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棉专用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7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摘棉专用套装,其特征在于该套装包括有用纯棉白布制成的半大褂(1)和帽子(2),半大褂(1)的两袖为九分袖,袖口为内套松紧带的松紧口;帽子(2)的帽顶(2a)为蓬松顶,帽圈(2b)内套接有松紧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职业服装,具体地说是一种摘棉专用套装。国外摘棉已进入到了机械化的程度,而国内则尚处于初始的人工摘棉阶段。由于是人工摘棉,因此在摘下的棉花中就难免混入人体的毛发丝、以及因棉枝勾挂衣物而脱落的化纤丝和有色丝等,从而导致国产原棉的“三丝”含量超标,国际竞争力差,限制了出口创汇。与国外机械采摘的棉花相比,国产同品质的原棉每吨售价要低500美元以上。因此如何控制“三丝”,已成为棉花收购和棉花出口中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三丝”混入的摘棉专用套装,以便从源头(棉田)控制异性纤维的污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摘棉专用套装包括有用纯棉白布制成的半大褂和帽子,半大褂的两袖为九分袖,袖口为内套松紧带的松紧口;帽子的帽顶为蓬松顶,帽圈内套接有松紧带。本专用套装中的半大褂采用九分袖(即袖子的长度为正常袖子长度的十分之九),可使双手及腕部露出,方便采摘操作。袖口采用松紧口,可遮挡住摘棉者所穿的其他服装,防止棉枝勾挂出异性纤维。帽子的帽顶为蓬松顶,用于束缚头发,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松紧口的帽圈可防止毛发落下,并适用于不同的头型。本专用套装采用纯棉白布制造,对原棉没有直接的异性纤维污染。穿着本专用套装摘棉,可有效地控制“三丝”的混入,降低了原棉中异性纤维的含量,使得国产原棉的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从而提高了国产原棉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由于品质、价格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棉农的收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半大褂的外形图。图2是本技术中帽子的佩带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帽子开口向上平放时的状态图。本专用套装中的半大褂1如图1所示,长度在80-100cm左右,可分大中小号。两袖为九分袖,袖口内套松紧带。领子可制成小翻领,美观得体。图2中,帽子2的帽顶2a为蓬松顶,帽圈2b内套接有松紧带,依靠弹力封边。为将本专用套装与厨师服装或者传统孝服等以白色为基调的服装相区别,帽子2上的帽顶2a最好设计成为吐絮棉铃状的五瓣形(图3所示),以体现明显的行业标识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摘棉专用套装,其特征在于该套装包括有用纯棉白布制成的半大褂(1)和帽子(2),半大褂(1)的两袖为九分袖,袖口为内套松紧带的松紧口;帽子(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增李伟明张长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