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服北方水稻连作障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3993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30 22:37
一种北方水稻抗连作栽培方法,蔬菜收获后,翻耕土壤,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7%以下;若土壤含水量超过17%,利用晴天太阳晒至土壤含水量低于17%;翻耕的土壤上铺垫一层干的作物秸秆,秸秆用量为4‑5m2面积土壤铺60‑100kg作物秸秆,作物秸秆上铺一层薄土,点燃露出在外面的秸秆,使其燃烧,随着秸秆燃烧,秸秆上面的土壤不断掉下盖住燃烧的秸秆,使秸秆燃烧变慢至秸秆全部燃烧完止,燃烧完后深翻,翻匀,将白腐菌剂按400‑500g/m2土地的量施入10‑30cm深的土壤表层翻耕,浇水保持湿润;起垄做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方面的土壤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克服北方水稻连作障碍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地连续栽培同种或同科的水稻时,产生的水稻生长势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现象,具有累积性、区域性及作物的特异性等特点。随着中国水稻产业的持续,加上水稻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种类等自然因素的要求以及生产者的种植习惯、市场分布等,使得水稻生产被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全国各地出现的水稻连作障碍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设施水稻生产的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更加剧了水稻连作障碍的发生,使菜农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制约了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研究设施水稻连作障碍成因中,土壤中病原累积性病害、地下害虫、生理性病害(缺素)、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线虫和其他因素的出现频率分别为68.72%、10.18%、9.53%、6.67%、6.08%、2.55%。不同科的水稻间有较大差异,同科中不同水稻也有一定差异或稍有差异,土壤中病原累积性病害是主要连作障碍类型。连作障碍相关病害主要有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软腐病等16种,相关虫害有蛴螬、蝼蛄和小地老虎等7种。连作障碍的产生涉及到作物、土壤、环境等生物的、非生物的诸多复杂因素,加上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使得解决这一问题更加复杂,任何单一的措施或通过少数几个措施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克服水稻作物连作障碍问题的研究起码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水稻作物本身的研究,二是针对土壤营养、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等有关方面的研究。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有轮作、间作套种、选用抗(耐)重茬品种、嫁接、无土栽培、合理的土壤管理(施有机肥,灌水淹田,调整pH值,使用土壤消毒药剂,热水消毒,高温焖棚)、生物防治等。水稻连作障碍及其危害十分普遍,除长期轮作外,很难通过一种或少数几种措施完全解决问题,水稻连作障碍常使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使菜农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且因连作障碍使水稻病虫害大量发生导致农药超量使用而污染环境,使人类居住环境变恶劣。因而有效防治水稻连作障碍的方法对提高菜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水稻连作障碍常使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克服北方温室水稻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壤,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7%以下;若土壤含水量超过17%,利用晴天太阳晒至土壤含水量低于17%;翻耕的土壤上铺垫一层干的作物秸秆,秸秆用量为4-5m2面积土壤铺60-100kg作物秸秆,作物秸秆上铺一层薄土,点燃露出在外面的秸秆,使其燃烧,随着秸秆燃烧,秸秆上面的土壤不断掉下盖住燃烧的秸秆,使秸秆燃烧变慢至秸秆全部燃烧完止,燃烧完后深翻,翻匀,将土壤改良基质按400-500g/m2土地的量施入10-30cm深的土壤表层翻耕,浇水保持湿润;起垄做畦:采用大垄高台栽培,按130cm宽的垄距,南北向起垄,垄宽80cm,高15~20cm,作业沟宽50cm,垄台做完后铺设滴灌带或滴灌管,在台面上覆地膜或定植后覆膜;施肥:有机肥全部用作基肥,一次性穴施于移栽水稻的穴内,化肥拌细土撒施于土表,移栽时施用750kg/hm2做基肥,开花期追肥150kg/hm2,第1次采摘果实后追施150kg/hm2,第2次采摘后追施10kg/hm2,第3次采摘后追施5kg/hm2微生物加有机肥处理中,除了施用基肥外,在移栽水稻苗后20d初花期盛果期分别用上述对应处理的菌液灌根水稻,每穴100mL,并在生长过程中施用叶面肥以补充微量元素,调节作物生长,防治生理病害,采果旺期水稻以钾肥为主控制氮肥,并注意搭配微量元素肥和二氧化碳气肥,连作栽培5年以上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每次在以前常规冲施肥基础上减量1/3~1/2防止土壤盐分积累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在定植后缓苗期间越冬茬水稻室内温度依然较高,采用适当遮荫遮盖时间长短以当时光照强弱而定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8—20℃促进加快发生新根,缓苗后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5—18℃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60%—70%,当室内夜间气温不能保持10℃以上时夜间开始覆盖草苫或棉被进行保温;越冬茬生产,小水勤浇,水肥一体,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大量元素N、P、K肥和微肥科学配施,产果旺期一般是10d左右冲施肥1次,30d一般3次左右,进入寒冷季节30d浇水施肥2次,全生育期番茄冲施6-8次,水稻冲施20次左右。采用有机生物质混合物,按照每吨添加50~150公斤干鸡粪、牛粪动物粪便,或是50~70公斤精制有机肥混合均匀,加水调节水份至50~65%,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舒展曲霉活菌混合菌剂,上述菌的比例是2:0.5,复合菌占物料的比例是0.1~0.3%,堆置进行条垛式或槽式好氧发酵,经过30~50天的发酵,形成稳定的腐殖质材料,风干或烘干至20%水份;有机基质添加3~5%的熟石灰调节水份15~20%,同时使得pH>8,然后加入0.5—1.5%的氰胺混合均匀,将物料通风、当物料温度降至室温时收集起来备用;将活性炭或生物碳或沸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和硅酸钙、硅酸镁按1:0.2—0.5:0.2—0.5比例混合均匀后,以1:1—1.2的比例加入氰氨化钙,混合均匀获得无机基质;将制取的无机基质按3—5%的比例加入步骤4所制取的有机基质,混合均匀,获得土壤改良基质。所述有机生物质为以稻草农作物秸秆粉碎成3mm长度,或稻壳、麦颖壳、玉米芯植物果实剩余物粉碎至直径3mm颗粒,或以锯木屑、酒精渣、糠醛渣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或以上原料的混合物。通过以上操作,秸秆不完全燃烧产生高温和烟熏将土壤中病、虫、杂草种子杀死,秸秆等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焦炭类物质能改良土壤和保肥保水,秸秆本身含有全量养分归还土壤平衡土壤养分,秸秆灰碱性还能调节土壤pH,使酸化的水稻土壤得到改良。在土壤中施用白腐菌灭活菌剂可降解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酚酸类物质,特别是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降解机制决定了它对有机底物的催化氧化是高度非特异性的,数量众多低分子量氯代酚类、氯代苯类、多环芳烃类、氯代烷基苯类、氯代多环芳烃类和单环芳香族化合物均可以被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其广谱的降解范围、低廉的营养要求、降解的彻底性、竞争的优势和对固液基质的适应性,使黄孢原毛平革菌在降解酚酸类物质的土壤应用中具有经济、高效、实用等多项优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黄瓜收获后,翻耕土壤,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7%以下;若土壤含水量超过17%,利用晴天太阳晒至土壤含水量低于17%;2)翻耕的土壤上铺垫一层干的作物秸秆,秸秆用量为4-5m2面积土壤铺60-100kg作物秸秆,作物秸秆上铺一层薄土,点燃露出在外面的秸秆,使其燃烧,随着秸秆燃烧,秸秆上面的土壤不断掉下盖住燃烧的秸秆,使秸秆燃烧变慢至秸秆全部燃烧完止,燃烧完后深翻,翻匀,将白腐菌剂按400-500g/m2土地的量施入10-30cm深的土壤表层翻耕,浇水保持湿润;3)起垄做畦:采用大垄高台栽培,按130cm宽的垄距,南北向起垄,垄宽80cm,高15~20cm,作业沟宽50cm,垄台做完后铺设滴灌带或滴灌管,在台面上覆地膜或定植后覆膜,在定植后缓苗期间越冬茬黄瓜室内温度依然较高,采用适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服北方水稻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壤,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7%以下;若土壤含水量超过17%,利用晴天太阳晒至土壤含水量低于17%;翻耕的土壤上铺垫一层干的作物秸秆,秸秆用量为4‑5m2面积土壤铺60‑100kg作物秸秆,作物秸秆上铺一层薄土,点燃露出在外面的秸秆,使其燃烧,随着秸秆燃烧,秸秆上面的土壤不断掉下盖住燃烧的秸秆,使秸秆燃烧变慢至秸秆全部燃烧完止,燃烧完后深翻,翻匀,将土壤改良基质按400‑500g/m2土地的量施入10‑30cm深的土壤表层翻耕,浇水保持湿润;2)起垄做畦:采用大垄高台栽培,按130cm宽的垄距,南北向起垄,垄宽80cm,高15~20cm,作业沟宽50cm,垄台做完后铺设滴灌带或滴灌管,在台面上覆地膜或定植后覆膜;3)施肥:有机肥全部用作基肥,一次性穴施于移栽水稻的穴内,化肥拌细土撒施于土表,移栽时施用750kg/hm2做基肥,开花期追肥150kg/hm2,第1次采摘果实后追施150kg/hm2,第2次采摘后追施10kg/hm2,第3次采摘后追施5kg/hm2微生物加有机肥处理中,除了施用基肥外,在移栽水稻苗后20d初花期盛果期分别用上述对应处理的菌液灌根水稻,每穴100mL,并在生长过程中施用叶面肥以补充微量元素,调节作物生长,防治生理病害,采果旺期水稻以钾肥为主控制氮肥,并注意搭配微量元素肥和二氧化碳气肥,连作栽培5年以上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每次在以前常规冲施肥基础上减量1/3~1/2防止土壤盐分积累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在定植后缓苗期间越冬茬水稻室内温度依然较高,采用适当遮荫遮盖时间长短以当时光照强弱而定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8—20℃促进加快发生新根,缓苗后白天温度25—30℃,夜间温度15—18℃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60%—70%,当室内夜间气温不能保持10℃以上时夜间开始覆盖草苫或棉被进行保温;越冬茬生产,小水勤浇,水肥一体,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大量元素N、P、K肥和微肥科学配施,产果旺期一般是10d左右冲施肥1次,30d一般3次左右,进入寒冷季节30d浇水施肥2次,全生育期番茄冲施6‑8次,水稻冲施20次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服北方水稻连作障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壤,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7%以下;若土壤含水量超过17%,利用晴天太阳晒至土壤含水量低于17%;翻耕的土壤上铺垫一层干的作物秸秆,秸秆用量为4-5m2面积土壤铺60-100kg作物秸秆,作物秸秆上铺一层薄土,点燃露出在外面的秸秆,使其燃烧,随着秸秆燃烧,秸秆上面的土壤不断掉下盖住燃烧的秸秆,使秸秆燃烧变慢至秸秆全部燃烧完止,燃烧完后深翻,翻匀,将土壤改良基质按400-500g/m2土地的量施入10-30cm深的土壤表层翻耕,浇水保持湿润;2)起垄做畦:采用大垄高台栽培,按130cm宽的垄距,南北向起垄,垄宽80cm,高15~20cm,作业沟宽50cm,垄台做完后铺设滴灌带或滴灌管,在台面上覆地膜或定植后覆膜;3)施肥:有机肥全部用作基肥,一次性穴施于移栽水稻的穴内,化肥拌细土撒施于土表,移栽时施用750kg/hm2做基肥,开花期追肥150kg/hm2,第1次采摘果实后追施150kg/hm2,第2次采摘后追施10kg/hm2,第3次采摘后追施5kg/hm2微生物加有机肥处理中,除了施用基肥外,在移栽水稻苗后20d初花期盛果期分别用上述对应处理的菌液灌根水稻,每穴100mL,并在生长过程中施用叶面肥以补充微量元素,调节作物生长,防治生理病害,采果旺期水稻以钾肥为主控制氮肥,并注意搭配微量元素肥和二氧化碳气肥,连作栽培5年以上日光温室,越冬栽培每次在以前常规冲施肥基础上减量1/3~1/2防止土壤盐分积累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在定植后缓苗期间越冬茬水稻室内温度依然较高,采用适当遮荫遮盖时间长短以当时光照强弱而定白天温度25—30℃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廷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珞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