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可燃混合气进气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内燃机进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内燃机的可燃混合气的控制在内燃机领域尤为重要,目前,废气涡轮增压是增压内燃机中最为有效和普遍的增压方式,同一款增压器由于废气涡轮增压额定流量变化范围小,造成环境适应性差,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时,增压器效率变化大。当环境海拔变化较大时必须要从新匹配增压器才能满足机组运行要求;采用废气旁通控制系统系统时由于旁通废气温度高,对装备要求高,设备成本高;且当旁通量控制不当时容易造成内燃机游车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燃机进气控制系统,在环道管组件和稳压腔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形成由环道管组件、压气机、中冷器以及稳压管组成环形气道,并在循环管上设置旁通阀,再通过进气控制系统对进气进行实时智能控制,解决设备成本高、适应度差等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游车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燃机进气控制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以及和空气过滤器顺次连接的等径三通管、环道管组件、压气机、中冷器、稳压腔、节气门体、内燃机气缸通道管以及气缸,在所述环道管组件和稳压腔之间连接有循环管;在所述等径三通管上设置有空气进气阀、空气流量计,在所述压气机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所述中冷器的出气口出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节气门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进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过滤器(1)以及和空气过滤器(1)顺次连接的等径三通管(2)、环道管组件(3)、压气机(4)、中冷器(5)、稳压腔(6)、节气门体(7)、内燃机气缸通道管(8)以及气缸(9),在所述环道管组件(3)和稳压腔(6)之间连接有循环管(10);在所述等径三通管(2)上设置有空气进气阀(2a)、空气流量计(2b),在所述压气机(4)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a),在所述中冷器(5)的出气口出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a),在所述节气门体(7)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a)和第三压力传感器(7b),在所述节气门体(7)内设置有节气门阀(7c),在所述循环管(10)上设置有旁通阀(10a);所述空气流量计(2b)、第一压力传感器(4a)、温度传感器(5a)、第二压力传感器(7a)和第三压力传感器(7a)连接到进气控制器(11)的输入端,所述进气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空气进气阀(2a)、节气门阀(7c)以及旁通阀(10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进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过滤器(1)
以及和空气过滤器(1)顺次连接的等径三通管(2)、环道管组件(3)、
压气机(4)、中冷器(5)、稳压腔(6)、节气门体(7)、内燃机气缸
通道管(8)以及气缸(9),在所述环道管组件(3)和稳压腔(6)
之间连接有循环管(10);
在所述等径三通管(2)上设置有空气进气阀(2a)、空气流量计
(2b),在所述压气机(4)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a),在所述
中冷器(5)的出气口出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a),在所述节气门体(7)
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a)和第三压力传感
器(7b),在所述节气门体(7)内设置有节气门阀(7c),在所述循
环管(10)上设置有旁通阀(10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黄雅婷,韩龙章,杨润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什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