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发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5916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挠式发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上盖、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可挠上盖包含容置空间及扳动部。供电单元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其包含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发光单元设置于供电单元上其分别包含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发光单元的第二负极恒常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负极,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则依据扳动部的动作而导通或不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进而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供电单元及发光单元皆具有轻薄尺寸,使可挠式发光装置可随携即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薄可携带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且特别适用于对人体皮肤穴位进行光疗。
技术介绍
基于能源议题,现行发光装置已逐渐使用发光二极体为光源。此等发光装置大致可归类为有机发光装置及无机发光装置,端视其光源使用有机发光二极体或无机发光二极体。现今对上述使用发光二极体为光源的发光装置的注目度已逐渐提高,是基于其具有轻薄、自主发光、消耗功率低、不需背光源、无视角限制及高反应速率等优良特性,特别适用于某些应用领域,例如室内照明或显示面板等。另外,在一新兴的应用领域,是通过上述发光装置进行光疗。现有针灸疗法,是以器械(如金属针)插入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穴位中,以便疏通在经络系统中的气或血,进而减少气血阻塞,使经络系统恢复正常以便缓解患者的疼痛。然而,前述针灸疗法仍具有高危险性以及诸多副作用。因此,以光线照射人体皮肤穴位取代扎针的光疗法乃因应而生。然而,现行光疗装置仍体积过于庞大而需在定点使用,造成使用上的限制。基于现代人对养生观念逐渐重视,轻薄便携而能随处对人体皮肤穴位进行光疗的装置仍深具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式发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其使用有机发光二极体为光源,搭配可挠基板及薄型供电单元,搭配磁性单元扣合方式,可达到便携随用之效。更特别地,也适用于对人体皮肤穴位进行光疗。为达上述目的,在一实施例中,所提供可挠式发光装置,其包含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供电单元包含正极及负极;发光单元也包含正极及负极。其中发光单元的正极或负极其中之一,与供电单元中相对应的正极或负极其中之一恒常导通,而发光单元中另一正极或负极,则通过磁性单元而可切换地吸附或不吸附供电单元,进而选择导通或不导通供电单元中另一正极或负极,以便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在另一实施例中,所提供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上盖、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可挠上盖包含容置空间及扳动部。供电单元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其包含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发光单元设置于供电单元上。发光单元包含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发光单元的第二负极恒常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负极,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则依据扳动部的动作而导通或不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进而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前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中,供电单元可为薄膜电池、燃料电池或钮扣电池。发光单元可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或无机发光二极体。发光单元可呈片状。前述可挠式发光装置还可包含可挠下盖。可挠下盖与上盖盖合而覆罩发光单元。可挠下盖可为透明固态胶体供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或可设置透光孔供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可挠上盖可由导电性物质构成,其可电性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可挠上盖也可由绝缘物质构成,且可挠上盖上并设置有导电电极以电性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当供电单元使用钮扣电池时,供电单元的第一负极位于供电单元的一面,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位于供电单元的周侧及另一面。上盖的扳动部可设置具导电性的磁性单元,另相对扳动部在可挠下盖及发光单元间可设置磁性吸附片。扳动部可通过磁性单元选择地吸附或不吸附磁性吸附片,进而切换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导通或不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扳动部可由可挠上盖的部分区域形成而可挠折。在又一实施例中,所提供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上盖、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可挠上盖内含内表面,并在其侧边设置导电电极。供电单元设置于内表面,其左右侧分别包含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发光单元设置于供电单元上,其分别包含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其中供电单元的第一负极与发光单元的第二负极恒常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连接至导电电极。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可自由挠折延伸接触或不接触导电电极,进而导通或不导通第二正极及第一正极,以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前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中,发光单元为有机发光二极体或无机发光二极体。发光单元及供电单元可呈片状。前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可包含可挠下盖。可挠下盖与上盖盖合而覆罩发光单元及供电单元。在再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基板、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供电单元设置于可挠基板上,在其左右侧分别延伸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发光单元设置于供电单元上,在其左右侧分别相对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延伸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其中第一负极恒常与第二负极导通。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可被挠折而导通或不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借以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前述可挠式发光装置中,在供电单元一侧可设置磁性吸附片,而在发光单元一侧设置磁性单元。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通过磁性单元吸附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而导通第一正极及第二正极。在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基板、供电单元以及发光单元。可挠基板包含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供电单元设置于第一区域,其一侧分别延伸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发光单元设置于第二区域,其一侧分别延伸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其中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与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恒常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负极与发光单元的第二负极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未折叠时不导通,而在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相对折叠接触后导通,进而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前述可挠式发光装置中,发光单元及供电单元呈片状。供电单元一面设置磁性吸附片,在发光单元一面设置磁性单元,使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相对折叠时紧密吸附。在第二区域可开设透光区域供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在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基板、供电单元、发光单元以及导电部。可挠基板含第一面及位于相对侧的第二面。供电单元一侧分别延伸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发光单元设置于供电单元及第一面之间,其一侧分别延伸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第一面及第二面。导电部延伸自可挠基板的第一面而可挠折。供电单元的第一负极与发光单元的第二负极恒常导通。供电单元的第一正极与发光单元的第二正极于导电部挠折时导通,而在导电部摊平时不导通,借此切换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前述可挠式发光装置中,在可挠基板的第二面设置磁性单元,使导电部挠折时被吸附。另于磁性单元可开设透光区域供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另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是提供应用方法,其是利用上所列各式可挠式发光装置贴附于人体皮肤穴位进行照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发光单元及供电单元电极相对位置的不同配置,再结合可挠上盖(或基板),使可挠式发光装置得以最简易的方式制成,并使用较精简的元件,以达到体积紧凑短小、可随携即用之效,同时兼具制造成本低、耐用程度高及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外观示意图;图2是绘示图1中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分解示意图;图3是绘示图1中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在第一使用状态剖视图;图4是绘示图1中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在第二使用状态剖视图;图5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剖视图;图6A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剖视图;图6B是绘示图6A中的可挠式发光装置的另一例剖视图;图7是绘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剖视图;图8是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外观示意图;以及图9是绘示依据图8中可挠式发光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供电单元,其包含正极及负极;以及发光单元,其包含正极及负极;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其中之一,与所述供电单元中相对应的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其中之一恒常导通;所述发光单元中另一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则通过磁性单元从而能够切换地吸附或不吸所述供电单元,进而选择导通或不导通所述供电单元中另一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借以切换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供电单元,其包含正极及负极;以及发光单元,其包含正极及负极;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其中之一,与所述供电单元中相对应的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其中之一恒常导通;所述发光单元中另一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则通过磁性单元从而能够切换地吸附或不吸所述供电单元,进而选择导通或不导通所述供电单元中另一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借以切换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2.一种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上盖,其包含容置空间及扳动部;供电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以及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上,所述发光单元分别包含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负极恒常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负极,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正极依据所述扳动部的动作,从而导通或不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正极,进而切换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或不发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有机发光二极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无机发光二极体。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呈片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薄膜电池、燃料电池或钮扣电池。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发光装置还包含可挠下盖,所述可挠下盖与所述上盖盖合而覆罩所述发光单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下盖为透明固态胶体供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下盖设置透光孔供所述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穿透。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的所述扳动部设置磁性单元,另相对所述扳动部在所述可挠下盖及所述发光单元间设置磁性吸附片,所述扳动部可挠折而通过所述磁性单元选择地吸附所述磁性吸附片的不同位置,进而切换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正极导通或不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正极。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所述磁性单元具导电性。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上盖由导电性物质构成,其电性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正极。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上盖由绝缘物质构成,且所述可挠上盖上并设置有导电电极以电性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正极。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负极位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面,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正极位于所述供电单元的周侧及另一面。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部是由所述可挠上盖的部分区域形成。16.一种可挠式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式发光装置包含:可挠上盖,其内含内表面,并在所述可挠上盖侧边设置导电电极;供电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内表面,所述供电单元的左右侧分别包含第一正极及第一负极;以及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上,所述发光单元包含第二正极及第二负极;其中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负极与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负极恒常导通,所述供电单元的所述第一正极延伸连接所述导电电极;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正极能够自由挠折延伸接触或不接触所述导电电极,进而导通或不导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芬叶与伟
申请(专利权)人:冠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