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544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包括擦伤杆、摆动杆、安装底座和阻尼器;阻尼器安装在擦伤杆和安装底座间;摆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擦伤杆和安装底座铰接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还包括控制设备和固定设置在轨道内侧道床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与擦伤杆或摆动杆铰接连接;控制设备控制升降杆的位置。这一装置除具有现有技术中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外,这一装置还具有驱动擦伤杆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利用升降机构带动擦伤杆上下移动并处于设定位置,根据行车速度、行车方向的不同确定是否对经过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上侧的车辆进行检测,避免反向行驶或超速行驶的车辆对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造成冲击而影响其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车车辆轮对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轮对是机车行走的关键部件,轮对外形关键尺寸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如何有效快速的对轮对尺寸进行精确测量,检测轮对的磨损消耗、判定是否需要更换轮对,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车轮踏面擦伤是车轮质量状态检测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能否被及时、准确的检出十分重要。对于低速下的车路踏面擦伤采用如图1所示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其中擦伤杆01由阻尼器02支撑相对安装底座03保持一定的高度,当机车通过时,擦伤杆01在车轮轮缘的挤压下带动摆动杆04向下移动,同时位移传感器05对实时监测与擦伤杆01固定连接的感应面板06的上下位移,实现车轮踏面的擦伤检测。但是,这样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只能在列车低速情况下进行检测、且只能单向检测;而当机车反向通过或高速通过时,由于擦伤杆也会一直处于检测的位置,会对检测机构造成冲击,造成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机车反向或高速通过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造成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包括擦伤杆、摆动杆、安装底座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擦伤杆和所述安装底座间;所述摆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擦伤杆和所述安装底座铰接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还包括控制设备和固定设置在轨道内侧道床上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与所述擦伤杆或所述摆动杆铰接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升降杆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气压式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来车方向和来车速度的车辆检测设备;所述车辆检测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车辆检测设备检测的来车方向和来车速度控制所述升降杆的位置。可选的,所述车辆检测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的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判断来车方向和来车速度。可选的,还包括安装支架和轨卡;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上;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轨卡固定安装在铁轨上。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信号转接盒;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通过所述信号转接盒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均为电涡流传感器。可选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具有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信号确定机车轴数的计数单元。本技术提供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除具有现有技术中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外,还具有驱动擦伤杆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利用升降机构带动擦伤杆上下移动并处于设定位置,根据行车速度、行车方向的不同确定是否对经过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上侧的车辆进行检测,避免反向行驶或超速行驶的车辆对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造成冲击而影响其使用可靠性和寿命。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检测设备具有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利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信号机两个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时序变化确定行车方向、行车速度,并由控制设备根据行车方向和行车速度判断是否进行擦伤检测,提高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检测设备部分示意图;其中,图1中:01-擦伤杆、02-阻尼器、03-安装底座、04-摆动杆、05-位移传感器、06-感应面板;图2中:1-擦伤杆、2-升降机构、3-升降杆、4-电磁换向阀图3中:11-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安装支架、14-轨卡、15-信号转接盒。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检测设备部分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包括擦伤杆1、摆动杆、安装底座和阻尼器;其中具有至少两个摆动杆,两个摆动杆的两端分分别和擦伤杆1和安装底座铰接连接,组成了平行四边形机构,阻尼器安装在摆动杆和安装底座间,使得擦伤杆1与安装底座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擦伤检测装置还具有与擦伤杆1固定连接的感应面板以及检测感应面板竖直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整个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安装在铁轨内侧与车轮轮缘对应的位置。当列车经过时,车轮轮缘会接触擦伤杆1,而使得擦伤杆1向下运动至特定位置;如果车轮踏面没有擦伤,则车轮踏面为圆形,车轮转动过程中轮缘高度不发生变化,也就不会使擦伤杆1高度变化,相应的感应面板和位移传感器位置不发生变化,不会波动信号;如车轮踏面具有擦伤,车轮踏面擦伤部位与铁轨接触时,车轮踏面下沉使轮缘下沉,轮缘带动擦伤杆1向下移动,相应的感应面板也向下移动;位移传感器通过感应检测感应面板的移动情况产生波动信号,就可确定车轮踏面上具有擦伤。如图2,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中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还具有固定设置在轨道内侧道床上的升降机构2和控制升降机构2动作的控制设备,升降机构2的升降杆3与擦伤杆1或摆动杆铰接连接,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升降机构2中升降杆3的高度变化,擦伤杆1与安装底座之间的距离也就发生变化;如升降杆3处于较低位置使得擦伤杆1到铁轨表面的距离大于轮缘高度,则机车经过时轮缘不会触碰到擦伤杆1;如升降杆3处于较高位置时,机车经过时轮缘会触碰擦伤杆1。因此,如需要对特定的机车车轮踏面擦伤情况进行检测时,可提升擦伤杆1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包括擦伤杆、摆动杆、安装底座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擦伤杆和所述安装底座间;所述摆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擦伤杆和所述安装底座铰接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设备和固定设置在轨道内侧道床上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与所述擦伤杆或所述摆动杆铰接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升降杆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包括擦伤杆、摆动杆、安装底座
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擦伤杆和所述安装底座间;所述摆
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擦伤杆和所述安装底座铰接连接组成平行四边
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设备和固定设置在轨道内侧道床上
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杆与所述擦伤杆或所述摆动杆铰接
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升降杆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为气压式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电磁换向阀与所述
控制设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来车方向和来车速度的车辆检测设备;
所述车辆检测设备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
述车辆检测设备检测的来车方向和来车速度控制所述升降杆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平彭朝勇赵全轲王泽勇张渝高晓蓉杨凯梁斌戴立新胥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铁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