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297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包括由导线以及压接在所述导线上的线束端子构成的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的宽度W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连接件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线束端子压接是实现导线与线束端子有效、可靠连接的方法,其具有工艺简单、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压接时,压接机通过模具上的上下钳口的接触配合,给线束端子施加压力,以将导线和线束端子压接成型,并满足拉脱力、电压降、剖面等要求,若压接后的成型结构的剖面有触底、触壁等不合格现象,则会直接影响线束端子压接后的机械性能、电性能以及耐久性,故线束端子压接成型后的剖面结构对线束端子压接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以可使线束端子压接成型后具有较好的压接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包括由导线以及压接在所述导线上的线束端子构成的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的宽度W为所述结构本体的高度H为H=0.618W,其中S1为线束端子的横截面积,S2为导线的横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端子因压接而形成有两个外凸且对称布置的小圆弧,所述小圆弧的圆弧半径R1为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小圆弧的圆心距O为进一步的,相对于两个小圆弧,在所述结构本体的另一侧形成有对称布置,且靠近于结构本体的宽度边沿的平台,所述平台的宽度L为其中h为线束端子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本体上于两侧平台之间连接形成有外凸的大圆弧,所述大圆弧的圆弧半径进一步的,在所述结构本体的两侧形成有脱模结构面,所述脱模结构面的脱模角度α为3°~5°。进一步的,所述脱模结构面的脱模角度α为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通过导线及线束端子所构成的结构本体的宽度和高度的对应设置,可保证线束端子与导线的压接剖面符合要求,从而使得线束端子压接成型后具有较好的压接品质,满足线束端子与导线之间的连接要求。(2)小圆弧圆弧半径及两个小圆弧间的圆心距的对应设置,可保证线束端子在压接过程中不会出现端子圆弧过早相交而导致端子触壁,或端子圆弧过晚相交导致端子圆弧相交有间隙,或端子圆弧不能相交而导致的触底,以能够保证线束端子的压接质量。(3)设置平台以及对平台的宽度进行限制可有效避免端子压接时出现毛刺,也能够缓冲压接时对压接机下钳口的冲击力。(4)大圆弧的圆弧半径的参数设置可保证端子压接后的对称性,也能够保证线束端子压接过程中不触底、不触壁。(5)脱模结构面及其脱模角度值的设置可便于线束端子压接后的顺利脱模。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小圆弧圆弧半径及两小圆弧圆心距的计算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大圆弧圆弧半径的计算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线,2-线束端子,3-小圆弧,4-大圆弧,5-平台,6-脱模结构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导线1及压接在导线1上的线束端子2,导线1及线束端子2构成了压接成型后的结构本体。本实施例中结构本体的结构参数包括宽度W及高度H,还包括线束端子2因压接而形成的两个外凸且对称布置的小圆弧3的圆弧半径R1,两个小圆弧3具体由线束端子2的圆弧段构成。本实施例中压接成型后的结构本体的参数还进一步包括相对于两个小圆弧,而在结构本体的另一侧形成的外凸的大圆弧4的圆弧半径R2,以及和大圆弧4位于同一侧的,对称布置并靠近于结构本体的宽度边沿的两个平台5的宽度L,大圆弧4即连接在两侧的平台5之间。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在结构本体的两侧还形成有便于压接后结构本体脱模的脱模结构面6,脱模结构面6的脱模角度α也为结构本体参数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针对于结构本体的宽度W及高度H,为保证线束端子2压接后的构型符合要求,根据黄金分割点,宽度W与高度H之间为从而高度H=0.618W。而对于宽度W,由压接后W*H可视为与S1+S2*0.75相等,其中S1为线束端子2的横截面积,且线束端子2的横截面积S1在压接时的压缩率可忽略不计,S2则为导线1的横截面积,且导线1的横截面积S2在压接时的压缩率为75%。从而可知结构本体的宽度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线束端子2在压接过程中,不会因线束端子2的圆弧段因过早相交而导致端子触壁,因过晚相交而导致端子圆弧相交有缝隙,或者因不能相交而导致触底,故线束端子2上形成小圆弧3的两个圆弧段相交的角度用黄金分割法则进行分隔,其具体可如图2中所示,在图2中用两个完整且相交的圆代表线束端子2上两个相交的圆弧段,各圆的半径即小圆弧3的圆弧半径R1,两个圆的圆心距O也即为两个小圆弧3的圆心距O,根据黄金分隔法则,图2中∠a=90°*0.618=55.6°,∠b=∠c=90°*(1-0.618)=33.4°。如图2中所示,又因W=O+2R1,故可知小圆弧3的圆弧半径而两个小圆弧3的圆心距则为本实施例中设置平台5以及对平台5的宽度L进行限制可有效避免端子压接时出现毛刺,而且也能够缓冲压接时对压接机下钳口的冲击力。平台5的宽度L设置为其中h为线束端子的厚度。依此可避免L设置较小而导致结构本体容易出现毛刺,或L较大使得线束端子2的厚度被挤压变薄,从而极易导致线束端子2压接后底部出现裂痕,影响线束端子2压接后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对于大圆弧4的圆弧半径R2,如图3中所示,图3中两个小圆仍表示小圆弧3,而位于两个小圆一侧的一段圆弧则代表大圆弧4,为保证线束端子2压接后的对称,故大圆弧4的圆心应在两个小圆弧3的圆心连线的对称中心线上,且大圆弧4的圆心也应位于两个小圆上部的公切线上,也即大圆弧4的圆心为图3中的A点。此外,为保证线束端子2压接过程中不触底、不触壁,大圆弧4也应与两个小圆的外部相切,且切点的位置也应为经过大圆弧4的圆心A和小圆弧3的圆心(图3中以C表示)做一条直线,该线与大圆弧4相交,相交的交点即为大圆弧4与小圆的切点,该切点在图3中以B表示。由上述描述并结合图3,因此大圆弧4的圆弧半径R2为A、B两点间的距离,又根据A、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C、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R1,故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即大圆弧4的圆弧半径本实施例中脱模结构面6的脱模角度α设置为3°~5°,优选脱模角度α为4°,此时压接成型后的结构本体可容易进行脱模操作。本实施例的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通过导线1及线束端子2所构成的结构本体的各结构参数设置,可保证线束端子2与导线1的压接剖面符合要求,从而使得线束端子2压接成型后具有较好的压接品质,满足线束端子2与导线1之间连接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包括由导线(1)以及压接在所述导线(1)上的线束端子(2)构成的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的宽度W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包括由导线(1)以及压接在所述导线(1)上的线束端子(2)构成的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的宽度W为所述结构本体的高度H为H=0.618W,其中S1为线束端子(2)的横截面积,S2为导线(1)的横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2)因压接而形成有两个外凸且对称布置的小圆弧(3),所述小圆弧(3)的圆弧半径R1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小圆弧(3)的圆心距O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端子压接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两个小圆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安然高虹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