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9320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3:30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增程器、电磁阀、电动泵、散热器、增程器管组和电池冷却管组;所述增程器管组包覆在增程器壳体外部,所述电池冷却管组循环布置在电池组体内,并包覆住箱内所有电池单体的侧面;所述电磁阀、电动泵、散热器、增程器管组和电池冷却管组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成管道回路;所述冷却液管路中充满冷却液;所述电磁阀、电动泵和增程器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电路连接,并在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的控制下改变各自的工作状态、从而导通四条回路,以保障动力电池能够在各种环境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提升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新能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的性能和老化与温度密切相关,低温条件下,离子扩散和迁移会被抑制,动力电池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甚至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副反应会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动力电池无法在正常状态下工作;同时,电池又是高能量密度的装置,内部含有特定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由于温度的快速升高而发生热失控,整个电池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因此,控制电池的工作温度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是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较为常用的对电池的温度控制采用座舱空气作为热量传递媒介,以空气作为热量传递媒介;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气体的导热效率低,对电池的快速温度调整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无法保证空气源的温度范围,容易造成靠近气源位置的电池单体与远离气源位置的电池单体之间温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以保障动力电池能够在各种环境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提升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2)、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7)、增程器(1)、电磁阀、电动泵、散热器(4)、增程器管组(2)和电池冷却管组(13);所述增程器管组包覆在增程器(1)壳体外部,所述电池冷却管组循环布置在电池组体内,并包覆住箱内所有电池单体的侧面;所述电磁阀、电动泵、散热器、增程器管组和电池冷却管组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成管道回路;所述冷却液管路包括管路A段、管路B1段、管路B2段、管路C段、管路D段、管路E段和管路F段,所述电磁阀包括四位电磁阀(3)、三位电磁阀Ⅰ(8)和三位电磁阀Ⅱ(9),所述电动泵包括电动泵Ⅰ(10)和电动泵Ⅱ(5);所述管路A段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2)、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7)、增程器(1)、电磁阀、电动泵、散热器(4)、增程器管组(2)和电池冷却管组(13);所述增程器管组包覆在增程器(1)壳体外部,所述电池冷却管组循环布置在电池组体内,并包覆住箱内所有电池单体的侧面;所述电磁阀、电动泵、散热器、增程器管组和电池冷却管组通过冷却液管路连接成管道回路;
所述冷却液管路包括管路A段、管路B1段、管路B2段、管路C段、管路D段、管路E段和管路F段,所述电磁阀包括四位电磁阀(3)、三位电磁阀Ⅰ(8)和三位电磁阀Ⅱ(9),所述电动泵包括电动泵Ⅰ(10)和电动泵Ⅱ(5);
所述管路A段一端与三位电磁阀Ⅱ(9)的第一连通口接通,另一端与四位电磁阀(3)的第一连通口接通,
管路B1段一端与三位电磁阀Ⅱ(9)的第二连通口接通,另一端通过三通(15)与管路B2段连通,管路B2段另一端与四位电磁阀(3)的第二连通口接通,
管路C段一端与三通(15)连通,另一端与三位电磁阀Ⅰ(8)的第二连通口接通,
管路D段一端与四位电磁阀(3)的第三连通口接通,另一端与三位电磁阀Ⅰ(8)的第三连通口接通,
管路E段一端与三位电磁阀Ⅰ(8)的第一连通口接通,另一端与电池冷却管组(13)连通,
管路F段一端与电池冷却管组连通,另一端与三位电磁阀Ⅱ(9)的第三连通口接通;
所述管路F段中串接电动泵Ⅰ(10),所述管路D段中串接散热器(4)和电动泵Ⅱ(5),所述管路A段中串接增程器管组(2);
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孔辉廖抒华史艳辉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