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制备方法和其制剂技术

技术编号:154184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疫球蛋白是指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和/或其有效片段([Fab]↓[2]),该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和/或其有效片段([Fab]↓[2])是从经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和/或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的动物的血清和/或血浆中分离出来的,其特异性强、可用于动物禽流感的治疗和诊断,对感染禽流感病人的治疗、提高高危人群及普通人群的免疫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防制禽流感作用,而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的制剂形式,该制剂中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以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其制剂形式可以是注射剂、喷雾剂或冻干粉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疫球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形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剂形式。
技术介绍
从1997年至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而且这场疫情至今还没有得到控制。禽流感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扩散、蔓延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SARS相比,禽流感所带来的潜在危害更令人担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禽流感很有可能出现全球性大流行。2003年底以来,泰国、越南、中国等国家均报告发生禽流感疫情。截至目前,全球共报告4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33人死亡,死亡率极高。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的H5N1、H7N7、H9N2亚型病毒。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与目前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禽流感,病原体都相同。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人与动物共患的流感病毒,容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由于流感病毒多变异,因而导致甲型流感反复发生,难以彻底根除。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8个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M2、PB1、PB2和PA,另两个是分子质量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NS1与胞浆包含体有关,但对NS1和NS2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禽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但也常有同样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病毒表面有10~12纳米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免疫球蛋白制剂是最常见的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剂有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气性坏疽抗毒素、肉毒抗毒素、抗炭疽血清、抗爱博拉病毒血清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球蛋白制剂有抗狂犬病血清、抗蛇血清等。抗狂犬病血清由狂犬病病毒免疫马,经胃蛋白酶消化后用硫酸铵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免疫球蛋白制剂。用于配合抗狂犬病疫苗对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者进行预防注射,被疯动物咬伤后注射越早越好,咬后48小时之内注射,可减少发病率。抗蛇毒血清用蛇毒免疫马后的马血浆精制而成,供治疗毒蛇咬伤者之用。目前,人们主要用禽流感疫苗来预防动物的禽流感,但疫苗的效果并不理想,至今仍未有用于禽流感治疗的特效药物。也有研究者制得抗禽流感病毒的卵黄抗体用于禽类的禽流感病毒感染治疗和预防,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02113744.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禽类病毒性疫病的复合卵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但未有能够用于人类的治疗和预防的禽流感药物。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有必要对能够对禽流感起到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禽流感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用于人或动物的禽流感预防、诊断和治疗,填补了目前未有防治人类禽流感的有效药物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是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IgG)和/或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的有效片段;这种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是从动物的血清和/或血浆中提取出来的,上述的动物是经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和/或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的动物。从动物的血清和/或血浆中分离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可采用现有的免疫球蛋白分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制备(1)用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和/或禽流感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2)采集经步骤(1)免疫接种的动物的血液;(3)从步骤(2)得到的动物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或血浆;(4)采用硫酸铵沉淀或辛酸沉淀法沉淀步骤(3)得到的血清和/或血浆中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5)通过柱层析法,对步骤(4)得到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进行提纯。而本专利技术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的(Fab)2片段既可以采用现有免疫球蛋白制备方法制备,也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中提供的制备方法来制备。采用现有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1)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和/或禽流感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2)采集经步骤(1)免疫接种的动物的血液;(3)从步骤(2)得到的动物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或血浆;(4)采用硫酸铵沉淀或辛酸沉淀法沉淀步骤(3)得到的血清和/或血浆中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5)用胃蛋白酶直接对步骤(3)得到的血清和/或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G进行消化;(6)采用柱层析,对步骤(5)得到的物质进行提纯,得到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的(Fab)2片段。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免疫动物可以是小鼠、大鼠、兔、猪、牛、猴、马等,优选为马、羊、牛或猪,更优选为马。本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抗体效价一般在1∶1024-1∶10240的范围,可以达到1∶2048-1∶10240。这里所说的中和抗体效价,是对免疫球蛋白进行浓缩前测得的,浓缩后效价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此外,所采用的免疫佐剂的种类和使用次数都会对效价产生影响,免疫佐剂使用次数越多,效价一般会越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免疫佐剂可以是氟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氢氧化铝、CpG等,其中,氟氏佐剂包括氟氏完全佐剂(FCA)和氟氏不完全佐剂(FIA)。优选地,采用氟氏佐剂。更优选地,对动物的第一次免疫采用FCA+灭活禽流感疫苗,第二次以上免疫采用FIA+灭活禽流感疫苗。现有禽流感病毒主要是H5型、H7型、H9型的,更具体地说,是H5N1、H7N7和H9N2型禽流感病毒。本专利技术既可以采用H5型、H7型、H9型禽流感病毒或其组合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来免疫动物,以获得高免血清;也可以直接采用含有上述病毒或其组合的疫苗来免疫动物。因此,本专利技术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能抗H5型、H7型、H9型一种禽流感病毒或一种以上型号的禽流感病毒的组合。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病毒型的禽流感病毒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可用于人或动物的禽流感预防和治疗以及诊断,其中,免疫球蛋白G可同时用于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治,免疫球蛋白G的(Fab)2片段主要用于禽流感病毒的防治。虽然本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源自于动物的血清或血浆,没有经过人源化,存在着可能使人体产生致敏反应的不足,但它与直接使用高免血清相比,已大大地降低了致敏反应的发生率。本专利技术的免疫球蛋白G(Fab)2片段比本专利技术的免疫球蛋白G更不易引起致敏反应。本专利技术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强,对提高人体抗禽流感病毒感染能力的效果明显,与其他病毒或微生物无交叉反应,从而填补了人类禽流感治疗无有效和特效药物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抗禽流感免疫球蛋白方法。该方法所制得的抗禽流感免疫球蛋白是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的(Fab)2片段,所制得的(Fab)2片段在产率和纯度方面都要高于采用常规的方法,如硫酸铵盐析和柱层析法制得的(Fab)2片段。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和/或禽流感疫苗对动物体进行免疫接种;(2)采集经步骤(1)免疫接种的动物的血液;(3)从步骤(2)得到的动物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或血浆;(4)用胃蛋白酶直接对步骤(3)得到的血清和/或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G进行消化;(5)采用切向流超滤系统,除去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是指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和/或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G的有效片段;所述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是从免疫接种的动物的血清和/或血浆中提取出来的,所述的免疫接种的动物是采用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与免疫佐剂的混合物和/或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所述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球蛋白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1024-1∶102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家海郭中敏潘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陆家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