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珺专利>正文

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92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其结构包括上位装置、控制装置、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驱动电机、工作面板、工作平台、输送机构,所述上位装置通过驱动轴承与所述输送机构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由传导器、连接支杆、转轴、传动链条和支撑架所组成,所述驱动轴承通过传导器与所述连接支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杆通过转轴与所述传动链条相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后端通过定位器相连接,所述定位器两端分别设有工作面板和工作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台电机分别进行传动,避免出现偏差,且精度高,能够有效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故障时系统将给予警示,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属于驱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技术作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它产业机械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在20世纪最后10年间,微处理器(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伺服驱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CN201110369285.2的一个伺服电机驱动多个轴结构的机床的一种特殊、有效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数控系统的PLC控制机床的传动机构使某进给轴与电机齿合,使该进给轴受电机驱动,完成机床进给轴的切换;运动控制器通过PLC获得当前可控制的轴,依运动指令控制电机转动,控制机床进给轴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一个电机驱动多个轴的问题,节省了伺服驱动设备,节约了经济成本;通用性好;经济、有效。现有的伺服驱动设备采用单台电机分别进行传动,容易出现偏差,且精度低,无法有效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伺服驱动设备采用单台电机分别进行传动,容易出现偏差,且精度低,无法有效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位装置、控制装置、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驱动电机、工作面板、工作平台、输送机构,所述上位装置通过驱动轴承与所述输送机构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由传导器、连接支杆、转轴、传动链条和支撑架所组成,所述驱动轴承通过传导器与所述连接支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杆通过转轴与所述传动链条相连接,所述传动链条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后端通过定位器相连接,所述定位器两端分别设有工作面板和工作平台,所述输送机构上端设有第一伺服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上设有多根驱动支杆和外向防护套,所述驱动支杆与所述外向防护套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上端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上设有控制开关、监控设备、储存面板和底座、警示器,所述控制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监控设备装设在所述储存面板的前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通过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电机上设有防护架和伺服驱动支杆,所述防护架装设在第二伺服驱动电机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承下端设有保护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器通过输送机构与所述上位装置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两台电机分别进行传动,避免出现偏差,且精度高,能够有效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故障时系统将给予警示,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设备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位装置-1、控制装置-2、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工作面板-5、工作平台-6、输送机构-7、控制开关-8、监控设备-9、储存面板-10、底座-11、驱动支杆-12、外向防护套-13、警示器-14、防护架-15、保护装置-16、伺服驱动支杆-17、定位器-18、驱动轴承-19、传导器-20、连接支杆-21、转轴-22、传动链条-23、支撑架-2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位装置1、控制装置2、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工作面板5、工作平台6、输送机构7,所述上位装置1通过驱动轴承19与所述输送机构7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7由传导器20、连接支杆21、转轴22、传动链条23和支撑架24所组成,所述驱动轴承19通过传导器20与所述连接支杆21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杆21通过转轴22与所述传动链条23相连接,所述传动链条23与支撑架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4后端通过定位器18相连接,所述定位器18两端分别设有工作面板5和工作平台6,所述输送机构7上端设有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上设有多根驱动支杆12和外向防护套13,所述驱动支杆12与所述外向防护套13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上端设有控制装置2,所述控制装置2上设有控制开关8、监控设备9、储存面板10和底座11、警示器14,所述控制装置2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监控设备9装设在所述储存面板10的前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通过输送机构7与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上设有防护架15和伺服驱动支杆17,所述防护架15装设在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的两侧。本技术采用两台电机分别进行传动,避免出现偏差,且精度高,能够有效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故障时系统将给予警示,防止设备故障导致设备损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上位装置1通过两端的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的作用下使产品在输送机构7进行输送物品时位置更加精确,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积累而导致偏差,不精确,然后物料通过输送机构7和定位器18输送至工作面板5和工作平台6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位装置(1)、控制装置(2)、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工作面板(5)、工作平台(6)、输送机构(7),所述上位装置(1)通过驱动轴承(19)与所述输送机构(7)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7)由传导器(20)、连接支杆(21)、转轴(22)、传动链条(23)和支撑架(24)所组成,所述驱动轴承(19)通过传导器(20)与所述连接支杆(21)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杆(21)通过转轴(22)与所述传动链条(23)相连接,所述传动链条(23)与支撑架(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4)后端通过定位器(18)相连接,所述定位器(18)两端分别设有工作面板(5)和工作平台(6),所述输送机构(7)上端设有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上设有多根驱动支杆(12)和外向防护套(13),所述驱动支杆(12)与所述外向防护套(13)相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上端设有控制装置(2),所述控制装置(2)上设有控制开关(8)、监控设备(9)、储存面板(10)和底座(11)、警示器(14),所述控制装置(2)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监控设备(9)装设在所述储存面板(10)的前方,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通过输送机构(7)与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上设有防护架(15)和伺服驱动支杆(17),所述防护架(15)装设在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伺服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位装置(1)、控制装置(2)、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第二伺服驱动电机(4)、工作面板(5)、工作平台(6)、输送机构(7),所述上位装置(1)通过驱动轴承(19)与所述输送机构(7)相连接,所述输送机构(7)由传导器(20)、连接支杆(21)、转轴(22)、传动链条(23)和支撑架(24)所组成,所述驱动轴承(19)通过传导器(20)与所述连接支杆(21)相连接,所述连接支杆(21)通过转轴(22)与所述传动链条(23)相连接,所述传动链条(23)与支撑架(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4)后端通过定位器(18)相连接,所述定位器(18)两端分别设有工作面板(5)和工作平台(6),所述输送机构(7)上端设有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3)上设有多根驱动支杆(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珺
申请(专利权)人:杨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