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9075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组合以及第二光源组合。导光板具有中心线。第一光源组合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一角落,第一光源组合包括第一红光光源、第一绿光光源以及第一蓝光光源。第二光源组合设置于导光板的第二角落,第二光源组合包括第二红光光源、第二绿光光源以及第二蓝光光源。第一红光光源、第一绿光光源、第一蓝光光源分别依序与第二红光光源、第二绿光光源、第二蓝光光源相对中心线线对称设置。藉此,两个光源组合的红光光源、绿光光源与蓝光光源分别发出的红光、绿光与蓝光就可以通过导光板的导引而均匀混合。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light guide plate, a first light source combination and a second light source combination. Light guide plate. The first light source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corner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first light source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red light source, a first green light source and a first blue light source.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combination is arranged at the second corners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cond light sources comprises a red light source, a green light source and a blue light source of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of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The first red light, green light, blue light first first are the second and second green light, red light, blue light source second relatively symmetrical center line set. Thus, the red light, green light and blue light emitted by the two light sources combined with the red light source, the green light source and the blue light source can be uniformly mixed by the light guid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少光源数量且改善显示画质的背光模块及装设有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污染且能与半导体制程技术兼容等优点,液晶显示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中,例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等。液晶显示装置是透过背光模块提供光线至显示面板上,以显示画面。背光模块通常具有光源、导光板、反射片以及光学膜片组合。光源用以提供光线,导光板用以将光线导向显示面板,反射片用以将光线反射,以增加导光板的出光侧的光利用率,而光学膜片组合则用以改善光线的光学特性。一般而言,现有技术是将多个光源沿导光板的侧边间隔排列,其所需的光源数量较多,使得背光模块的制造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第一光源组合以及第二光源组合。所述导光板具有中心线。所述第一光源组合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角落,所述第一光源组合包括第一红光光源、第一绿光光源以及第一蓝光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组合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角落,所述第二光源组合包括第二红光光源、第二绿光光源以及第二蓝光光源。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述第一绿光光源、所述第一蓝光光源分别依序与所述第二红光光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所述第二蓝光光源相对所述中心线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述第一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一蓝光光源整合于第一基板上,且所述第二红光光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二蓝光光源整合于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一角落具有第一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二角落具有第二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弧状出光面,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弧状出光面,所述第一弧状出光面邻近所述第一弧状入光面,且所述第二弧状出光面邻近所述第二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一角落具有第一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二角落具有第二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平直状出光面,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平直状出光面,所述第一平直状出光面邻近所述第一平直状入光面,且所述第二平直状出光面邻近所述第二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一角落具有第一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二角落具有第二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述第一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一蓝光光源沿所述第一弧状入光面呈弧状排列,且所述第二红光光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二蓝光光源沿所述第二弧状入光面呈弧状排列。所述第一角落具有第一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二角落具有第二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述第一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一蓝光光源沿所述第一平直状入光面呈直线排列,且所述第二红光光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二蓝光光源沿所述第二平直状入光面呈直线排列。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块上。所述显示面板中是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具有蓝相液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是场色序法液晶显示面板。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在导光板的两个角落设置两个光源组合,使得每一个光源组合发出的光线可从导光板的角落入光,从而通过导光板的导引而均匀扩散分布。藉此,本专利技术就可以有效减少光源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两个光源组合的红光光源、绿光光源与蓝光光源分别依序相对导光板的中心线线对称设置。藉此,两个光源组合的红光光源、绿光光源与蓝光光源分别发出的红光、绿光与蓝光就可以通过导光板的导引而均匀混合。当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搭配无彩色滤光片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场色序法来显示画面时,就可以有效改善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装设有图1中的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显示装置10、20、30、40背光模块12显示面板100导光板102第一光源组合104第二光源组合106反射片108光学膜片组合120上基板122下基板124蓝相液晶126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128触控感应电路1000第一弧状入光面1002第二弧状入光面1004第一平直状入光面1006第二平直状入光面1020第一红光光源1022第一绿光光源1024第一蓝光光源1026第一基板1028第一弧状出光面1030第一平直状出光面1040第二红光光源1042第二绿光光源1044第二蓝光光源1046第二基板1048第二弧状出光面1050第二平直状出光面L中心线C1第一角落C2第二角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以及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装设有图1中的背光模块10的显示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模块10以及显示面板12,其中显示面板12设置于背光模块10上。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且显示面板12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当显示面板12是液晶显示面板时,液晶显示面板中可具有位于上基板120与下基板122之间的蓝相液晶124以及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126。当液晶显示面板中具有蓝相液晶124时,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是场色序法液晶显示面板。场色序法(FieldSequentialColor,FSC)是一种不需使用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的显示技术,少了彩色滤光片,可以增加显示面板12的穿透率,但一定要搭配快速反应的蓝相液晶124,才不会因为液晶的反应过慢,降低了背光模块10可以点亮的时间和增加驱动方式的复杂度。此外,显示面板12还可于上基板120上形成触控感应电路128,以实现触控功能。如图1与图2所示,背光模块10包括导光板100、第一光源组合102、第二光源组合104、反射片106以及光学膜片组合108。于实际应用中,导光板100上可形成有扩散点(dotpattern)或其它干涉结构,使得第一光源组合102与第二光源组合104发出之光线进入导光板100后,可被均匀扩散而朝向显示面板12的方向发出。反射片106可将部分杂散光加以反射,以增加整体的出光效率。此外,设置在导光板100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合108是用以改善光线的光学特性,其中光学膜片组合108所包括的光学膜片可以是棱镜片、扩散片等,视实际应用而定。如图1所示,导光板100具有中心线L,第一光源组合102设置于导光板100的第一角落C1,且第二光源组合104设置于导光板100的第二角落C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组合102包括第一红光光源1020、第一绿光光源1022以及第一蓝光光源1024,且第二光源组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具有中心线;第一光源组合,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角落,所述第一光源组合包括第一红光光源、第一绿光光源以及第一蓝光光源;以及第二光源组合,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角落,所述第二光源组合包括第二红光光源、第二绿光光源以及第二蓝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述第一绿光光源、所述第一蓝光光源分别依序与所述第二红光光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所述第二蓝光光源相对所述中心线线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
导光板,具有中心线;
第一光源组合,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角落,所述第一光源组合包括
第一红光光源、第一绿光光源以及第一蓝光光源;以及
第二光源组合,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角落,所述第二光源组合包括
第二红光光源、第二绿光光源以及第二蓝光光源;
其中,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述第一绿光光源、所述第一蓝光光源分别
依序与所述第二红光光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所述第二蓝光光源相对所述
中心线线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光光源、所
述第一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一蓝光光源整合于第一基板上,且所述第二红光光
源、所述第二绿光光源与所述第二蓝光光源整合于第二基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落具有第一
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二角落具有第二弧状入光面,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弧
状出光面,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弧状出光面,所述第一弧状出光面邻近所
述第一弧状入光面,且所述第二弧状出光面邻近所述第二弧状入光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落具有第一
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二角落具有第二平直状入光面,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
一平直状出光面,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平直状出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彬林进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