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363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5:50
一种共模电感及电子设备,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空腔;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导线,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共模电感可以缩小共模电感尺寸,提高共模电感的制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
,特别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CommonmodeChoke),在电路设计中,共模电感可以起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滤波的作用,主要可用于过滤电源中的共模电磁干扰信号。一般而言,共模电感具有两个线圈,这两个线圈绕在同一磁芯上,匝数相同(反向绕制)。这样,当电路中的主电流流经共模电感时,主电流在共模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当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共模电流的同向性,会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共模电感的制造方法是由人工或者机器将导线采用螺旋形绕制的方式在完整不分割的磁芯上绕制而成,其中,磁芯一般为圆环状。由于上述制造工艺是必须在磁芯上绕制线圈,并且在绕制过程中,绕制工具(例如,线钩)需要深入到磁芯的窗口空间内(也即磁芯内侧所包围的空间),这使得线圈的绕制会受制于工具的尺寸,使得共模电感的磁芯的窗口空间(或称为窗口面积)较大,这使得共模电感线圈难以做成尺寸最优,尤其是绕制大功率的电感线圈时,由于线圈需要耐受的最大电流较大,因此需要使用较粗的导线,故而共模电感的尺寸将更大。因此,现有技术面临着共模电感的尺寸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缩小共模电感的尺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包括: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空腔;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导线,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可选地,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为平面,并在所述第一空腔内面接触;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二端部为平面,并在所述第二空腔内面接触。可选地,所述第一磁芯的形状为圆弧形、非封闭的矩形、I形或U形;所述第二磁芯的形状为圆弧形、非封闭的矩形、I形或U形。可选地,所述导线的横截面为圆形。可选地,所述导线的横截面为矩形。可选地,所述导线的横截面具有长边和短边;相邻两匝导线的长边相互贴合,所述导线的短边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或第二绝缘部件接触。可选地,所述导线的横截面具有长边和短边;相邻两匝导线的短边相互贴合,所述导线的长边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或第二绝缘部件接触。可选地,所述共模电感为单相共模电感或三相共模电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共模电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共模电感,可以包括第一绝缘部件、第二绝缘部件、第一磁芯、第二磁芯以及导线;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所述导线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本技术实施例的共模电感可以实现先将导线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再使得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这样所述导线的绕制将不再受限于绕制工具的限制,也无需让所述共模电感的窗口空间适应绕制工具的尺寸,可以将共模电感的窗口空间缩小,从而可以缩小共模电感的尺寸,进一步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绕制工具深入到磁芯窗口空间内,再按圈绕制导线,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快速地绕制导线,以提高共模电感的制造效率。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为平面,并在所述第一空腔内面接触;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二端部为平面,并在所述第二空腔内面接触。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适当工艺将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二端部进行拼接,使得在缩小共模电感的尺寸,提高共模电感的制造效率的同时,保证磁芯的完整性。进一步而言,所述导线的横截面积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等多种实施方式;当所述导线的横截面积为矩形时并具有长边和短边时,可以采用平绕或者立绕的方式,尤其是采用立绕的方式,可以提高磁芯窗口空间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共模电感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共模电感的部件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种共模电感的部件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制造共模电感时,将导线绕制在磁芯上需要将绕制工具深入到磁芯的窗口空间内,这使得导线的绕制会受制于工具的尺寸,使得共模电感的磁芯的窗口空间较大,这使得共模电感面临着尺寸较大的问题。针对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共模电感,可以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从而使得共模电感中的导线可以预先被绕制,也即将导线的绕制与磁芯分离,而后可以采用拼接的方式将共模电感的磁芯、绝缘部件以及绕制好的导线进行拼接,从而避免在磁芯上直接绕制导线,使得所述导线的绕制将不再受限于绕制工具的限制,也无需让所述共模电感的窗口空间适应绕制工具的尺寸,可以将共模电感的窗口空间缩小,从而可以缩小共模电感的尺寸。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共模电感10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部件11、第二绝缘部件12、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以及导线31。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件11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部件11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绝缘部件12具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部件12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磁芯2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2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所述导线31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11和第二绝缘部件12上。其中,所述导线31的规格应符合有关国标的要求(例如:GB6108.3等)。具体实施中,在制作共模电感100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件11和第二绝缘部件12上绕制导线31,在导线31绕制完成后,再使得所述第一磁芯21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2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因此,所述导线31的绕制将不再受限于绕制工具的限制,也无需让所述共模电感100的窗口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空腔;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导线,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绝缘部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部件的第二空腔;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别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可拆卸地插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另一侧开口;导线,绕制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端部为平面,并在所述第一空腔内面接触;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二端部为平面,并在所述第二空腔内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南杨志辉瞿大昕李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夏弗纳电磁兼容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