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9077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准备具备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体的电容器元件;第二工序,使至少包含导电性高分子和第一溶剂的第一处理液浸渗于上述电容器元件;和第三工序,在上述第二工序之后,使包含每1分子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第二处理液浸渗于上述电容器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电介质层的皮膜修复性优异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数字化,对于其所使用的电容器也越发要求小型且大容量、在高频区域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小的特性。作为小型且大容量、低ESR的电容器,使用以聚吡咯、聚噻吩、聚呋喃、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作为阴极材料的电解电容器较为优选。提出例如在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阳极体)上设置作为阴极材料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解电容器。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如下方法:使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体浸渗于具备间隔件的元件而形成导电性固体层,接着,浸渗电解液,制造具备导电性固体层和电解液的电解电容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106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电介质层由于利用阳极箔的表面处理来形成,因此本来缺陷就多,此种缺陷容易成为产生漏电流的原因。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根据形成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导电性固体层时的条件,存在修复电介质层的缺陷的皮膜修复性不充分的情况。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涉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准备具备形成有电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准备具备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体的电容器元件;第二工序,使至少包含导电性高分子和第一溶剂的第一处理液浸渗于所述电容器元件;和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使包含每1分子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第二处理液浸渗于所述电容器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26 JP 2014-1712941.一种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准备具备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体的电容器元件;第二工序,使至少包含导电性高分子和第一溶剂的第一处理液浸渗于所述电容器元件;和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使包含每1分子具有3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第二处理液浸渗于所述电容器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多元醇化合物为选自甘油、聚甘油、三羟甲基丙烷、赤藓醇、季戊四醇、木糖醇及甘露糖醇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处理液包含溶解所述多元醇化合物的第二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第三工序之后,包括除去所述第一溶剂和/或所述第二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椿雄一郎青山达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