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6667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方法,将打磨抛光干燥后的C/C复合材料置于沉积炉中,低压2kPa下通电升温至预定温度后,向装有甲基三氯硅烷的鼓泡瓶中通入载气氢气,将反应气源带入炉堂内进行反应。沉积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大量高纯SiC纳米线和纳米带;本发明专利技术SiC纳米线和纳米带合成工艺简单,不需要预先合成工艺;沉积温度较低,降低了能耗和制备成本;制备的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纯度较高;可通过工艺参数的调节实现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可控生长,易于实现工业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iC纳米线和纳米带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合成温度高、能耗大、成本高、产物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无催化剂的C/C复合材料基体上合成SiC纳米线和纳米带,该方法可简单、高效、低能耗地制备大量的高纯SiC纳米线和纳米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工艺复杂、能耗高、纯度低、不易控制等问题。
技术介绍
自1991年日本学者(L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越来越多的一维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等)被发现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因此它们的制备技术备受关注。其中一维SiC纳米材料除了具有SiC块状材料优异性能(如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热传导性、高硬度和高模量、宽能带、良好的抗氧化及耐腐蚀能力)之外,还拥有更出色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在场发射、纳米电子器件以及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制备一维SiC纳米材料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碳热还原法、化学气相反应法、模板生长法、有机前驱体热解法、微波水热法和电弧放电、激光烧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C/C复合材料打磨抛光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再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取出备用;步骤二、用一束碳纤维将处理过的C/C复合材料捆绑后,悬挂于立式气相沉积炉中;步骤三、将立式气相沉积炉抽真空至2kPa,保持真空30分钟,确定炉体不漏气后再打开真空泵持续抽真空,保持炉内压力为2kPa;步骤四、通电升温,升温过程中通入氩气保护,当炉温升到预定的沉积温度后,在装有甲基三氯硅烷的鼓泡瓶中通入载气氢气,再将甲基三氯硅烷带入炉内,同时通入稀释氩气、稀释氢气;并调节稀释氩气、稀释氢气和载气氢气的流量值,在预定的沉积温度下沉积6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C/C复合材料打磨抛光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再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取出备用;
步骤二、用一束碳纤维将处理过的C/C复合材料捆绑后,悬挂于立式气相沉积炉中;
步骤三、将立式气相沉积炉抽真空至2kPa,保持真空30分钟,确定炉体不漏气后再打开真空泵持续抽真空,保持炉内压力为2kPa;
步骤四、通电升温,升温过程中通入氩气保护,当炉温升到预定的沉积温度后,在装有甲基三氯硅烷的鼓泡瓶中通入载气氢气,再将甲基三氯硅烷带入炉内,同时通入稀释氩气、稀释氢气;并调节稀释氩气、稀释氢气和载气氢气的流量值,在预定的沉积温度下沉积60分钟~180分钟后,关闭稀释氢气、载气氢气和甲基三氯硅烷;同时断电降温,使炉内自然冷却至室温,降温过程中依然保持炉内压力2kPa,且在降温过程中持续通入氩气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C复合材料是密度为1.68~1.75g/cm3,尺寸为20×10×5mm3的C/C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C复合材料表面SiC纳米线和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新发王章忠巴志新章晓波张保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