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的解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80404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的解析方法,属于无机盐的分离与提纯领域。吸附剂前驱体在吸附解析循环开始前,定量加入抑制剂。循环开始,吸附锂离子后的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第一次与前一轮的第二次解析液进行解析,过滤后的滤液通过调节pH值后直接浓缩生产碳酸锂,过滤后的固体吸附剂(含未解析完全的吸附剂前驱体)再次加入新配制的硫酸与吸附剂进行第二次解析,过滤后所得的滤液备用于下一轮的第一次解析。可用于高镁锂比的盐湖卤水分离提取锂,不仅有效防止了吸附剂的损失,还通过解析手段提高了解析液中的锂离子浓度,为生产碳酸锂节约了浓缩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无机盐的分离与提纯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的解析方法
技术介绍
:锂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锂的需求逐年增加,目前,从矿石提锂出现了锂矿石资源品位低,供给不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的青海、西藏、新疆的盐湖卤水中蕴藏丰富的锂资源,占总储量的87%,但由于盐湖卤水存在镁锂比高,开采成本高难以规模化开发利用,因而探索一条经济高效的盐湖卤水提锂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指导意义。目前,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吸附法,青海盐湖集团引进俄罗斯技术采用铝系吸附剂来提取锂,通过近4年的运行主要存在着吸附剂吸附容量低(1-3mg/g),解析液中锂离子浓度低(30-80mg/L),洗涤、浓缩成本高,很难有好的经济效益。二是青海锂业和青海中信国安公司采用膜分离或纳滤方法分离镁锂,运行以来存在膜使用寿命短,锂离子浓度低(50-100mg/L)等弊端无法长期使用,效益欠佳。从我国盐湖卤水的特点来分析,吸附法是最佳方案,其中锰系离子筛型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15-40mg/g)备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的解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里加入抑制剂,控制吸附剂损失,延长吸附剂使用寿命,采用酸溶液进行两次解析,通过控制解析液的量来提高锂离子浓度,减少浓缩成本;具体步骤如下:(1)吸附剂前驱体与抑制剂的混合:将吸附剂前驱体与副反应抑制剂按照质量比进行充分混合均匀;(2)吸附剂前驱体的第一次解析:原料卤水通过管道进入放有吸附剂和抑制剂的吸附解析池中,待吸附剂吸附锂完成得吸附剂前驱体,过滤、洗涤吸附剂前驱体,第一次解析通过贮备液池加入前一轮的第二次解析液,室温搅拌情况下解析10~15min,过滤,所得滤液进入中和浓缩沉锂池,未解析完全的吸附剂前驱体用于第二次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锰酸锂系列吸附剂前驱体里加入抑制剂,控制吸附剂损失,延长吸附剂使用寿命,采用酸溶液进行两次解析,通过控制解析液的量来提高锂离子浓度,减少浓缩成本;具体步骤如下:(1)吸附剂前驱体与抑制剂的混合:将吸附剂前驱体与副反应抑制剂按照质量比进行充分混合均匀;(2)吸附剂前驱体的第一次解析:原料卤水通过管道进入放有吸附剂和抑制剂的吸附解析池中,待吸附剂吸附锂完成得吸附剂前驱体,过滤、洗涤吸附剂前驱体,第一次解析通过贮备液池加入前一轮的第二次解析液,室温搅拌情况下解析10~15min,过滤,所得滤液进入中和浓缩沉锂池,未解析完全的吸附剂前驱体用于第二次解析;(3)吸附剂前驱体的第二次解析:根据最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敬文贾永忠裴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