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888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1:33
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涉及一种反应气体捕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反应气体捕集器捕集效率低、捕集空间利用率低、单位空间内换热面积小以及设备制作安装复杂的问题。捕集器主体包括换热筒体、集液筒体、换热筒体换热夹套、集液筒体换热夹套、反应气体进口、反应气体出口、换热介质入口、换热介质出口、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螺旋换热盘管、翅片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制造简单,可以提高捕集换热效率、捕集空间利用率、换热面积和捕集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适用于反应气体捕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反应气体捕集器为立式或卧式,反应气体捕集器内换热管有的带有翅片,有的不带有翅片,换热管几乎都是直列的,或者是U型直列的,由于受材料和制作条件的限制,以及换热管的结构设计,现有的反应气体捕集器的换热空间的利用率都不是十分的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反应气体捕集器捕集效率低、捕集空间利用率低、单位空间内换热面积小以及设备制作安装复杂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包括捕集器主体,捕集器主体包括换热筒体、集液筒体、换热筒体换热夹套、集液筒体换热夹套、反应气体进口、反应气体出口、换热介质入口、换热介质出口、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螺旋换热盘管、翅片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所述反应气体进口设置于换热筒体上部,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设置于换热筒体下部,换热筒体换热夹套设置于反应气体进口和换热介质入口之间的换热筒体的外壁上;集液筒体换热夹套设置于集液筒体外壁,反应气体出口设置于集液筒体下部;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内部的换热介质入口的一端连接;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内部的换热介质出口的一端连接;所述多组螺旋换热盘管水平设置于换热筒体内部,螺旋换热盘管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焊接连接且连通,螺旋换热盘管另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焊接连接且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平行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与螺旋换热盘管外圈焊接,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下端与换热筒体内壁固接;所述翅片设置于螺旋换热盘管外表面;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下端与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下端与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三法兰连接;所述换热筒体和集液筒体通过第一法兰连接且内部连通;所述翅片为平直翅片、百叶窗翅片、锯齿翅片、多孔翅片或波纹翅片;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的中轴线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换热筒体换热夹套下部设置有热筒体换热夹套介质入口,上部设置有热筒体换热夹套介质出口;所述集液筒体换热夹套下部设置有集液筒体换热夹套介质入口,上部设置有集液筒体换热夹套介质出口;所述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下端与与换热筒体内壁通过法兰固接;本技术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的工作原理为:换热筒体换热夹套、集液筒体换热夹套和螺旋换热盘管内为水或导热油等热容较大的流动性换热介质,换热介质经换热介质入口进入螺旋换热盘管,循环后经换热介质出口流出;反应气体经反应气体进口进入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内,经过螺旋换热盘管和夹套进行能量置换,反应气体中可凝结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或固态,凝结于螺旋换热盘管及筒体内壁上、或滴落在集液筒体中,不可凝结气体经由反应气体出口排出。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加工制造简单,设置的螺旋换热盘管与现有的直列和U型直列换热管相比较可以提高捕集换热效率,捕集空间利用率提高,单位空间内换热面积增大,设备规模小,整体为法兰连接检修维修方便,特别是立式放置时可以节省空间,通过盘管直径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应器流动的阻力,有效降低气体流速,提高捕集率;2、本技术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内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不仅具有连接作用,还具有支座的作用;3、本技术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内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焊接于环形管排的外圈表面上,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和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形成三点支撑形式,将多个螺旋换热盘管固定于捕集器主体壳体内,使装置连接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盘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包括捕集器主体,捕集器主体包括换热筒体1、集液筒体2、换热筒体换热夹套3、集液筒体换热夹套4、反应气体进口5、反应气体出口6、换热介质入口7、换热介质出口8、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螺旋换热盘管11、翅片11-1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所述反应气体进口5设置于换热筒体1上部,换热介质入口7和换热介质出口8设置于换热筒体1下部,换热筒体换热夹套3设置于反应气体进口5和换热介质入口7之间的换热筒体1的外壁上;集液筒体换热夹套4设置于集液筒体2外壁,反应气体出口6设置于集液筒体2下部;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1内部的换热介质入口7的一端连接;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1内部的换热介质出口8的一端连接;所述多组螺旋换热盘管11水平设置于换热筒体1内部,螺旋换热盘管11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焊接连接且连通,螺旋换热盘管11另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焊接连接且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平行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与螺旋换热盘管11外圈焊接,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下端与换热筒体1内壁固接;所述翅片11-1设置于螺旋换热盘管11外表面。本实施方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施方式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加工制造简单,设置的螺旋换热盘管与现有的直列和U型直列换热管相比较可以提高捕集换热效率,捕集空间利用率提高,单位空间内换热面积增大,设备规模小,整体为法兰连接检修维修方便,特别是立式放置时可以节省空间,通过盘管直径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应器流动的阻力,有效降低气体流速,提高捕集率;2、本实施方式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内第二法兰和第三法兰不仅具有连接作用,还具有支座的作用;3、本实施方式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内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焊接于环形管排的外圈表面上,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和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形成三点支撑形式,将多个螺旋换热盘管固定于捕集器主体壳体内,使装置连接更加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下端与换热介质入口7通过第二法兰7-1连接。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下端与换热介质出口8通过第三法兰8-1连接。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换热筒体1和集液筒体2通过第一法兰2-1连接且内部连通。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翅片11-1为平直翅片、百叶窗翅片、锯齿翅片、多孔翅片或波纹翅片。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的中轴线间的距离相等。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包括捕集器主体,捕集器主体包括换热筒体(1)、集液筒体(2)、换热筒体换热夹套(3)、集液筒体换热夹套(4)、反应气体进口(5)、反应气体出口(6)、换热介质入口(7)、换热介质出口(8)、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螺旋换热盘管(11)、翅片(11‑1)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气体进口(5)设置于换热筒体(1)上部,换热介质入口(7)和换热介质出口(8)设置于换热筒体(1)下部,换热筒体换热夹套(3)设置于反应气体进口(5)和换热介质入口(7)之间的换热筒体(1)的外壁上;集液筒体换热夹套(4)设置于集液筒体(2)外壁,反应气体出口(6)设置于集液筒体(2)下部;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1)内部的换热介质入口(7)的一端连接;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1)内部的换热介质出口(8)的一端连接;所述多组螺旋换热盘管(11)水平设置于换热筒体(1)内部,螺旋换热盘管(11)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焊接连接且连通,螺旋换热盘管(11)另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焊接连接且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平行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与螺旋换热盘管(11)外圈焊接,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下端与换热筒体(1)内壁固接;所述翅片(11‑1)设置于螺旋换热盘管(11)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螺旋盘管反应气体捕集器,包括捕集器主体,捕集器主体包括换热筒体(1)、集液筒体(2)、换热筒体换热夹套(3)、集液筒体换热夹套(4)、反应气体进口(5)、反应气体出口(6)、换热介质入口(7)、换热介质出口(8)、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螺旋换热盘管(11)、翅片(11-1)和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气体进口(5)设置于换热筒体(1)上部,换热介质入口(7)和换热介质出口(8)设置于换热筒体(1)下部,换热筒体换热夹套(3)设置于反应气体进口(5)和换热介质入口(7)之间的换热筒体(1)的外壁上;集液筒体换热夹套(4)设置于集液筒体(2)外壁,反应气体出口(6)设置于集液筒体(2)下部;所述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1)内部的换热介质入口(7)的一端连接;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上端封闭,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下端与位于换热筒体(1)内部的换热介质出口(8)的一端连接;所述多组螺旋换热盘管(11)水平设置于换热筒体(1)内部,螺旋换热盘管(11)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焊接连接且连通,螺旋换热盘管(11)另一端与竖向换热介质回收管(10)焊接连接且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平行于竖向换热介质分配管(9),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与螺旋换热盘管(11)外圈焊接,螺旋换热盘管辅助支撑管(12)下端与换热筒体(1)内壁固接;所述翅片(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玉黎庆赵强徐东泽宁志强于振张娟孙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