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0665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棉花种植地区,于秋收后入冬前,在棉田土壤表面撒施有机肥料2~3m

Soil layer rebuilding and matching cultivation method of cotton fiel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re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oil in cotton fie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lanting area in cotton, in the autumn before winter, in the cotton field soil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2~3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花的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棉花是河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邢台市、邯郸市、沧州市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形成了常年连作的种植模式。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积累形成了多种阻碍棉花优质高产的不利因素,例如土壤物理性能恶化,养分分布不均衡,各养分含量比例失调;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发生变化,有害生物增加,土传病虫害严重等。这些不利因素使大部分棉田出现病害严重、早衰、施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棉花产量降低,严重制约着棉花产业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经研究表明,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15~30cm之间的土层会形成犁底层,犁底层的存在阻碍了棉花根系下扎与上下层土壤之间水分的交换,对棉花生长十分不利;也正是由于犁底层的存在,土壤蓄积水分的能力大大下降,使得雨季降雨径流损失增大,这无疑是对干旱地区水资源的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以改善棉田土壤理化性能,均衡养分,提高棉花产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棉花耕作地区,于秋收后入冬前,在棉花种植地的土壤表面撒施有机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3m3;b、使用旋转深翻犁,在撒施有机肥料后的棉花种植地上进行深耕;所述旋转深翻犁包括连接梁、第一组犁铧和第二组犁铧;所述连接梁为末端向着犁铧背侧水平弯折的弯梁,所述第一组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下方,所述第二组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上方,所述第一组犁铧与所述第二组犁铧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组犁铧包括第一主犁铧、第一副犁铧和第一深松铲;所述第一主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前段,所述第一副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末端,所述第一主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比所述第一副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低20cm;所述第一深松铲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犁铧的侧下方,所述第一深松铲的铲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第一深松铲尖部的水平高度比所述第一主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低20cm;在所述第一副犁铧的外侧后方设有第一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的轮沿低点的水平高度比所述第一副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高20cm;所述第二组犁铧包括第二主犁铧、第二副犁铧和第二深松铲;所述第二主犁铧与所述第一主犁铧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副犁铧与所述第一副犁铧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深松铲与所述第一深松铲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副犁铧的外侧后方设有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二支撑轮与所述第一支撑轮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第一犁幅的深耕操作的过程是,由拖拉机带动旋转深翻犁在第一犁幅的土地上直线前行,先由朝下的第一组犁铧在第一犁幅中耕作,第一组犁铧中的第一主犁铧先行开沟,将第一犁幅的距地表以下0—40cm的土层翻上,形成深度为40cm的土沟,第一深松铲随后对土沟中距地表以下40~60cm的土层进行松动,再后,由第一副犁铧将紧邻所开土沟一侧的第二犁幅土地的距地表以下0~20cm的上表土层翻至由第一主犁铧所开好的土沟中;在由第一组犁铧开出并覆盖了上表土层的土沟内洒施1~2cm厚的木炭粉,形成覆盖沟内上表土层的炭粉层;当第一犁幅的深耕操作到地头时,拖拉机带动旋转深翻犁掉回头,并将旋转深翻犁上下翻转180°,使第二组犁铧朝下,在紧邻第一犁幅的第二犁幅上开始第二犁幅的深耕操作;具体操作过程是,由第二组犁铧中的第二主犁铧先行开沟,将第二犁幅的距地表以下20~40cm的土层翻到第一犁幅的土沟中,覆盖在第一犁幅土沟中的炭粉层的上部,在第二犁幅的土地上形成深度为40cm的土沟,第二深松铲对第二犁幅土沟中的距地表以下40~60cm的土层进行松动,再后,由第二副犁铧将紧邻第二犁幅土沟一侧的第三犁幅土地的距地表以下0~20cm的上表土层翻至由第二主犁铧所开好的土沟中;在由第二组犁铧开出并覆盖了上表土层的第二犁幅土沟内撒施1~2cm厚的木炭粉,形成覆盖第二犁幅土沟内上表土层的炭粉层;当第二犁幅的深耕操作到地头时,拖拉机带动旋转深翻犁掉回头,并将旋转深翻犁上下翻转180°,使第一组犁铧再次朝下,并在紧邻第二犁幅的第三犁幅上开始第三犁幅的深耕操作;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整块棉花种植地的深耕操作,从而完成了棉花种植地的土壤耕层重构;c、在来年的棉花种植期之前的7~10天,在土壤耕层重构后的棉花种植地的土壤表面撒施化学肥料,每亩撒施尿素15~20kg、磷酸二铵10~12kg、氯化钾20~25kg,在将化学肥料撒施于土壤表面后,进行浇水灌溉,亩灌水量控制在80~100m3;d、在棉花种植期内,对完成土壤耕层重构的土壤进行旋耕耙耱,然后选择生育期不低于130天的棉花品种进行播种;播种前,先在旋耕耙耱后的土壤表面铺设塑料地膜,所用塑料地膜的宽度为60cm,相邻两幅地膜的铺设间距为16cm;播种时,将棉花种子播种于相邻两幅地膜之间裸露的土壤中;e、当棉花植株现蕾后保留叶枝不进行整枝,进行植株间苗,留苗密度为3000~3200株/亩;f、在棉花生长的蕾期到初花期之间,灌水1次,灌水量为40~50m3/亩;g、在棉花生长的蕾期,喷施缩节胺0.5~0.7g/亩,在棉花生长的初花期,喷施缩节胺1.5~2.0g/亩,在棉花生长的盛花期,喷施缩节胺2.5~3.0g/亩。所述步骤a中所撒施的有机肥为猪粪或鸡粪。所述步骤g中的缩节胺喷施方法为:将选定量的缩节胺兑水10kg,配制成每亩的药液用量,使用喷雾器于傍晚无风天气,距离棉花植株顶部30cm处,均匀喷出。本专利技术方法对土壤耕层进行了重构,耕层重构之后的土壤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原深层土壤层、木炭粉层、原上层土壤层、有机肥层以及松动土壤层。本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棉田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河北省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雨量集中导致地表径流损失严重,土壤耕层重构后增强了上下层土壤水分交换能力,可使多余降雨下渗蓄积在深层土壤中。当遇到干旱时上层土壤水分降低,木炭粉层吸附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使水分沿土壤毛细管上移供棉花生长所需,大大增强了棉田耐涝抗旱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使得整个棉花生育期病害明显减轻。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使上下层土壤养分均衡分布,改善了现有棉田土壤越往下养分含量越低的问题,尤其是大大提高了棉花根部周围土壤中养分的含量,诱导棉花植株根系下扎,促进棉花健壮生长。更重要的是,进行土壤耕层重构以后,不仅没有延迟棉花的发苗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棉花的出苗率,免除了补苗等操作,减少了工作量,而且棉花在成熟期无早衰或贪青现象。本专利技术方法可将表层土壤翻到20cm以下,对杂草具有彻底灭除作用,省去了喷施除草剂、中耕除草等工作,节省了用工。采用土壤耕层重构后棉花中后期长势旺盛,配合简化整枝、缩节胺化控等措施保证了棉花的高产。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播种时先在土壤表面铺设塑料地膜,然后将种子播种于相邻两幅地膜之间裸露的土壤内,该播种方式完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先播种,然后在种有种子的土壤表面铺设地膜的播种方式。其不仅解决了棉花出苗后需要一一戳破棉花苗顶部的地膜以使棉花苗露出的问题,而且还提高了土壤的保墒能力,提高了棉花产量,这是现有技术无法预料的。本专利技术方法使得棉花植株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对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在棉花耕作地区,于秋收后入冬前,在棉花种植地的土壤表面撒施有机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3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在棉花耕作地区,于秋收后入冬前,在棉花种植地的土壤表面撒施有机肥料,施肥量为每亩2~3m3;b、使用旋转深翻犁,在撒施有机肥料后的棉花种植地上进行深耕操作;所述旋转深翻犁包括连接梁、第一组犁铧和第二组犁铧;所述连接梁为末端向着犁铧背侧水平弯折的弯梁,所述第一组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下方,所述第二组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上方,所述第一组犁铧与所述第二组犁铧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组犁铧包括第一主犁铧、第一副犁铧和第一深松铲;所述第一主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前段,所述第一副犁铧设置在所述连接梁的末端,所述第一主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比所述第一副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低20cm;所述第一深松铲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犁铧的侧下方,所述第一深松铲的铲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第一深松铲尖部的水平高度比所述第一主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低20cm;在所述第一副犁铧的外侧后方设有第一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的轮沿低点的水平高度比所述第一副犁铧尖部的水平高度高20cm;所述第二组犁铧包括第二主犁铧、第二副犁铧和第二深松铲;所述第二主犁铧与所述第一主犁铧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副犁铧与所述第一副犁铧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深松铲与所述第一深松铲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副犁铧的外侧后方设有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二支撑轮与所述第一支撑轮相对连接梁为对称设置;第一犁幅的深耕操作的过程是,由拖拉机带动旋转深翻犁在第一犁幅的土地上直线前行,先由朝下的第一组犁铧在第一犁幅中耕作,第一组犁铧中的第一主犁铧先行开沟,将第一犁幅的距地表以下0—40cm的土层翻上,形成深度为40cm的土沟,第一深松铲随后对土沟中距地表以下40~60cm的土层进行松动,再后,由第一副犁铧将紧邻所开土沟一侧的第二犁幅土地的距地表以下0~20cm的上表土层翻至由第一主犁铧所开好的土沟中;在由第一组犁铧开出并覆盖了上表土层的土沟内洒施1~2cm厚的木炭粉,形成覆盖沟内上表土层的炭粉层;当第一犁幅的深耕操作到地头时,拖拉机带动旋转深翻犁掉回头,并将旋转深翻犁上下翻转180°,使第二组犁铧朝下,在紧邻第一犁幅的第二犁幅上开始第二犁幅的深耕操作;具体操作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林祁虹林永增王燕张谦冯国艺梁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