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208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包括发光装置、底板和直流电源,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支杆与底板连接,直流电源设置在底板上,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发光装置外形呈“萤火虫”形,包括发光条、反光板、电极一和电极二,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发光条包括发光层和导电层,电极一设置在导电层上面,电极二设置在发光层上面,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流转换器,电极一和电极二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使得该科普演示装置在演示时更形象生动、让观众可以从全放位来观察电致发光材料的神奇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包括发光装置、底板和直流电源,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支杆与底板连接,直流电源设置在底板上,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发光装置外形呈“萤火虫”形,包括发光条、反光板、电极一和电极二,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发光条包括发光层和导电层,电极一设置在导电层上面,电极二设置在发光层上面,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流转换器,电极一和电极二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使得该科普演示装置在演示时更形象生动、让观众可以从全放位来观察电致发光材料的神奇之处。【专利说明】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科普与科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场致发光,又称电致发光(EL),是固体发光材料在电场激发下发光的现象,是1920年德国学者古登和波尔发现的。一般科普演示直接使用一块场致发光材料摆在观众面前,缺乏吸引力。场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 EL)显示装置是已知的,通常场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沉积透明电极(比如氧化铟锡)的基底,基底上沉积有荧光层,比如掺杂有铜和氯的硫化锌粉末,在荧光层上沉积有电介质材料,在电介质层上包括多个相对电极,在透明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施加足够的电压后,荧光层中的荧光体发光。若是直流电流的电路不能产生电明显的电势差,是不能促使发光材料发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使用场致发光条和反光板两种新型材料组成萤火虫模型,使用电子控制电路模仿萤火虫闪光,并且把发光材料垂直安装,使观众可以全方位观察这种薄如纸片的电致发光材料的神奇之处,增添了观众探究科学的兴趣,已解决上述多项缺陷。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包括发光装置、底板和直流电源,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支杆与底板连接,直流电源设置在底板上,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发光装置外形呈“萤火虫”形,包括发光条、反光板、电极一和电极二,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发光条包括发光层和导电层,电极一设置在导电层上面,电极二设置在发光层上面,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流转换器,电极一和电极二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一端设有电路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流转换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活动底座,活动底座与底板旋转连接,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反光板背面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杆与连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四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透明塑料罩。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挂钩。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有的发光装置和控制电路组成的科普演示装置构成了完成电流回路,通电后所述科普演示装置的发光条可以自行发光,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支杆与底板连接,所述发光装置外形呈“萤火虫”形,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使得该科普演示装置在演示时更形象生动、让观众可以从全放位来观察电致发光材料的神奇之处,反光板可以将发光条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最大化的观察角度和范围,所述电极一设置在导电层上面,电极二设置在发光层上面,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流转换器,可以将直流电源的输出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这样就可以在发光条内部的发光层和导电层之间形成的电势差,在电极一和电极二之间实施足够的电压差,就可以实现发光条发光,所述底板上设有活动底座,使“萤火虫”模型可以在底板上转动,方便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所述反光板背面设有连接轴,也是为了是“萤火虫”模型与底板的连接关系更灵活,从更多的平面和角度去演示,所述底板四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透明塑料罩,在不进行演示时,起到保护演示装置的作用,所述底板上设有挂钩,使得该科普演示装置也可以挂在墙上进行演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新颖、操作方便,适于领域内进行广泛推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条结构示意图。 其中:1 一发光装置,2—底板,3—直流电源,4一支杆,5—发光条,6—反光板,7—电极一,8 —电极二,9一发光层,10一导电层,11 一电流转换器,12一控制开关,13一活动底座,14 一连接轴,15—凹槽,16—透明塑料罩,17—挂钩,18—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不,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不装置,包括发光装置1、底板2和直流电源3,所述发光装置I通过支杆4与底板2连接,直流电源3设置在底板2上,直流电源3通过导线18与发光装置I连接,所述发光装置I外形呈“萤火虫”形,包括发光条5、反光板6、电极一 7和电极二 8,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5垂直设置在反光板6上,发光条5包括发光层9和导电层10,电极一 7设置在导电层10上面,电极二 8设置在发光层9上面,所述底板2上设有电流转换器11,电极一 7和电极二 8分别通过导线18与电流转换器11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流转换器11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18与直流电源3连接,所述直流电源3 —端设有电路控制开关12,控制开关12通过导线18与电流转换器11连接,所述底板2上设有活动底座13,活动底座13与底板2旋转连接,所述支杆4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反光板6背面设有连接轴14,所述支杆4与连接轴14连接,所述底板2四周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设有透明塑料罩16,所述底板2上设有挂钩17。 通过设有的发光装置I和控制电路组成的科普演示装置构成了完成电流回路,通电后所述科普演示装置的发光条5可以自行发光,所述发光装置I通过支杆4与底板2连接,所述发光装置I外形呈“萤火虫”形,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5垂直设置在反光板6上,使得该科普演示装置在演示时更形象生动、让观众可以从全放位来观察电致发光材料的神奇之处,反光板6可以将发光条5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最大化的观察角度和范围,所述电极一7设置在导电层10上面,电极二 8设置在发光层9上面,所述底板2上设有电流转换器11,可以将直流电源3的输出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这样就可以在发光条5内部的发光层9和导电层10之间形成的电势差,在电极一 7和电极二 8之间实施足够的电压差,就可以实现发光条5发光,所述底板2上设有活动底座13,使“萤火虫”模型可以在底板2上转动,方便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所述反光板6背面设有连接轴14,也是为了是“萤火虫”模型与底板2的连接关系更灵活,从更多的平面和角度去演示,所述底板2四周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设有透明塑料罩16,在不进行演示时,起到保护演示装置的作用,所述底板2上设有挂钩17,使得该科普演示装置也可以挂在墙上进行演示。 白天在室内进行科普演示时,为了有更好的观赏效果,请关闭室内电灯,拉好窗帘,把所述底板2平放在桌台上或者通过挂钩17挂在墙上,检查电路导线18是否连接好,然后按下控制开关12,所述“萤火虫”发出亮光,通过反光板6的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场致发光材料科普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装置、底板和直流电源,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支杆与底板连接,直流电源设置在底板上,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发光装置外形呈“萤火虫” 形,包括发光条、反光板、电极一和电极二,所述“萤火虫”形发光条垂直设置在反光板上,发光条包括发光层和导电层,电极一设置在导电层上面,电极二设置在发光层上面,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流转换器,电极一和电极二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出端连接,电流转换器电压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一端设有电路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流转换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周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原创科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