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978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与秤重包装机配置的加料机,它包括机架、储料仓、下料斗和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以其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有大、中、小3个不同直径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且3个不同直径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轴心连线呈倒等腰三角形布置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先进,包装下料速度快、精度高,能够满足大小包装不同规格重量下料的需要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料机,具体涉及一种可与秤重包装机相配置的加料机,属于包装机械技术。
技术介绍
为了谋求生产经济实体与被供应对象双方的公平交易,而对于袋包装物料重量的误差范围,要求做到尽可能的精准,与此同时,为了节省生产经济实体的生产成本,要求所述加料机的加料速度,能够尽可能的加快。而所述的加料精度高和加料速度快的加料机,是业内的理想追求。然而,已有技术的这类加料机,大多是具有一个螺旋式输送器的加料机,也有少量的是双螺旋式输送器的加料机。无疑,这类已有技术的加料机,由于其结构性限制,其加料速度和加料精度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这类已有技术的生产性不足主要有:一是不适用于小包装(例如5kg)加料;二是加料精度在5‰以上;三是加料速度仍然偏慢。为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包装重量大小范围广(例如5kg小包装),加料精度高(例如≤2‰)和生产效率高的加料机,便成为业内创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料精度较高,生产作业效率较高和适用于包装重量大小范围广的加料机,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的主要技术构想,一是有效增加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数量,用以加快加料速度;二是将至少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分成大、中、小三种不同直径,用其分别对应大、中、小包装加料,以满足不同重量包装的需要;三是通过对所述大、中、小三种不同直径螺旋式输送器的阶段性工作控制,以实现加速加料和精准加料。例如在大包装加料时,起始阶段由三种不同直径的螺旋式输送器同时工作加料,以加快加料速度;到所述加料量快要接近额定值时,由中等直径的螺旋式输送器工作加料;待到所述加料量小幅值接近额定值时,由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工作加料,实行微量精准加料。从而由以上三点主要技术构想,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基于以上所述技术构想,本专利技术实现其目的的主旨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料机,它包括机架,与机架两端分别装接的储料仓和下料斗,以及包括传动装置在内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螺旋式输送器的的一端与下料斗内腔连接贯通,而其另一端的螺旋式推进部位伸入储料仓内,且其螺旋式推进部位与储料仓内存物料直接接触,通过启动螺旋式输送器总成所包括的传动装置,物料由储料仓移送至下料斗内,而其:a,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有3个;b,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分别是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c,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轴心连线互呈倒等腰三角形布置,且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位于储料仓和下料斗的下方,而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轴心和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的螺旋式叶片的运动互不干涉。由以上所给出的主旨技术方案,结合所述技术构想可以认知,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其所需要实现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能,它的进一步创新点在于:所述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螺旋式输送器,是无转轴的圆柱状螺旋弹簧输送器,且其一端与其传动装置的动力输送轴套装连接,而其位于储料仓与下料斗之间的螺旋弹簧输送器,设在物料输送管道内,而所述输送管道分别与储料仓内腔和下料斗内腔连接贯通。所述小直径螺旋输送器之所以采用圆柱状螺旋弹簧输送器,其目的不但在于简化其结构,而且可以有效松散存在于储料仓底部的物料,进一步实施微量精准加料和小包装加料。而所述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三者的螺旋式输送器的外径比为2∶1.0~1.5∶0.5~0.75。所述三种外径比,并不局限于此,它可以根据物料包装的实际工作需要而定。而在所述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螺旋式输送器的转轴,与其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段的转轴上,还固设有若干个用来破解物料搭桥的搅拌叶片组件,所述搅拌叶片组件至少有2个,且至少2个搅拌叶片组件的搅拌叶片相对错开布置。而所述储料仓的下半部位呈倒锥体状,且所述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的螺旋式输送器的螺旋状弹簧与储料仓下端的锥体状内腔圆弧型底部接近配置。而在所述储料仓的呈倒锥体状部位的斜置壁的外壁上,设有用来避免物料粘仓的电/气动振动器。而在所述下料斗的呈倒锥体状部位的斜置壁的内壁上,设有用来避免物料粘仓的橡胶板/橡塑板/塑料板。本专利技术由于所述振动器和橡胶板/橡塑板/塑料板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物料的粘仓,以降低管理维护成本和物料的无为耗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秤重包装机的秤重传感器电信连接,而所述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三者传动装置所包括的驱动电机,分别接受自动控制器控制;当给自动控制器输入工艺软件后,自动控制器则可根据所述秤重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实时重量信息,对所述大、中、小直径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分别实施三者全部工作或其中两者工作或其中一者工作的控制。从而令本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加料,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加料的精准度。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全面实施后,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结构合理先进,加料工作效率高,加料精度高,和适应包装重量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小包装加料等特点,是不言而喻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右视图;图5是图2的B-B剖面图。由附图5可见,所述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三者介于储料仓2和下料斗3之间的部位,均是分别布设在圆柱状中空输送管道4-1-3,4-2-3,4-3-3内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照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附图1~5所示。一种加料机,它包括机架1,与机架1两端分别装接的储料仓2和下料斗3,以及包括传动装置在内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的一端与下料斗3内腔连接贯通,而其另一端的螺旋式推进部位伸入储料仓2内,且其螺旋式推进部位与储料仓2内存物料直接接触,通过启动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所包括的传动装置,物料由储料仓2移送至下料斗3内,而其:a,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有3个;b,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分别是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2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3;c,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4-2,4-3的轴心连线互呈倒等腰三角形布置,且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料机,它包括机架(1),与机架(1)两端分别装接的储料仓(2)和下料斗(3),以及包括传动装置在内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的螺旋式输送器的一端与下料斗(3)内腔连接贯通,而其另一端的螺旋式推进部位伸入储料仓(2)内,且其螺旋式推进部位与储料仓(2)内存物料直接接触,通过启动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所包括的传动装置,物料由储料仓(2)移送至下料斗(3)内,其特征在于:a,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有3个;b,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分别是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2)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3);c,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4‑2,4‑3)的轴心连线互呈倒等腰三角形布置,且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3)的螺旋式输送器(4‑3‑1)位于储料仓(2)和下料斗(3)的下方,而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的轴心和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2)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的螺旋式叶片的运动互不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料机,它包括机架(1),与机架(1)两端分别装接的储料仓(2)和下料斗(3),以
及包括传动装置在内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的螺旋式输送器
的一端与下料斗(3)内腔连接贯通,而其另一端的螺旋式推进部位伸入储料仓(2)内,且其
螺旋式推进部位与储料仓(2)内存物料直接接触,通过启动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所包括的
传动装置,物料由储料仓(2)移送至下料斗(3)内,其特征在于:
a,所述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有3个;
b,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分别是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中等直径螺
旋式输送器总成(4-2)和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3);
c,所述3个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4-2,4-3)的轴心连线互呈倒等腰三角形布置,且小
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3)的螺旋式输送器(4-3-1)位于储料仓(2)和下料斗(3)的下方,
而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的轴心和中等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2)的轴心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的螺旋式叶片的运动互不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3)的螺
旋式输送器(4-3-1),是无转轴的圆柱状螺旋弹簧输送器,且其一端与其传动装置(4-3-2)
的动力输送轴(4-3-2-1)套装连接,而其位于储料仓(2)与下料斗(3)之间的螺旋弹簧输送
器(4-3-1),设在物料输送管道(4-3-3)内,而所述输送管道(4-3-3)分别与储料仓(2)内腔
和下料斗(3)内腔连接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径螺旋式输送器总成(4-1)、中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荣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