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子材料和信息
,涉及可溶性四烷基酞菁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酞菁化合物一问世,便以其独特的颜色、低廉的生产成本、优异的稳定性及着色性,受到世人的关注。迄今酞菁环(Pc)可与70种 元素进行络合,酞菁环(Pc)周围边的四个苯环可以被许多原子或基 团取代。这些特点使得酞菁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酞菁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己涉及到化学传感器中的灵敏器件、电致发光 器件、光伏材料、高迁移率材料、光盘信息记录材料、电子照相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和燃料电池中的电催化材料等等。近 年来尤其在信息显示、集成电路、光伏电池和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应用 前景,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美国专利 5,969,376公开了采用平面的金属酞菁(酞菁铜(CuPc),酞菁锌(ZnPc),酞菁锡(SnPc))作为半导体层的,沟道有机薄膜晶体管; 美国化学会志C/.爿m. Oze肌Soc., 1998,"《207-208)报道了采用平 面的金属酞菁(十六氟代金属酞菁(F16MPc),十六氯代酞菁铁(Cl16FePc),八氰基取代 ...
【技术保护点】
可溶性四烷基酞菁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可溶性四烷基酞菁化合物的表达式为ML↓[x]Pc-4Rn,其结构通式如下: *** 结构通式中,Rn代表直链或支化链的烷烃,n代表直链或支化链的烷烃的数目,n为4-18的整数;Rn的取代位置在2或3位中的任一位置,9或10位中的任一位置,16或17位中的任一位置,23或24位中的任一位置;M代表二价或二价以上的中心配体,M为镁(Mg),铝(Al),硅(Si),钛(Ti),钒(V),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铟(In)或锡(Sn);L代表轴向配体,其为氯(Cl)、氟(F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延候,田洪坤,董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