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997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3:00
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它涉及一种蒸汽轮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超超临界1000MW等级火电汽轮机机组热效率低、布置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轴承箱、超高压缸、第二轴承箱、高压缸、第三轴承箱、中压缸、第四轴承箱、第一低压缸、第五轴承箱、第二低压缸和第六轴承箱依次设置,超高压缸、高压缸为单分流结构,中压缸为双分流结构,超高压缸的蒸汽入口压力为30~32MPa,温度为600℃,高压缸的一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9‑10.5MPa,温度为620℃,中压缸的二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2.5‑3.5MPa,温度为6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高效火力发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轮机,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
技术介绍
新一轮洁净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核心是大力推进提高机组性价比技术的进程,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性价比高的发电装备。超临界火电机组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显著的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效果,且超超临界机组比超临济机组的热效率高出约4%,一年可节约上千吨优质煤,性价比极高。未来的火电建设将主要发展高效率、高参数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它们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1985~1990年,美、苏、日、德、法等国已着手研制开发可实际运行的超超临界机组,而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较晚,经过国外引进和消化吸收,第一台超临界机组于1992年6月投产,第一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于2006年投运,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下,我国发电业及电站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国内现有的超超临界1000MW等级火电汽轮机机组仍然存在热效率低、布置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超超临界1000MW等级火电汽轮机机组热效率低、布置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连通管、超高压调端轴承、超高压电端轴承、高压电端轴承、中压电端轴承、第一低压调端轴承、第一低压电端轴承、第二低压调端轴承、第二低压电端轴承、推力盘、六个定中心梁和六个轴承箱,六个轴承箱包括第一轴承箱、第二轴承箱、第三轴承箱、第四轴承箱、第五轴承箱和第六轴承箱,第一轴承箱、超高压缸、第二轴承箱、高压缸、第三轴承箱、中压缸、第四轴承箱、第一低压缸、第五轴承箱、第二低压缸和第六轴承箱依次设置,超高压缸的超高压转子、高压缸的高压转子、中压缸的中压转子、第一低压缸的第一低压转子和第二低压缸的第二低压转子同轴连接,超高压转子的调端安装在第一轴承箱内的超高压调端轴承上,超高压转子的电端和高压转子的调端共同安装在第二轴承箱内的超高压电端轴承上,高压转子的电端和中压转子的调端共同安装在第三轴承箱内的高压电端轴承上,中压转子的电端安装在第四轴承箱内的中压电端轴承上,第一低压转子的调端和电端分别安装在第四轴承箱内的第一低压调端轴承上和第五轴承箱内的第一低压电端轴承上,第二低压转子的调端和电端分别安装在第五轴承箱内的第二低压调端轴承上和第六轴承箱内的第二低压电端轴承上,推力盘设置在超高压转子上并位于第二轴承箱内,超高压缸与第一轴承箱、超高压缸与第二轴承箱、高压缸与第二轴承箱、高压缸与第三轴承箱、中压缸与第三轴承箱以及中压缸与第四轴承箱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定中心梁连接,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和六个轴承箱均为落地设置,超高压缸、高压缸为单分流结构,中压缸为双分流结构,连通管的两个进汽口分别与中压缸上端的两个排汽口连接,连通管的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超高压缸的蒸汽入口压力为30~32MPa,温度为600℃,高压缸的一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9-10.5MPa,温度为620℃,中压缸的二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2.5-3.5MPa,温度为620℃;本技术还包括两个超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和两个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两个超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分别设置在超高压缸的两侧并通过法兰与超高压缸连接,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分别设置在高压缸的两侧,每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与高压缸之间设有一个连接短管,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与相应的连接短管通过法兰连接,每个连接短管与高压缸通过法兰连接,两个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分别焊接在中压缸的两侧;超高压缸内设有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两个第一进汽通道和多个第一静叶片,两个第一进汽通道分别设置在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的上下两侧并分别与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连通,每个第一进汽通道的另一端与一个超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连通,两个第一进汽通道的进汽方向相反,每个第一进汽通道与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相切,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的出口与超高压缸内的通流流道连通,在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与超高压缸内的通流流道连通处均布设有多个第一静叶片,多个第一静叶片均固接在超高压缸的内缸上,多个第一静叶片呈环形布置,所述环形的中心轴线与超高压缸的中心线重合,每个第一静叶片的长度方向与超高压转子的中心轴线平行;高压缸内设有第二蜗壳式进汽流道、两个第二进汽通道和多个第二静叶片,两个第二进汽通道分别设置在第二蜗壳式进汽流道的上下两侧并分别与第二蜗壳式进汽流道连通,每个第二进汽通道的另一端与一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连通,两个第二进汽通道的进汽方向相反,每个第二进汽通道与第二蜗壳式进汽流道相切,第二蜗壳式进汽流道的出口与高压缸内的通流流道连通,在第二蜗壳式进汽流道与高压缸内的通流流道连通处均布设有多个第二静叶片,多个第二静叶片均固接在高压缸的内缸上,多个第二静叶片呈环形布置,所述环形的中心轴线与高压缸的中心线重合,每个第二静叶片的长度方向与高压转子的中心轴线平行;本技术还包括盘车装置,盘车装置安装在第六轴承箱上;超高压缸的端汽封和静叶汽封均为转子镶片式汽封,超高压缸的汽封片镶嵌在超高压转子上,超高压缸的动叶围带和静叶围带上均设有涂层;高压缸的端汽封和静叶汽封均为转子镶片式汽封,高压缸的汽封片镶嵌在高压转子上,高压缸的动叶围带和静叶围带上均设有涂层;中压缸的端汽封和静叶汽封均为转子镶片式汽封,中压缸的汽封片镶嵌在中压转子上,中压缸的动叶围带和静叶围带上均设有涂层;采用十级回热,第一抽汽口设置在超高压缸的排汽口,第二抽汽口设置在高压缸的8级后,第三抽汽口设置在高压缸的排汽口,第四抽汽口设置在中压缸的5级后,第五抽汽口设置在中压缸的9级后,第六抽汽口设置在中压缸的排汽口,第七抽汽口设置在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1级后,第八抽汽口设置在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2级后,第九抽汽口设置在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3级后,第十抽汽口设置在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的4级后;本技术的末级叶片高度为122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超超临界进汽参数,主蒸汽压力为30~32Mpa,主蒸汽温度为600℃,两次再热蒸汽温度均为620℃,同时采用十级回热,汽轮机热耗不高于7100KJ/(KW·h),机组热效率高,与现有的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汽轮机相比,热效率提高约百分之二,节能环保,可大幅度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2、本技术的超高压转子、高压转子和中压转子的轴承支撑形式采用N+1结构模式,即超高压转子的电端和高压转子的调端共用一个轴承,高压转子的电端和中压转子的调端共用一个轴承,如此可有效的减少机组长度,同时,超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和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与相应的气缸直接连接,无需增设导气管道,厂房占地空间小,节约电厂厂房建设成本;3、本技术的超高压缸和高压缸均设有蜗壳式进汽流道,同时采用切向全周进汽形式,可有效提高气动性能,保证机组热效率;4、本技术的汽封采用转子镶片式汽封和涂层,即端汽封和静叶汽封均采用转子镶片式汽封,动叶围带和静叶围带均带有涂层,如此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超高压缸(1)、高压缸(2)、中压缸(3)、第一低压缸(4)、第二低压缸(5)、连通管(18)、超高压调端轴承(19)、超高压电端轴承(20)、高压电端轴承(21)、中压电端轴承(22)、第一低压调端轴承(23)、第一低压电端轴承(24)、第二低压调端轴承(25)、第二低压电端轴承(26)、推力盘、六个定中心梁(31)和六个轴承箱,六个轴承箱包括第一轴承箱(6)、第二轴承箱(7)、第三轴承箱(8)、第四轴承箱(9)、第五轴承箱(10)和第六轴承箱(11),第一轴承箱(6)、超高压缸(1)、第二轴承箱(7)、高压缸(2)、第三轴承箱(8)、中压缸(3)、第四轴承箱(9)、第一低压缸(4)、第五轴承箱(10)、第二低压缸(5)和第六轴承箱(11)依次设置,超高压缸(1)的超高压转子(35)、高压缸(2)的高压转子、中压缸(3)的中压转子、第一低压缸(4)的第一低压转子和第二低压缸(5)的第二低压转子同轴连接,超高压转子(35)的调端安装在第一轴承箱(6)内的超高压调端轴承(19)上,超高压转子(35)的电端和高压转子的调端共同安装在第二轴承箱(7)内的超高压电端轴承(20)上,高压转子的电端和中压转子的调端共同安装在第三轴承箱(8)内的高压电端轴承(21)上,中压转子的电端安装在第四轴承箱(9)内的中压电端轴承(22)上,第一低压转子的调端和电端分别安装在第四轴承箱(9)内的第一低压调端轴承(23)上和第五轴承箱(10)内的第一低压电端轴承(24)上,第二低压转子的调端和电端分别安装在第五轴承箱(10)内的第二低压调端轴承(25)上和第六轴承箱(11)内的第二低压电端轴承(26)上,推力盘设置在超高压转子(35)上并位于第二轴承箱(7)内,超高压缸(1)与第一轴承箱(6)、超高压缸(1)与第二轴承箱(7)、高压缸(2)与第二轴承箱(7)、高压缸(2)与第三轴承箱(8)、中压缸(3)与第三轴承箱(8)以及中压缸(3)与第四轴承箱(9)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定中心梁(31)连接,第一低压缸(4)、第二低压缸(5)和六个轴承箱均为落地设置,超高压缸(1)、高压缸(2)为单分流结构,中压缸(3)为双分流结构,连通管(18)的两个进汽口分别与中压缸(3)上端的两个排汽口连接,连通管(18)的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低压缸(4)和第二低压缸(5)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超高压缸(1)的蒸汽入口压力为30~32MPa,温度为600℃,高压缸(2)的一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9‑10.5MPa,温度为620℃,中压缸(3)的二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2.5‑3.5MPa,温度为6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超高压缸(1)、高压缸(2)、中压缸(3)、第一低压缸(4)、第二低压缸(5)、连通管(18)、超高压调端轴承(19)、超高压电端轴承(20)、高压电端轴承(21)、中压电端轴承(22)、第一低压调端轴承(23)、第一低压电端轴承(24)、第二低压调端轴承(25)、第二低压电端轴承(26)、推力盘、六个定中心梁(31)和六个轴承箱,六个轴承箱包括第一轴承箱(6)、第二轴承箱(7)、第三轴承箱(8)、第四轴承箱(9)、第五轴承箱(10)和第六轴承箱(11),第一轴承箱(6)、超高压缸(1)、第二轴承箱(7)、高压缸(2)、第三轴承箱(8)、中压缸(3)、第四轴承箱(9)、第一低压缸(4)、第五轴承箱(10)、第二低压缸(5)和第六轴承箱(11)依次设置,超高压缸(1)的超高压转子(35)、高压缸(2)的高压转子、中压缸(3)的中压转子、第一低压缸(4)的第一低压转子和第二低压缸(5)的第二低压转子同轴连接,超高压转子(35)的调端安装在第一轴承箱(6)内的超高压调端轴承(19)上,超高压转子(35)的电端和高压转子的调端共同安装在第二轴承箱(7)内的超高压电端轴承(20)上,高压转子的电端和中压转子的调端共同安装在第三轴承箱(8)内的高压电端轴承(21)上,中压转子的电端安装在第四轴承箱(9)内的中压电端轴承(22)上,第一低压转子的调端和电端分别安装在第四轴承箱(9)内的第一低压调端轴承(23)上和第五轴承箱(10)内的第一低压电端轴承(24)上,第二低压转子的调端和电端分别安装在第五轴承箱(10)内的第二低压调端轴承(25)上和第六轴承箱(11)内的第二低压电端轴承(26)上,推力盘设置在超高压转子(35)上并位于第二轴承箱(7)内,超高压缸(1)与第一轴承箱(6)、超高压缸(1)与第二轴承箱(7)、高压缸(2)与第二轴承箱(7)、高压缸(2)与第三轴承箱(8)、中压缸(3)与第三轴承箱(8)以及中压缸(3)与第四轴承箱(9)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定中心梁(31)连接,第一低压缸(4)、第二低压缸(5)和六个轴承箱均为落地设置,超高压缸(1)、高压缸(2)为单分流结构,中压缸(3)为双分流结构,连通管(18)的两个进汽口分别与中压缸(3)上端的两个排汽口连接,连通管(18)的两个出汽口分别与第一低压缸(4)和第二低压缸(5)的进汽口连接,所述超高压缸(1)的蒸汽入口压力为30~32MPa,温度为600℃,高压缸(2)的一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9-10.5MPa,温度为620℃,中压缸(3)的二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2.5-3.5MPa,温度为6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还包括两个超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2)、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3)和两个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4),两个超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2)分别设置在超高压缸(1)的两侧并通过法兰与超高压缸(1)连接,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3)分别设置在高压缸(2)的两侧,每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3)与高压缸(2)之间设有一个连接短管(16),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3)与相应的连接短管(16)通过法兰连接,每个连接短管(16)与高压缸(2)通过法兰连接,两个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4)分别焊接在中压缸(3)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超超临界1000MW二次再热反动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缸(1)内设有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27)、两个第一进汽通道(28)和多个第一静叶片(29),两个第一进汽通道(28)分别设置在第一蜗壳式进汽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鹏孙明哲耿金环洪族奇刘青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