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4889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该螺纹钢筋包含如下组分(wt%):基本成分:C 0.06~0.10%,Si 0.60~0.80%,Mn 0.60~1.00%,P≤0.01%,S≤0.01%,Cr 3.20~3.50%,Al 0.70~0.90%,Mo 0.35~0.45%,Ni0.70~0.90%;可选成分:V 0.01~0.06%,Nb 0.01~0.03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钢筋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较好,相对普通螺纹钢筋可提高3倍以上,同时具备高的伸长率和强屈比,强屈比达到1.50以上,抗震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钢铁冶金和轧钢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桥梁、机械、压力容器等各类工程结构朝大型化、多功能、高参数等方向的发展,高强度高等级大厚度钢板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同时对厚板的质量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低温韧性、抗层状撕裂性能、成型和焊接性能等。而制约厚板生产和性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厚度的增加,韧性变差,尤其是60mm以上钢板心部韧性明显降低,无法满足高质量工程结构的技术要求。为此,宽厚板生产厂家一般通过提高板坯厚度,从而提高厚板的轧制压缩比(如≥4)来保证其心部性能,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成本。目前,有许多提高厚板低温韧性的专利,如专利CN105256117A、CN105063485A等均采用常规的TMCP工艺(一次加热和控轧控冷)来获得优异的低温韧性,如专利CN105420468A、CN105177445A、CN105112815A、CN105102656A等采用了常规TMCP工艺和后续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良好的低温韧性。综合来看,厚板的现有生产技术主要采用一次加热和控轧控冷的工艺路线。但是这种工艺路线很难保证厚板厚度方向的性能稳定,如60mm以上钢板心部与其他厚度位置处相比,组织晶粒尺寸更为粗大且韧性更差。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广泛运用,由钢筋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的案例屡见不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在严酷的海洋环境下,钢筋的腐蚀更是一大技术难题,目前较好的耐海水腐蚀钢筋为不锈钢钢筋,但其成本高,大部分工程难以承受高昂的造价,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提高普通钢筋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耐海水腐蚀性能可进一步增加建筑工程寿命,同时仅少量增加成本,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工程寿命的手段。近来国内外对耐海水腐蚀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达到耐蚀性能和应用推广相结合,无法达到既能保证钢筋的强塑性、抗震性能,又能具备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如中国专利CN102605255A公开了一种400MPa的钢筋,其组分及含量为:C0.1%-0.25%,Si0.5%-0.90%,Mn0.7%-1.5%,P0.04%-0.09%,S≤0.015%,Cu0.3%-0.6%,Ni0.1%-0.4%,Cr≤0.1%,V0.03%-0.08%,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添加了较高的Cu元素,虽然有利于提高耐蚀性能,但其易导致热裂问题,且其耐蚀性能也未提高到理想程度,美国专利1141403公开的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腐蚀性能的低碳钢及其制造方法,含Cr1.0~13.0%,Si0.5~2.0%,未指出其耐腐蚀性能提高的量化指标,且其断后延伸率为7%,钢筋塑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显微组织以铁素体和贝氏体为主,通过Cr、Ni、Mo、Al等元素复合作用,调控组织中两相比,同时通过产生钝化膜提高其耐海水腐蚀性能,达到强塑性、抗震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能的综合兼顾,并控制钢材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的化学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C0.06~0.10%,Si0.60~0.80%,Mn0.60~1.00%,P≤0.01%,S≤0.01%,Cr3.20~3.50%,Al0.70~0.90%,Mo0.35~0.45%,Ni0.70~0.90%;可选V0.01~0.6%,Nb0.01~0.03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中,Al、Ni含量比为1: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的生产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电炉或转炉冶炼、LF-RH精炼、小方坯连铸连轧、冷床冷却;轧制过程中,加热温度1050-1100℃,开轧温度920-960℃,经6架粗轧、6架中轧,精轧前经一段水冷,精轧温度控制在870-930℃,精轧后不穿水,上冷床温度为880-950℃。采用上述生产方法生产的钢筋抗拉强度≥700MPa,下屈服强度≥400MPa,断后伸长率≥18%,最大力总伸长率≥9%,强屈比≥1.50,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Al是钢中常用的脱氧剂,本专利技术中铝主要通过在基体表面与空气间形成致密的Al2O3薄膜,同时固溶在基体中的Al会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使钢材的耐腐蚀性大为提高,其同时对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添加量过高会降低其焊接性能,本专利技术中添加量控制在0.70-0.90%,镍具有提高钢材自腐蚀电位,增强耐腐蚀性能的作用,但其合金成本较高,同时Ni为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对双向组织有较大影响,本专利技术中Ni添加量控制在0.70-0.90%。本专利技术成分关键还在在于控制Al和Ni含量比为1:1,以控制组织中两相比,达到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兼顾,从而实现高的强屈比和高的耐腐蚀性能,经过上述工序生产的耐腐蚀钢筋抗拉强度≥700MPa,下屈服强度≥400MPa,断后伸长率≥16%,最大力总伸长率大于等于9%,强屈比≥1.50,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贝氏体,耐蚀性能相较于普通HRB400E钢筋提升3倍以上。本专利技术中其它组分的机理及作用:C是钢材中最基本的强化元素,C含量每增加0.01%,钢的抗拉强度约增加10MPa,但过量的C会降低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另外,C含量过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恶化钢的焊接性能。为保证钢种良好的耐蚀性能,本专利技术中C含量的范围选为0.06~0.10%。Si是铁素体强化元素,能够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铁素体的强度,Si也是重要的脱氧剂,有助于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减少夹杂物。在本专利技术中,Si含量范围选为0.60~0.80%。Mn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在钢中主要起固溶强化作用,是重要的强韧元素,同时也是奥氏体形成元素,锰含量过高会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降低钢的塑性和可焊性。本专利技术中Mn含量的范围选为0.6~1.0%。S和P在炼钢过程中为有害杂质元素,在钢中易形成有害夹杂物,降低钢的韧性和塑性。且磷易在晶界处偏聚,增加钢的脆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极低的S和P含量,均控制在0.01%范围内。Cr有利于提高钢筋的耐腐蚀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强度,Cr的添加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可以阻止热轧时晶粒的长大,是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的重要元素,在适当环境下促进钢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从而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本专利技术中Cr含量的范围选为3.2~3.5%。V是一种微合金化元素,能够析出V(C,N)化合物,阻止奥氏体和铁素体晶粒长大,具有较强的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从而弥补碳含量低造成强度不足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中V含量的范围选为0.01~0.06%。Mo可以普遍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在还原性酸和强氧化性的盐溶液中都可以使钢表面发生钝化,还能防止钢在氯化物溶液中发生点蚀。钼含量较高(>3%)时,会使钢的抗氧化性发生恶化。本专利技术中Mo含量的范围选为0.35-0.45%。Nb是一种微合金化元素,其析出相具有较高的溶解析出温度,有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具有较强的细晶强化效果,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添加量较高细晶作用增加不明显,同时增加成本。本专利技术中Nb含量的范围选为0.01~0.0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Cr、Ni、Mo、Al等元素复合作用,调控组织中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钢筋的化学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C 0.06~0.10%,Si 0.60~0.80%,Mn 0.60~1.00%,P≤0.01%,S≤0.01%,Cr 3.20~3.50%,Al 0.70~0.90%,Mo 0.35~0.45%,Ni 0.70~0.90%;可选V 0.01~0.6%,Nb 0.01~0.03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中,Al、Ni含量比为1: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其特征在于,钢筋的化学组成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C0.06~0.10%,Si0.60~0.80%,Mn0.60~1.00%,P≤0.01%,S≤0.01%,Cr3.20~3.50%,Al0.70~0.90%,Mo0.35~0.45%,Ni0.70~0.90%;可选V0.01~0.6%,Nb0.01~0.030%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其中,Al、Ni含量比为1: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一种耐腐蚀高强屈比抗震钢筋的生产方法,包括依次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张建春左龙飞麻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