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淼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131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能实现汽车落水后安全的浮在水面上,且具有自动报警及落水地点报告功能。它包括四个气囊装置、报警器总成、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这些气囊装置包括有收纳盒、气囊体、气体发生器、连接管,各气囊体的端部均与车体相连接,气体发生器经连接管与气囊体相连接;第一气囊装置、第二气囊装置的收纳盒设置在前部的车壳、后部的车壳的外围,第三气囊装置、第四气囊装置的收纳盒分别设置在左、右车门下侧的车壳的外围;报警器总成包括水压传感器、GPS定位模块,水压传感器一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其另一输出端经GPS定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通信模块、各气体发生器点火开关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技术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经常发生汽车掉入水中导致车内人员死亡的事件频频发生,现有汽车尤其是一些私家车,没有落水自救装置,汽车落水后车内快速进水,车门往往很难打开,人们无法有效自救,导致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另外,车内人员惊慌失措,不知道落水具体地点,即便报警后,救援人员也无法得知具体地点,无法及时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它能实现汽车落水后能安全地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保护车内人员和财产安全,而且具有自动报警及落水地点报告功能,实现及时对车辆的救援。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囊装置、第二气囊装置、第三气囊装置、第四气囊装置、报警器总成、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第一气囊装置、第二气囊装置、第三气囊装置、第四气囊装置均包括有用于收纳气囊体的收纳盒、气囊体、气体发生器、连接管,各收纳盒上设有一个用于气囊体膨胀后弹出的封盖,各气囊体的端部均与车体相连接,气体发生器经连接管与气囊体相连接;第一气囊装置的收纳盒设置在前部的车壳的外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囊装置(3)、第二气囊装置(10)、第三气囊装置(9)、第四气囊装置(16)、报警器总成(8)、中央处理器(21)、通信模块(20),第一气囊装置(3)、第二气囊装置(10)、第三气囊装置(9)、第四气囊装置(16)均包括有用于收纳气囊体(1)的收纳盒(2)、气囊体(1)、气体发生器(13)、连接管(11),各收纳盒(2)设有一个用于气囊体(1)膨胀后弹出的封盖(4),各气囊体(1)的端部均与车体(14)相连接,气体发生器(13)经连接管(11)与气囊体(1)相连接;第一气囊装置(3)的收纳盒(2)设置在前部的车壳(15)的外围,第二气囊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囊装置(3)、第二气囊装置(10)、第三气囊装置(9)、第四气囊装置(16)、报警器总成(8)、中央处理器(21)、通信模块(20),第一气囊装置(3)、第二气囊装置(10)、第三气囊装置(9)、第四气囊装置(16)均包括有用于收纳气囊体(1)的收纳盒(2)、气囊体(1)、气体发生器(13)、连接管(11),各收纳盒(2)设有一个用于气囊体(1)膨胀后弹出的封盖(4),各气囊体(1)的端部均与车体(14)相连接,气体发生器(13)经连接管(11)与气囊体(1)相连接;第一气囊装置(3)的收纳盒(2)设置在前部的车壳(15)的外围,第二气囊装置(10)的收纳盒(2)设置在后部的车壳(15)的外围,第三气囊装置(9)、第四气囊装置(16)的收纳盒(2)分别设置在左、右车门(5、17)下侧的车壳(15)的外围;报警器总成(8)至少四个,分别设置在各车门(5、17)的内侧下部位置,报警器总成(8)包括水压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淼
申请(专利权)人:陆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