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涵洞、通道结构工程领域,具体地指一种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盖板涵洞大多采用的是立墙和基础现场浇筑、盖板集中预制的方式进行施工。这种盖板涵洞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场浇筑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所需施工周期较长;二是已有的预制盖板涵结构形式欠佳,适用范围较窄,不具备通用性。在现今道路新建或改造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的要求下,装配式涵洞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研制一种合适、通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U形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能够保证构件施工质量、有效节省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分别从上方、两侧及下方绕涵洞轴线围合而成,两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关于涵洞轴线左右对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每一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由立墙节段、立墙踵板节段及立墙趾板节段预制成一体,所述立墙踵板节段、所述立墙趾板节段自所述立墙节段的下端分别沿横向向内、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墙踵板节段及所述立墙趾板节段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自所述立墙踵板节段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钢筋焊接连接的钢筋,所述现浇钢筋混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分别从上方、两侧及下方绕涵洞轴线围合而成,两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关于涵洞轴线左右对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每一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由立墙节段(4)、立墙踵板节段(5)及立墙趾板节段(6)预制成一体,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自所述立墙节段(4)的下端分别沿横向向内、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及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8),所述连接钢筋(8)自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钢筋(8)焊接连接的钢筋,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沿涵洞轴线方向顺次连接两侧相对的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分别从上方、两侧及下方绕涵洞轴线围合而成,两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关于涵洞轴线左右对称,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每一侧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包括多个沿涵洞轴线方向顺序贴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由立墙节段(4)、立墙踵板节段(5)及立墙趾板节段(6)预制成一体,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自所述立墙节段(4)的下端分别沿横向向内、向外延伸而成,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及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内预埋有多根横向布置的连接钢筋(8),所述连接钢筋(8)自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纵向端面向外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内设置有多根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钢筋(8)焊接连接的钢筋,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沿涵洞轴线方向顺次连接两侧相对的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横向断面为上端宽、下端窄的两个矩形组合成的阶梯,所述立墙节段(4)的宽度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两侧的所述阶梯的阶梯面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顶部距离两外侧边缘四分之一宽度处设置有用于起吊装配的吊环钢筋(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的横向断面为梯形,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的上端面斜向上连接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的外侧上边缘与所述立墙节段(4)的外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横向断面为矩形,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的厚度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3)的厚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每对相对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上方横向盖压有多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每一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的节段长等于多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节段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上方搁置三个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的节段长为1m,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的节段长为3m。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工厂内采用平放方式预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节段(1),采用侧卧方式预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b)在施工现场进行底基层施工;(c)通过所述立墙(4)、所述立墙踵板节段(5)和所述立墙趾板节段(6)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7)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起吊至运输车上,并在所述运输车到达施工现场后采用同样的起吊方式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从所述运输车上卸下;(d)在施工现场通过所述立墙(4)顶部和侧面的所述吊环钢筋(7)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2)从侧卧方式翻转为直立方式,并通过所述立墙(4)顶部的所述吊环钢筋(7)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侧墙节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飞,赵梅龙,余顺新,宋林,王标新,段宝山,王志刚,张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