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96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从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中提取分离的如式(1)所示的新的异黄酮苷BC-17: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苷;以及包括所述新化合物在内的射干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雌激素水平低下、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化学及医药
,涉及从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射干异黄酮类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包括该新化合物在内的射干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雌激素水平低下、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射干是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寒,入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散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痰咳气喘等。为常用中药材,且资源丰富。研究表明,射干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其特征成分之一。已报道的射干含有的主要成分为野鸢尾苷元,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鸢尾黄酮新苷元A,白射干素,野鸢尾苷,鸢尾苷等。至今未见对射干总异黄酮及其成分的雌激素样作用以及在防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与雌激素水平低下相关的疾病的天然产物,经过不断努力,终于从鸢尾科射干属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种射干异黄酮类新化合物,命名为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同时,本专利技术人提取到了足够量的其它已知的射干异黄酮类化合物,发现所有的射干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雌激素水平低下、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得以应用,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完成的,具体内容包括一种射干异黄酮类新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射干异黄酮类新化合物及其它射干异黄酮类化合物雌激素样活性的研究及与之相关的医药用途的研究。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射干药材粉碎后用80%乙醇热提3次,减压浓缩乙醇,所得浸膏用水分散后,上大孔树脂,依次用水和90%乙醇洗脱,收集9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得射干总异黄酮,从该组分中进一步分离得到了一种射干异黄酮类新化合物,命名为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具有化学结构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 其核磁共振氢谱(1H-NMR)(DMSO-d6)δ8.34(1H,s,H-2),7.02(1H,s,H-8),6.86(2H,s,H-2′,6′),6.19(2H,s,-OCH2O-),4.97(1H,d,J=6Hz,glc H-1″),3.91,3.80,3.80(各3H,s,OCH3),核磁共振碳谱(13C-NMR)(DMSO-d6)δ152.06(C-2),123.89(C-3),173.72(C-4),140.48(C-5),135.91(C-6),152.62(C-7),93.54(C-8),153.83(C-9),113.15(C-10),127.28(C-1′),107.85(C-2′,6′),152.20(C-3′,5′),134.43(C-4′),102.61(C-1″),77.15(C-2″),74.12(C-3″),69.82(C-4″),76.50(C-5″),60.71(C-6″),102.55(-OCH2O-″),60.74,56.53,56.54(OCH3)]。并从该组分中进一步分离得到了18个异黄酮成分,异黄酮类成分(以野鸢尾苷元,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野鸢尾苷,鸢尾苷五个主成分计)的含量约为91%。19个异黄酮化合物分别为BC-1野鸢尾苷元(irigenin),BC-2鸢尾黄素(tectorigenin),BC-3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BC-4去甲基次野鸢尾黄素(nonirisflorentin),BC-5鸢尾黄酮新苷元A(iristectorin A),BC-6白射干素(dichotomitin),BC-75,6,7,3′-四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BC-85,7-二羟基-6,3′,4′,5′-四甲氧基异黄酮,BC-9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异黄酮(isoirigenin),BC-105,7,4′-三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psi-tectorigenin) ,BC-11尼鸢尾黄素(irisolone),BC-125,7,4′-三羟基-6,3′,5′-三甲氧基异黄酮,BC-13野鸢尾苷(iridin),BC-14鸢尾苷(tectoridin),BC-15鸢尾苷元-4′-葡萄糖苷(tectorigenin-4′-glucoside),BC-163′-羟基鸢尾苷(3′-hydroxy tectoridin),BC-17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BC-186″-O-P-羟基苯甲酰野鸢尾苷(6″-O-p-hydroxybenzoyl-iridin),BC-196″-O-香草酰野鸢尾苷(6″-O-vanilloyl-iridin)。19个异黄酮化合物的结构通式(2)如下 19个异黄酮成分的名称与结构见表1表1 19个异黄酮成分的名称与结构 采用雌性去势大鼠实验发现,射干总异黄酮对去除卵巢大鼠有较好的提高雌激素水平作用。因此,作为新用途,射干总异黄酮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妇女雌激素水平低下、更年期综合症药物或食品上的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射干总异黄酮的制备方法射干干燥药材10Kg,用10倍量95%乙醇热提取三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0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倍体积后,上处理好的AB-8大孔树脂柱,先以水洗脱5个柱床体积,再以90%乙醇洗脱5个柱床体积,收集该90%乙醇部分洗脱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射干总异黄酮198g(收率2.5%)。经检测,该提取物中异黄酮的含量为91%。所得射干总异黄酮再经硅胶,凝胶等柱层析分离得以上19个异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测定和与文献比较,分别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新异黄酮---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的具体分离纯化过程如下将所得射干总异黄酮100g进行硅胶(200~300目)柱层析(柱12cm×120cm),以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氯仿∶甲醇15∶1→氯仿∶甲醇5∶1)梯度洗脱,收集氯仿∶甲醇10∶1的洗脱流份,回收溶剂得组分T1,约9g。将T1组分再上硅胶800克(200~300目)柱层析(柱4cm×80cm),以氯仿-乙酸乙酯(1∶1)溶剂洗脱,部分收集,每份100ml,每份进行薄层层析(TLC)检查,流份7~8合并,回收溶剂得组分T2,约860mg。再将T2组分上SephadexLH-20凝胶柱,以氯仿∶甲醇1∶1洗脱纯化,得到纯化合物BC-17。通过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分析方法确定了BC-17的化学结构为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经化学文摘(CA)数据库检索,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实施例2 射干总异黄酮对大鼠雌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2.1实验目的研究射干总异黄酮灌胃给药对雌性去势大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射干异黄酮类新化合物5,3′,5′-三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葡萄糖,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化学结构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生金丽刘建国金永生赵卫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