不小于50%的开山石渣或强度不小于30MPa的碎石,回填时与其相邻路基同时分层填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采用集中化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及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预制构件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预制构件现场吊装拼接,操作简易、施工速度快,可有效的节省工期、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预制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分别从上方、两侧及下方绕涵洞轴线围合而成,两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关于涵洞轴线左右对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每一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由立墙节段(4)、立墙踵板节段(5)及立墙趾板节段(6)预制成一体,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自所述立墙节段(4)的下端分别沿横向向内、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及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8),所述连接钢筋(8)自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钢筋(8)焊接连接的钢筋,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沿涵洞轴线方向顺次连接两侧相对的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分别从上方、两侧及下方绕涵洞轴线围合而成,两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关于涵洞轴线左右对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每一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由立墙节段(4)、立墙踵板节段(5)及立墙趾板节段(6)预制成一体,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自所述立墙节段(4)的下端分别沿横向向内、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及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8),所述连接钢筋(8)自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钢筋(8)焊接连接的钢筋,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沿涵洞轴线方向顺次连接两侧相对的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横向断面为上端宽、下端窄的两个矩形组合成的阶梯,所述立墙节段(4)的宽度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两侧的所述阶梯的阶梯面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顶部距离两外侧边缘四分之一宽度处设置有用于起吊装配的吊环钢筋(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的横向断面为梯形,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的上端面斜向上连接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的外侧上边缘与所述立墙节段(4)的外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横向断面为矩形,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厚度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的厚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每对相对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上方横向盖压有多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每一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的节段长等于多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节段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上方搁置三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节段长为1m,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的节段长为3m。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工厂内采用平放方式预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采用侧卧方式预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b)在施工现场进行底基层施工;(c)通过所述立墙(4)、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和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7)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起吊至运输车上,并在所述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采用同样的起吊方式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从所述运输车上卸下;(d)在施工现场通过所述立墙(4)顶部和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7)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从侧卧方式翻转为直立方式,并通过所述立墙(4)顶部的所述吊环钢筋(7)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飞赵梅龙余顺新宋林王标新段宝山王志刚张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