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槽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939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槽结构及汽车,其中该导线槽结构包括:槽体、槽盖、第一插杆、以及第二插杆,其中,槽盖与槽体可拆卸连接,且槽盖与槽体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线缆通过的空间,第一插杆的一端与设置在槽体上的第一卡槽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连接,第二插杆的一端与设置在槽体上的第二卡槽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连接,且第一插杆的一端可沿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调整导线槽结构的安装位置,在将导线槽结构牢靠的安装在汽车覆盖件上的同时,将线缆完全约束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导线槽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导线槽结构是汽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线缆固定结构,主要应用在仪表台管梁、机舱内部等汽车覆盖件处,起到约束和固定线缆并保护线缆不受摩擦、干涉的作用,而且外表美观、整洁。目前的线缆固定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1)装配后无法定位牢靠、易脱落,在受力的情况下易出现线缆偏离预先设计好的位置;(2)现有的固定方式大多不能调整位置,造成装配困难;(3)无法把线缆约束完全,如果有散落的线缆则可能会造成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了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线槽结构及汽车,能调整导线槽结构的安装位置,在将导线槽结构牢靠的安装在汽车覆盖件上的同时,将线缆完全约束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槽结构,包括:槽体、槽盖、第一插杆、以及第二插杆,其中,槽盖与槽体可拆卸连接,且槽盖与槽体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线缆通过的空间,第一插杆的一端与设置在槽体上的第一卡槽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连接,第二插杆的一端与设置在槽体上的第二卡槽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连接,且第一插杆的一端可沿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槽盖的第一侧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边,槽盖的第二侧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扣边,第一扣边上设有第一扣孔,第二扣边上设有第二扣孔,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槽盖的两相对侧边,槽盖通过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其中,槽体的第一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倒扣,槽体的第二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倒扣,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为槽体的两相对侧壁,槽盖通过第一扣孔与第一倒扣的配合,以及第二扣孔与第二倒扣的配合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其中,导线槽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肋、第二加强肋、第三加强肋以及第四加强肋,第一加强肋设置在槽体的底面与第一侧壁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二加强肋设置在槽体的底面与第一侧壁的第二端的连接处;第三加强肋设置在槽体的底面与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四加强肋设置在槽体的底面与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连接处,第一侧壁与的二侧壁均与底面连接,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底面的两侧。其中,第一加强肋、第二加强肋、第三加强肋和第四加强肋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一加强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侧壁和底面连接,第二加强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侧壁和底面连接,第三加强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二侧壁和底面连接,第四加强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二侧壁和底面连接。其中,槽盖的第一侧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槽盖和槽体配合到位的第一定位卡,第二侧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槽盖和槽体配合到位的第二定位卡。其中,第一扣边和第二扣边的数量均为3个,第二扣边与第一扣边对称设置,第一定位卡和第二定位卡的数量均为2个,第二定位卡与第一定位卡对称设置,且第一扣边与第一定位卡间隔排列,第二扣边与第二定位卡间隔排列。其中,第一插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倒卡齿结构,第一插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倒卡齿结构与汽车覆盖件连接。其中,第二插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倒卡齿结构,第二插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倒卡齿结构与汽车覆盖件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导线槽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杆的一端可沿槽体上的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导线槽结构的安装位置可以调整,这样不仅能将导线槽结构牢靠的安装在汽车覆盖件上,还能将线缆完全约束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线槽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插杆装配在槽体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槽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槽体、第一插杆以及第二插杆的装配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线槽结构与仪表管梁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槽体;101、第一卡槽;102、第二卡槽;103、第一倒扣;2、槽盖;201、第一扣边;202、第二扣边;203、第一扣孔;204、第二扣孔;205、第一定位卡;206、第二定位卡;3、第一插杆;301、第一倒卡齿结构;4、第二插杆;5、第一加强肋;6、第三加强肋;7、线缆;8、导线槽结构;9、仪表管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线槽结构,该导线槽结构8包括:槽体1、槽盖2、第一插杆3、以及第二插杆4。其中,槽盖2与槽体1可拆卸连接,且槽盖2与槽体1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线缆7通过的空间,第一插杆3的一端与设置在槽体1上的第一卡槽101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例如仪表管梁9等)连接,第二插杆4的一端与设置在槽体1上的第二卡槽102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例如仪表管梁9等)连接,且第一插杆3的一端可沿第一卡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线缆7可以是线束。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线缆7的具体形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一插杆3牢靠的与汽车覆盖件连接,上述第一插杆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倒卡齿结构301,以使第一插杆3的另一端可通过第一倒卡齿结构301与汽车覆盖件连接。类似地,为了将第二插杆4牢靠的与汽车覆盖件连接,第二插杆4的另一端也设有第二倒卡齿结构,以使第二插杆4的另一端可通过第二倒卡齿结构与汽车覆盖件连接。这种连接固定方式使导线槽结构8能有更准确的定位,防止导线槽结构8相对于汽车覆盖件位置的变化,同时,该第一插杆3和第二插杆4还能承受部分导线槽结构8内线缆7的重量,从而进一步增加导线槽结构8的固定可靠性。此外,由于第一插杆3的一端能在第一卡槽101内沿第一卡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在安装导线槽结构8的过程中,能调整导线槽结构8与汽车覆盖件的安装位置,有效补偿汽车覆盖件上导线槽结构8定位孔的制造误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上述槽体1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强度,上述导线槽结构8还包括第一加强肋5、第二加强肋、第三加强肋6以及第四加强肋。其中,第一加强肋5设置在槽体1的底面与第一侧壁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二加强肋设置在槽体1的底面与第一侧壁的第二端的连接处,第三加强肋6设置在槽体1的底面与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的连接处,第四加强肋设置在槽体1的底面与第二侧壁的第二端的连接处。其中,第一侧壁与的二侧壁均与底面连接,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位于底面的两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加强肋5、第二加强肋、第三加强肋6和第四加强肋均可以为直角三角形结构,这样第一加强肋5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侧壁和底面连接,且第一加强肋5的斜边与第一侧壁和底面的夹角均为45度;第二加强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一侧壁和底面连接,且第二加强肋的斜边与第一侧壁和底面的夹角均为45度;第三加强肋6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二侧壁和底面连接,且第三加强肋6的斜边与第二侧壁和底面的夹角均为45度;第四加强肋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第二侧壁和底面连接,且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槽盖(2)、第一插杆(3)、以及第二插杆(4),其中,所述槽盖(2)与所述槽体(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槽盖(2)与所述槽体(1)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线缆(7)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一插杆(3)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槽体(1)上的第一卡槽(101)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连接,所述第二插杆(4)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槽体(1)上的第二卡槽(102)卡接,另一端与所述汽车覆盖件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杆(3)的一端可沿所述第一卡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槽盖(2)、第一插杆(3)、以及第二插杆(4),其中,所述槽盖(2)与所述槽体(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槽盖(2)与所述槽体(1)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线缆(7)通过的空间,所述第一插杆(3)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槽体(1)上的第一卡槽(101)卡接,另一端与汽车覆盖件连接,所述第二插杆(4)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槽体(1)上的第二卡槽(102)卡接,另一端与所述汽车覆盖件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杆(3)的一端可沿所述第一卡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2)的第一侧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扣边(201),所述槽盖(2)的第二侧边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扣边(202),所述第一扣边(201)上设有第一扣孔(203),所述第二扣边(202)上设有第二扣孔(204),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为所述槽盖(2)的两相对侧边,所述槽盖(2)通过所述第一扣孔(203)和所述第二扣孔(204)与所述槽体(1)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的第一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倒扣(103),所述槽体(1)的第二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倒扣,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槽体(1)的两相对侧壁,所述槽盖(2)通过所述第一扣孔(203)与所述第一倒扣(103)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二扣孔(204)与所述第二倒扣的配合与所述槽体(1)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结构(8)还包括第一加强肋(5)、第二加强肋、第三加强肋(6)以及第四加强肋,所述第一加强肋(5)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加强肋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端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加强肋(6)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所述第四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龙辛育民田斌邹振宽赵石光吴放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