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832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香烟生产领域,提供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转载机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转载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载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载机构连接,其中,第一、第二转载机构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的润香珠,再通过下料机构高速将两种不同神龙珠等间距的植入到滤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香烟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用于含润香珠的复合滤棒的生产。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反吸烟运动的日益高涨,卷烟市场加速向低焦油、低烟碱和低有害成分卷烟的方向发展,并在降低焦油、烟碱及其他有害成分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降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卷烟的香气,使消费者的满足感大大降低,于是在滤棒中增添润香珠的复合增香型卷烟技术问世,即可减少香烟对人体的危害,又可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但是,添加润香珠的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两种不同种类的润香珠自动植入到滤棒内,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转载机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转载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载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载机构连接,第一转载机构与第二转载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槽的齿槽盘、固定的转载气盘,转载气盘紧贴在齿槽盘背部设置,转载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齿槽盘的齿槽内开有齿槽气孔,齿槽盘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盘面气孔与齿槽气孔连通,盘面气孔与转载气盘上的气道相配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口的齿口盘、固定的下料气盘,下料气盘紧贴在齿口盘背部设置,下料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齿口盘的齿口内开有齿口气孔,齿口盘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盘面气孔与齿口气孔连通,盘面气孔与下料气盘上的气道相配合,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第一转载机构和第二转载机构的下方,第一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分别与齿口盘啮合,第一转载机构的转载气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转载气盘在与齿口盘啮合处的相对位置的气道接正压风机,其余的气道接负压风机,下料气盘在与滤棒传送带相对位置的气道接正压风机,其余的气道接负压风机。进一步的,所述齿槽盘与电机相连,由电机带动齿槽盘的转动,同时控制齿槽盘转速。进一步的,所述齿口盘与电机相连,由电机带动齿口盘的转动,同时控制齿口盘转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齿槽盘下方设有挡板,防止当润香珠转动到齿槽盘下方时不慎坠出。本技术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第二转载机构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的润香珠,再通过下料机构高速将两种不同润香珠等间距的植入到滤棒内,大大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齿槽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进料口、2.第一进料管道、3.第二进料口、4.第二进料管道、5.齿槽盘、6.齿槽、7.挡板、8.齿口盘、9.齿口、10.滤棒传送带、11.转载气盘、12.气道、13.盘面气孔、14.齿槽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分别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齿槽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齿口盘部分的结构与齿槽盘部分相同,此处省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1、第一进料管道2、第一转载机构、第二进料口3、第二进料管道4、第二转载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管道2的一端与第一进料口1连通,第一进料管道2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载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4的一端与第二进料口3连通,第二进料管道4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载机构连接,第一转载机构与第二转载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槽6的齿槽盘5、固定的转载气盘11,齿槽盘5的齿槽6内用于放置润香珠,转载气盘11紧贴在齿槽盘5背部设置,转载气盘11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12,齿槽盘的齿槽6内开有齿槽气孔14,齿槽盘5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13,盘面气孔13与齿槽气孔14连通,盘面气孔13与转载气盘11上的气道12相配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口的齿口盘8、固定的下料气盘,齿口盘8的齿口9内用于放置润香珠,下料气盘紧贴在齿口盘8背部设置,下料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齿口盘8的齿口9内开有齿口气孔,齿口盘8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盘面气孔与齿口气孔连通,盘面气孔与下料气盘上的气道相配合,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第一转载机构和第二转载机构的下方,第一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分别与齿口盘啮合,第一转载机构的转载气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转载气盘在与齿口盘啮合处的相对位置的气道接正压风机,其余的气道接负压风机,下料气盘在与滤棒传送带相对位置的气道接正压风机,其余的气道接负压风机。第一进料盒1和第二进料盒3分别放置着两种不同种类的润香珠,用于持续向设备放入所需润香珠;第一转载机构和第二转载机构位于进料管道下方,用于将进料部分内的润香珠转移到下料机构;当齿槽盘5的盘面气孔转动到负压气道时,齿槽盘上的齿槽6也同样产生负压,可以保证齿槽盘5通过负压将进料部分的润香珠吸在齿槽盘的齿槽上,当齿槽盘的盘面气孔13转动到正压气道时即正对齿槽盘5与齿口盘8的啮合处时,齿槽6内的润香珠被吹到齿口盘8内,齿口盘8的齿口9产生负压,接受润香珠。当齿口盘的盘面气孔转动到正压气道时即齿口9正对滤棒传送带10时,将润香珠吹进滤棒内。因为齿口盘8的齿口圆周间距一致,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的润香珠,保证齿口盘高速将两种不同润香珠等间距的植入到滤棒内。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槽盘5与电机相连,由电机带动齿槽盘5的转动,同时控制齿槽盘5转速。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口盘8与电机相连,由电机带动齿口盘8的转动,同时控制齿口盘8转速。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齿槽盘下方设有挡板7,防止当润香珠转动到齿槽盘下方时不慎坠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转载机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转载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载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载机构连接,第一转载机构与第二转载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槽的齿槽盘、固定的转载气盘,转载气盘紧贴在齿槽盘背部设置,转载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齿槽盘的齿槽内开有齿槽气孔,齿槽盘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盘面气孔与齿槽气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口的齿口盘、固定的下料气盘,下料气盘紧贴在齿口盘背部设置,下料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齿口盘的齿口内开有齿口气孔,齿口盘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盘面气孔与齿口气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第一转载机构和第二转载机构的下方,第一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齿槽盘分别与齿口盘啮合,第一转载机构的转载气盘和第二转载机构的转载气盘在与齿口盘啮合处的相对位置的气道接正压风机,其余的气道接负压风机,下料气盘在与滤棒传送带相对位置的气道接正压风机,其余的气道接负压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润香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转载机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管道、第二转载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载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进料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载机构连接,第一转载机构与第二转载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槽的齿槽盘、固定的转载气盘,转载气盘紧贴在齿槽盘背部设置,转载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圈气道,齿槽盘的齿槽内开有齿槽气孔,齿槽盘的盘面开有盘面气孔,盘面气孔与齿槽气孔连通,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圆周上均匀开有齿口的齿口盘、固定的下料气盘,下料气盘紧贴在齿口盘背部设置,下料气盘上围绕中心均布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闻彭三文邓少鹏刘强王庆九李哲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烟卷烟材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