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加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7357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用以对制件进行加载试验,其包括固定装置,以及球铰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夹具,于所述夹具上形成有用以连接制件的连接部,还包括与所述夹具球铰连接,并通过夹具向所述制件施加成角度布置的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的加载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能对制件同时加载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可较精确的复现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节对副车架施加的实际载荷情况,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而且两个方向的载荷同时加载,可提高试验效率,而缩短车辆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试验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摆臂副车架包括摆臂以及与摆臂内端铰接相连的副车架,摆臂外端与车轮转向节连结。其中,副车架是支撑前后车桥、悬架的支架,前后车桥、悬架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副车架相当于一个中间缓冲体,通过调节其软硬刚度,可以调控车辆舒适性与操纵性之间的配比关系。副车架的存在可以极大的消除来自车轮和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使得只有极少部分的振动和噪声能够传入车厢,因此广泛应用于轿车中。副车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舒适性以及行驶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副车架的大量使用,以及国家对车辆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副车架性能的研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主要涉及疲劳和可靠性两方面的研究。车辆行驶过程中,摆臂副车架的主要载荷激励来源于车轮转向节,主要受到侧向力、制动力及上下跳动的垂向力。由于摆臂与副车架之间采用橡胶衬套连接,因此垂向力对摆臂副车架的损伤影响较小,摆臂副车架的损伤主要来自侧向力和制动力。目前对副车机架加载模拟试验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整车路试,此方法成本费用较高、周期长,且受天气、驾驶人员、场地的影响。2、试验室单轴等幅加载,此方法为单轴加载,即侧向力、制动力单独依次加载,且加载方式为等幅值正弦波加载,但实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交变复合载荷的影响,此方法不能真实有效的复现实车受载情况。3、试验室单轴道路模拟,此方法机械的将副车架摆臂球头受到的复合载荷分解为单一方向的道路谱,不能复现实车行驶过程中两个方向的载荷对彼此的影响,与实车受力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以可更好的模拟转向节对副车架施加的实际载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用以对制件进行加载试验,包括:固定装置;夹具,球铰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上,于所述夹具上形成有用以连接制件的连接部;加载控制装置,与所述夹具球铰连接,并通过夹具向所述制件施加成角度布置的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荷和所述第二载荷垂直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加载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单元控制的第一作动器和第二作动器,在所述第一作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具间球铰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在所述第二作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球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具固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为轻质空心杆。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具有形成有所述连接部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固连为一体、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作动器和第二作动器的动力输出方向布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形成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锥形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夹具通过并排布置的两根拉杆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进一步地,两根所述拉杆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第一载荷或所述第二载荷的作用方向垂直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因与外部载体的连接而高度可调。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固定板及所述夹具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能对制件同时加载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可较精确的复现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节对副车架施加的实际载荷情况,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同时,两个方向的载荷同时加载,也可提高试验效率,而能够缩短车辆开发周期。(2)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相互垂直,便于真实模拟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的侧向力以及制动力,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3)第一作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夹具间球铰连接第一连接杆,在试验过程中第一作动器对夹具施加的载荷用于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侧向力,可有效防止第一作动器损坏,从而可延长该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二作动器动力输出端与球铰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夹具固连,在试验过程中,第二作动器对夹具施加的载荷用于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制动力,该连接方式可限制夹具相对于第二作动器的转动,有益于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设置,便于第一作动器和第二作动器与夹具连接。(4)第一连接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为轻质空心杆,其质量轻,硬度高,可减少惯性力对试验结果精度的影响。(5)夹具设置为一体结构,可提高夹具的承载能力,延长夹具的使用寿命;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垂直于第一作动器和第二作动器的动力输出方向,可真实模拟转向节对副车架施加的实际载荷,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该结构简单并便于加载控制装置的布置,且成本较低。(6)连接部设为锥形孔,与摆臂的实际安装结构相同,可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7)夹具通过并排布置的拉杆连接于固定板下方,可提高其承载能力,延长夹具的使用寿命。(8)两根拉杆构成的平面与第一载荷或第二载荷的作用方向垂直,使得试验装置沿第一载荷或第二载荷方向运动相对灵活,可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且可延长夹具的使用寿命。(9)固定板高度可调,可便于试验过程中调节夹具高度,可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且可延长该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10)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固定板及夹具相连,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可延长该试验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装置,101-固定板,1011-横板,1012-竖板,102-拉杆,103-长螺栓,104-关节轴承,105-短螺栓,2-夹具,201-第一侧板,2011-第一通孔,2012-贯穿孔,202-第二侧板,2021-第二通孔,203-支撑板,2031-锥形孔,301-第一作动器,302-第二作动器,401-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5-球铰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所述的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中的第一和第二均是为了便于对本技术进行清楚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用以对制件进行加载试验,其整体上包括固定装置、夹具及加载控制装置,其中,夹具球铰连接于固定装置上,于夹具上形成有用以连接制件的连接部;加载控制装置与夹具球铰连接,并通过夹具向制件施加成角度布置的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本技术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能对制件同时加载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可较精确的复现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向节对副车架施加的实际载荷情况,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两个方向同时加载,可提高试验效率,缩短车辆开发周期。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由图1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首先对固定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1包括固定板101以及固连于固定板101下方的并排布置的两根拉杆102。具体地,固定板101包括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两轴加载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用以对制件进行加载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夹具(2),球铰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1)上,于所述夹具(2)上形成有用以连接制件的连接部;加载控制装置,与所述夹具(2)球铰连接,并通过夹具(2)向所述制件施加成角度布置的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轴加载试验装置,用以对制件进行加载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夹具(2),球铰连接于所述固定装置(1)上,于所述夹具(2)上形成有用以连接制件的连接部;加载控制装置,与所述夹具(2)球铰连接,并通过夹具(2)向所述制件施加成角度布置的第一载荷和第二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荷和所述第二载荷垂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单元控制的第一作动器(301)和第二作动器(302),在所述第一作动器(30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具(2)间球铰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01),在所述第二作动器(302)的动力输出端球铰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02),所述第二连接杆(40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具(2)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0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402)为轻质空心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轴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华马兵兵孙荣祥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