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含氟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424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氟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加入三苯基膦、三乙胺,在冰水浴下搅拌降至0℃,再加入三氟乙酸或二氟乙酸,搅拌10~20分钟,待白烟消失以后,再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这四种物质的摩尔比为:3~3.5∶3~3.5∶1∶1~1.2;然后加热回流3~4小时,反应结束,旋掉溶剂四氯化碳,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溶解产物,过滤,滤液再进行柱层析,得到固体产物含氟硝基苯并咪唑,即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或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非常简单,在三乙胺和三苯基膦的参与下,4(5)-硝基邻苯二胺与三(二)氟乙酸一步成环反应,同时引入三(二)氟甲基。而且只需要大约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反应,而且产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部分含氟杂环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十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化学家致力这一研究。同时,它们的合成方法也是有机氟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苯并咪唑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以它们优越的药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2-取代苯并咪唑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这一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真菌,治疗低血糖和生理紊乱等。而且此类物质容易进入生物体的内部,在抗菌消炎中具有高效的优点。在天然产物维生素B12中就有苯并咪唑环体系的存在,更多的此类化合物已经被合成出来成为了很好的药。现有技术中,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的方法中,其中一种方法是 再进行还原反应 这种方法以氯化氢为催化剂,直接在加热的条件下成环,产率较低,反应时间长达24个小时,对环境也造成较大的污染。并且此方法的后处理步骤也比较麻烦,需要在稀盐酸中进行重结晶,拿到最后的固体产物,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制备含氟硝基苯并咪唑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了的反应机理为 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加入三苯基膦、三乙胺,在冰水浴下搅拌降至0℃,再加入三氟乙酸或二氟乙酸,搅拌10~20分钟,再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这四种物质的摩尔比为3~3.5∶3~3.5∶1∶1~1.2;加热至反应被引发的时候,会有剧烈的反应,这是应该立即去掉热源,待反应平静后,再加热回流3~4小时,反应结束,旋掉溶剂四氯化碳,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溶解产物,过滤,滤液再进行柱层析,洗脱剂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得到固体产物含氟硝基苯并咪唑,即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或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操作非常简单,在三乙胺和三苯基膦的参与下,4(5)-硝基邻苯二胺与三(二)氟乙酸一步成环反应,同时引入三(二)氟甲基。而且只需要大约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反应,后处理简便,易操作,而且产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一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在氮气保护下,在250ml的三颈烧瓶中加入三苯基膦(23.07g,50mmol),三乙胺(6.90ml,50mmol),四氯化碳(7.95ml,83.5mmol)装上回流冷凝管。搅拌下用冰水浴冷却到0℃,通过翻口塞用针筒加入三氟乙酸(1.29ml,16.65mmol),在0℃下搅拌十分钟,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3.08g,20.1mmol)和四氯化碳(7.95ml,83.5mmol)。慢慢加热到60℃(油浴温度),三苯基膦全部溶解,这时混合液会较为清亮。维持该温度一段时间,可观测到反应一旦引发液面马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回流突然变得剧烈,并有大量白色固体产生,该白色固体是三乙胺的盐酸盐和三苯氧膦,立即停止加热。回流反应3个小时后,转移到单口瓶中,并减压蒸出反应溶液中的溶剂,然后在瓶中加入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用钢勺捣碎里面的固体,浸泡半个小时,抽滤,同时用石油醚多次洗涤布氏漏斗中的固体。这一步将是影响产率的关键一步。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减压浓缩,这时点板得到三个点,并且分隔得比较开,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1)分离后证实第一个点为目标产物为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得到纯的3.99g产率86%。实例二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氮气保护下,在250ml的三颈烧瓶中加入三苯基膦(23.07,50mmol),三乙胺(6.90ml,约mmol),四氯化碳(7.95ml,83.5mmol)装上回流冷凝管。搅拌下用冰水浴冷却到0℃,通过翻口塞用针筒加入二氟乙酸(1.28ml,16.65mmol),在0℃下搅拌十分钟,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3.08g,20.1mmol)和四氯化碳(7.95ml,83.5mmol)。慢慢加热到60℃(油浴温度),三苯基膦全部溶解,这时混合液会较为清亮。维持该温度一段时间,可观测到反应一旦引发液面马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回流突然变得剧烈,并有大量白色固体产生,此时立即停止加热,该白色固体是三乙胺的盐酸盐和三苯氧膦。待反应平静以后,再加热回流反应3个小时,并减压蒸出反应溶液中的溶剂,然后在瓶中加入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用钢勺捣碎里面的固体,浸泡半个小时,抽滤,同时用石油醚多次洗涤布氏漏斗中的固体。这一步将是影响产率的关键一步。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减压浓缩,这时点板得到三个点,并且分隔得比较开,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1)分离后证实第一个点为目标产物,得到纯的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熔点为181.5-182.9℃。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加入三苯基膦、三乙胺,在冰水浴下搅拌降至0℃,再加入三氟乙酸或二氟乙酸,搅拌10~20分钟,再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这四种物质的摩尔比为3~3.5∶3~3.5∶1∶1~1.2;加热至反应被引发的时候,会有剧烈的反应,这是应该立即去掉热源,待反应平静后,再加热回流3~4小时,反应结束,旋掉溶剂四氯化碳,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溶解产物,过滤,滤液再进行柱层析,洗脱剂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得到高产率的固体产物含氟硝基苯并咪唑,即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或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加入三苯基膦、三乙胺,在冰水浴下搅拌降至0℃,再加入三氟乙酸或二氟乙酸,搅拌10~20分钟,待白烟消失以后,再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这四种物质的摩尔比为3~3.5∶3~3.5∶1∶1~1.2;然后加热回流3~4小时,反应结束,旋掉溶剂四氯化碳,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溶解产物,过滤,滤液再进行柱层析,得到固体产物含氟硝基苯并咪唑,即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或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本专利技术操作非常简单,在三乙胺和三苯基膦的参与下,4(5)-硝基邻苯二胺与三(二)氟乙酸一步成环反应,同时引入三(二)氟甲基。而且只需要大约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反应,而且产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文档编号C07D235/00GK1760185SQ200510110189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郝健, 周姝, 葛凤莲 申请人:上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氟硝基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氮气保护下,在反应容器中,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加入三苯基膦、三乙胺,在冰水浴下搅拌降至0℃,再加入三氟乙酸或二氟乙酸,搅拌10~20分钟,再加入4-硝基邻苯二胺,这四种物质的摩尔比为:3~3.5∶3~3.5∶1∶1~1.2;加热至反应被引发的时候,会有剧烈的反应,这是应该立即去掉热源,待反应平静后,再加热回流3~4小时,反应结束,旋掉溶剂四氯化碳,用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溶解产物,过滤,滤液再进行柱层析,洗脱剂用体积比为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得到高产率的固体产物含氟硝基苯并咪唑,即2-三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或2-二氟甲基-5(6)-硝基苯并咪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健周姝葛凤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