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3508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目的在于,使系统简单有效,研发成本低,能够有效减少碰撞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手环内的GPS模块、CPU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用于实时获取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雷达,所述CPU处理器分别与GPS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连接,所述雷达上设置有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GPS模块和雷达将车辆速度、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信息传送给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将传递的信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后,控制预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提示驾驶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主动预警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后方车辆出现速度过快、距离过近等不安全驾驶行为,或本车驾驶员对后方车辆行驶状态观察不足时,很容易造成碰撞事故。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了多种碰撞预警系统,主要是利用高清摄像机、车速传感器等检测车辆行驶状态,做出预警,但需要额外添加很多设备,成本较高,系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系统简单有效,研发成本低,能够有效减少碰撞事故发生的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手环内的GPS模块、CPU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用于实时获取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雷达,所述CPU处理器分别与GPS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连接,所述雷达上设置有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GPS模块和雷达将车辆速度、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信息传送给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将传递的信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后,控制预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提示驾驶员。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均采用蓝牙模块实现数据传输。所述蓝牙模块采用nRF51822蓝牙模块。所述预警模块为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为压电式蜂鸣器。所述CPU处理器通过I/O接口分别与GPS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连接。所述CPU处理器采用S1处理器。所述雷达采用毫米雷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预警系统使用GPS模块获取当前车速,并通过CPU处理器判断是否为高速行驶状态,当处于高速行驶状态时,通过雷达监测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判断是否出现碰撞危险状态,当判定出现碰撞危险时,通过智能手环内置的预警模块提醒驾驶员,当碰撞危险状态解除后,预警模块停止发出预警,实现驾驶员高速车辆防撞预警;并且在进行整个驾驶员车辆防撞预警系统过程中,只需要智能手环和一个雷达即可实现预警功能,结构简单,技术可靠,利于市场推广。进一步,CPU处理器为S1处理器,如果当前时刻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超过车辆速度、相对距离和相对车速设定阈值时,CPU处理器认为当前时刻汽车驾驶员处于碰撞危险状态,并触发蜂鸣器,处理速度快,性能稳定。进一步,蜂鸣器安装于汽车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内,当CPU处理器触发蜂鸣器时,蜂鸣器以声音模式对汽车驾驶员进行提醒,预警模块采用压电式蜂鸣器,声音强度大,功率小。进一步,蓝牙模块为nRF51822低功耗蓝牙4.0模块,传输稳定,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系统包括:手环内置的GPS模块、CPU处理器、蓝牙模块和蜂鸣器,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的一个毫米雷达,毫米雷达内置蓝牙模块。其中CPU处理器通过I/O接口分别与GPS模块、蓝牙模块和蜂鸣器连接,毫米雷达通过蓝牙模块和CPU处理器连接。GPS模块安装于汽车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内,用于实时获取汽车的速度,并发送至CPU处理器。毫米雷达安装在汽车前、后保险杠正中央,用于实时获取汽车驾驶员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并通过蓝牙模块传送给智能手环。蓝牙模块分别安装于汽车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内和毫米雷达内,用于向智能手环传送毫米雷达监测到的相对车速与相对距离;蓝牙模块为nRF51822低功耗蓝牙4.0模块,传输稳定,速度快。CPU处理器安装于汽车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内,用于实时接收汽车的速度和、与前车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当前时刻汽车的速度、与前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超过汽车速度、相对距离和相对车速设定阈值时,CPU处理器认为当前时刻汽车驾驶员处于碰撞危险状态,并触发蜂鸣器;CPU处理器型号为S1处理器,处理速度快,性能稳定;蜂鸣器安装于汽车驾驶员的智能手环内,当CPU处理器触发蜂鸣器时,蜂鸣器以声音模式对汽车驾驶员进行提醒,蜂鸣器为压电式蜂鸣器,声音强度大,功率小。参见图1,本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确定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汽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设定阈值和相对距离设定阈值;具体地,对于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直接为智能手环出厂时的默认值60km/h,也可由汽车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或驾驶习惯手动确定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用于判定汽车驾驶员是否处于安全驾驶状态,当汽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时,表示当前时刻汽车处于安全驾驶状态;当汽车的速度超过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时,则汽车可能会发生危险。对于驾驶员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设定阈值和相对速度设定阈值,用于判定驾驶员是否处于碰撞危险状态,通常,汽车驾驶员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过近,并且有一定的相对速度,视为本车处于碰撞危险状态,默认设置驾驶员所在车辆与前、后车的相对距离阈值为6m,相对速度阈值为0m/s,如果当前时刻驾驶员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小于6m,且相对速度大于0m/s时,视为汽车驾驶员处于碰撞危险状态,可能发生碰撞危险,需要提醒驾驶员脱离危险;S2,利用GPS模块实时获取汽车的速度,并传送到CPU处理器;具体地,通过智能手环内置的GPS模块实时获取汽车的速度,并将获取的汽车的速度实时发送至CPU处理器;S3,CPU处理器实时接收汽车的速度,如果获知当前的汽车速度不大于汽车的设定速度阈值时,返回S2;如果获知当前汽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设定速度阈值时,进行S4;具体地,判断当前时刻汽车的速度是否大于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CPU处理器通过I/O接口实时接收汽车的速度,并与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60km/h对比,如果当前时刻汽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设定阈值60km/h时,进行S4;S4,利用毫米雷达实时获取驾驶员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并通过蓝牙模块发送至CPU处理器;具体地,当毫米雷达检测到驾驶员前、后方存在车辆时,根据两车相对角度和相对车速对目标车辆锁定,实时监测驾驶员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通过蓝牙发送模块将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等数据发送至CPU处理器;S5,CPU处理器实时接收驾驶员前、后方车辆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并根据驾驶员前、后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手环内的GPS模块、CPU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用于实时获取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雷达,所述CPU处理器分别与GPS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连接,所述雷达上设置有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GPS模块和雷达将车辆速度、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信息传送给CPU处理器,CPU处理器将传递的信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后,控制预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提示驾驶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手环内的GPS模块、
CPU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块,以及设置在车辆上用于实时获取与前后方车辆
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雷达,所述CPU处理器分别与GPS模块、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和预警模
块连接,所述雷达上设置有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GPS模块和雷达将车辆速度、与前后方车辆相对车速和相对距离的信息传送给CPU处理
器,CPU处理器将传递的信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后,控制预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提示
驾驶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均采用蓝牙模块实现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康崔宇王畅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