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及制冷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8294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及制冷压缩机,涉及压缩机制造领域。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包括排气消音腔主体、输入管和输出管。排气消音腔主体为一体化柱状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排气消音腔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设置于排气消音腔主体的一端,第二通孔设置于排气消音腔主体的另外一端。输入管穿设于第一通孔且与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输出管穿设于第二通孔且与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制冷压缩机包括上述一体化排气消音腔。该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及制冷压缩机使用时气流顺畅,噪音较之现有技术更小。

Integrated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and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and a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grated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which comprises an exhaust silencing cavity body, an input tube and an output tube. The main body of the exhaust silencer chamber is an integral columnar structure with a cavity inside. The main body of the exhaust silencer chamber comprises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a second through hole which are arranged oppositely,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The input pipe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and the outpu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second pass Kong Qi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comprises an integrated exhaust silencing chamber. The air flow is smooth and the noise is small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及制冷压缩机
技术介绍
排气噪音是冰箱压缩机气流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气体通过机芯中的阀板流道、气缸盖进入到气缸座的排气流道中,然后扩张后形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到制冷系统的冷凝器中。为了降低噪音,通常需要配置排气消音腔对高温高压气体进行降噪。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排气消音腔由于自身存在加工问题,存在风险点,例如在止口进行焊接时会由于焊环或者消音腔的摆放位置不当造成泄漏隐患,并且排气时气流不够流畅会产生涡流及噪音,不利于降噪。而装配了存在问题的排气消音腔的制冷压缩机在终端检测时检测到不能使用的话,会极大地增大实际生产的质量成本,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排气消音腔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使用其排气时的气流更流畅,有利于减少排气时的噪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该制冷压缩机使用了上述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自身的降噪效果更佳。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包括排气消音腔主体、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为一体化柱状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另外一端。所述输入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所述输出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通过采用一体化柱状结构的排气消音腔主体,使一体化排气消音腔气流更加顺畅,也解决了加工隐患的问题。可选地,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焊接,所述输出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焊接。可选地,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螺纹啮合,所述输出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螺纹啮合。可选地,所述输入管的外管壁设置有能够抵住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输出管的外管壁设置有能够抵住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外表面的第二限位部。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靠近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靠近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圈。可选地,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内部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内表面贴合。可选地,所述海绵层采用油类接触角大于150°的海绵制成。可选地,所述一体化排气消音腔还包括壳体和非金属填充层,所述壳体和所述非金属填充层均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外部,所述非金属填充层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之间。可选地,所述非金属填充层与所述壳体粘接,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与所述非金属填充层粘接。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压缩机,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该制冷压缩机自身的噪音较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一体化柱状结构的排气消音腔主体,结合相对设置于排气消音腔主体两端的输入管与输出管,消除了一体化排气消音腔生产加工中的风险点,使气流更加流畅,降噪效果更佳。通过采用该一体化排气消音腔,本技术的制冷压缩机工作时的噪音能够被更好地削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的轴测图;图2为图1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的轴向的视图;图3为图2的Ⅲ-Ⅲ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的剖视图。图标:100-一体化排气消音腔;10-排气消音腔主体;10a-排气消音腔主体;10b-排气消音腔主体;11-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5-海绵层;20-输入管;20a-输入管;21-第一限位部;23-密封垫圈;30-输出管;30a-输出管;31-第二限位部;50-壳体;70-非金属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排气消音腔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存在风险点,使生产的排气消音腔在工作时排气不够流畅,不利于减少噪音,而装配了这样的排气消音腔的制冷压缩机在终端检测时被发现不能使用的话,会增加实际生产的质量成本。针对上述情况,专利技术人在进行了大量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及制冷压缩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图2和图3为实施例1的附图,图4为实施例2的附图,图5为实施例3的附图,图6为实施例4的附图。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100,该一体化排气消音腔100包括排气消音腔主体10、输入管20和输出管30。具体地,请结合图2、图3,排气消音腔主体10为一体化柱状结构,其内部具有一空腔。排气消音腔主体10包括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3,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3相对设置于排气消音腔主体10的两端。输入管20穿设于第一通孔11,并且部分伸入到空腔中,输入管20与空腔连通;输出管30穿设于第二通孔13,并且同样部分伸入到空腔中,输出管30与空腔同样连通,输入管20的轴线与输出管30的轴线重合。进一步地,输入管20与输出管30均与排气消音腔主体1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并且焊接处不焊漏,保证该消音腔排气时,气体不会从焊接处漏出。本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排气消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及制冷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消音腔主体、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为一体化柱状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另外一端,所述输入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所述输出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消音腔主体、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为一体化柱状结构且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另外一端,所述输入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所述输出管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的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焊接,所述输出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螺纹啮合,所述输出管与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螺纹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排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的外管壁设置有能够抵住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输出管的外管壁设置有能够抵住所述排气消音腔主体外表面的第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赟戴竟雄朱金江柳泽宇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