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280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微反应器芯片包括外管,内管,外管进样头和内管进样头;所述的外管贯穿于整个微反应器中,尺寸一致;所述的内管深入外管内部,一端为样品进样口,另一端为内管进样头;所述的内管进样头出口在轴线中心处;所述的外管进样头嵌合在外管一头的管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备各项均一性,制备出的纳米粒子粒径一致,分散性好。

Micro nano material microreactor chi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nano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 nano material microreactor chi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monodisperse nano materials. The microreactor chip comprises an outer tube, an inner tube,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sampling head sampling head; throughout the micro reactor, the outer tube of the same size; the inner tube inside the outer tube, one end is the sample inlet, the other end of the inner tube sample head; the inner tube inlet outlet in the head at the center axis; the outer tube injection head on the outer tube wall of a chimeric head on. The micro nano material microreactor chip design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uniform performance, good particle size and good dispers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具体是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微反应器,制备了单分散且尺寸均一的纳米颗粒。技术背景纳米材料,广义上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根据2011年10月1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的定义,纳米材料是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50%以上。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已日趋成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物态一般可归纳为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例如,气相法是将高温的蒸汽在冷阱中冷凝或在衬底上沉积和生长低维纳米材料的方法。气相法主要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其他热源获得气源,如电阻加热法,高频感应电流加热法,混合等离子加热法,通电加热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是在一个加热的衬底上,通过一种或几种气态元素或化合物产生的化学元素反应形成纳米材料的过程,具有均匀性好,可对整个基体进行沉积等优点,其缺点是衬底温度高。微流体技术因其微米数量级的通道结构、优良的液滴和流型操控性能、较快的传热传质速度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金属粒子、氧化硅、纳米沸石、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微纳米材料的高效合成,呈现出制备时间显著缩短、产品尺寸均一度大幅提高等优点。同时,还能通过耦合多步合成过程制得微纳复合颗粒,如CdS/ZnS核壳量子点、Co/Au核壳纳米粒子和核壳结构MOF微粒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构建了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进行了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的各种条件优化,为实现纳米材料的合成探索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通过构建的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合成形貌一致,尺寸均一的纳米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芯片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包括外管(1)、内管(2)、外管进样头(3)和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共中心轴套接;所述的外管(1)贯穿于整个微反应器中,尺寸一致;所述的内管(2)深入外管(1)内部,一端为样品进样口(5),另一端为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内管进样头(4)出口在轴线中心处;所述的外管进样头(3)嵌合在外管一头的管壁上。2.内管和外管的构造外管(1)和内管(2)均为圆形毛细管;内管(2)的尖端出样口为内管进样头(4),口径在10μm至500μm之间;外管进样头(3)的口径为100μm至1.5mm之间;内管(2)的内径和外管(1)的内径之比在1:2至1:30之间。3.内管(2)加载含无机材料的水相,外管(1)和内管(2)之间通过外管进样头(3)加载有机相,所述的有机相与水互不相溶。4.外管(1)加载的有机相选自下列之一:苯,甲苯,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氯化碳。5.内管和外管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流速比为1:10至1:1之间。6.内管和外管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温度比为1:2至2:1之间。7.内管和外管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pH比为2:3至3:2之间。本专利技术有益成果(1)构建了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2)通过构建的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合成形貌一致,尺寸均一的纳米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包括外管(1)、内管(2)、外管进样头(3)和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共中心轴套接;所述的外管(1)贯穿于整个微反应器中,尺寸一致;所述的内管(2)深入外管(1)内部,一端为样品进样口(5),另一端为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内管进样头(4)出口在轴线中心处;所述的外管进样头(3)嵌合在外管一头的管壁上。实施例2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外管(1)和内管(2)均为圆形毛细管;内管(2)的尖端出样口为内管进样头(4),口径为10μm;外管进样头(3)的口径为100μm;内管(2)的内径和外管(1)的内径之比为1:2。实施例3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外管(1)和内管(2)均为圆形毛细管;内管(2)的尖端出样口为内管进样头(4),口径为200μm之间;外管进样头(3)的口径为500μm;内管(2)的内径和外管(1)的内径之比为1:10。实施例4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外管(1)和内管(2)均为圆形毛细管;内管(2)的尖端出样口为内管进样头(4),口径为500μm;外管进样头(3)的口径为1.5mm;内管(2)的内径和外管(1)的内径之比为1:30。实施例5内管(2)加载含无机材料的水相,外管(1)和内管(2)之间通过外管进样头(3)加载有机相,所述的有机相与水互不相溶。实施例6外管(1)加载的有机相为苯。实施例7外管(1)加载的有机相为二氯甲烷。实施例8外管(1)加载的有机相为四氯化碳。实施例9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流速比为1:10。实施例10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流速比为1:5。实施例11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流速比为1:1。实施例12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温度比为1:2。实施例13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温度比为1:1。实施例14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温度比为2:1。实施例15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pH比为2:3。实施例16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pH比为1:1。实施例17内管(2)和外管(1)加载的水相与有机相的pH比为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外管进样头(3)和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共中心轴套接;所述的外管(1)贯穿于整个微反应器中,尺寸一致;所述的内管(2)深入外管(1)内部,一端为样品进样口(5),另一端为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内管进样头(4)出口在轴线中心处;所述的外管进样头(3)嵌合在外管一头的管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外管进样头(3)和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共中心轴套接;所述的外管(1)贯穿于整个微反应器中,尺寸一致;所述的内管(2)深入外管(1)内部,一端为样品进样口(5),另一端为内管进样头(4);所述的内管进样头(4)出口在轴线中心处;所述的外管进样头(3)嵌合在外管一头的管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芯片及其在单分散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均为圆形毛细管;内管(2)的尖端出样口为内管进样头(4),口径在10μm至500μm之间;外管进样头(3)的口径为100μm至1.5mm之间;内管(2)的内径和外管(1)的内径之比在1:2至1:3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一种微纳材料微反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琴马洪敏任祥吴丹闫涛张勇王耀光孙旭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