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微涡旋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392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微涡旋净水设备。该设备在絮凝反应单元设置了三个涡流反应室,各反应室内的涡流反应时间、涡流区设置高度以及涡流反应器的组合搭配顺序及其开孔率控制根据处理原水水质而设计。在进水管上设有变径装置使水流通过时形成很高的流速和流速梯度,从而强化亚微扩散,实现深度混合。在净水设备中下部设有快速过滤单元,进一步截留絮凝反应中沉淀下来的小絮体,确保反应器出水水质满足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净水工艺的絮凝反应效率、缩短絮凝时间、减少水头损失、降低药耗、提高净水水质,且结构合理紧凑,安装施工方便,絮凝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运行成本低,实为一种理想的新型絮凝过滤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微涡流混凝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乡镇安全饮用水工程中的一体化微涡旋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保障饮用水安全,全面提高饮用水水质,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是目前我国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饮水困难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及部分乡镇地区,严重制约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及部分乡镇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一项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及部分乡镇供水总体水平不高,加之人们对饮水安全的内涵理解不深,农村及部分乡镇饮水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结合我国农村及部分乡镇发展的趋势及当前经济情况,改进和强化传统净水处理工艺是目前为提高产水量和改善出水水质较为经济实效的技术手段之一。而其中通过改变水力条件,研制经济高效低耗的澄清技术,开发一体化净水装置是目前农村及部分乡镇安全饮用水的研究热点之一。澄清池是一种将絮凝反应过程与澄清分离过程综合于一体的构筑物。目前在我国水处理中普遍使用的澄清池不少都面临老化、产水效率低、出水水质差等问题。如处理水量较大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微涡旋净水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微涡旋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子流量计(3)与进水阀(2)通过进水管(1)相连,转子流量计(3)位于进水阀(2)之上,变径装置(4)也通过进水管(1)与转子流量计(3)相连,变径装置(4)也位于转子流量计(3)之上,排气阀(8)通过进水管道(1)变径装置(4)相连,第一涡流反应室(9)位于排气阀(8)之下,第一涡流反应室(9)设于第二涡流反应室(10)之内,第二涡流反应室(10)设于第三涡流反应室(11)之内,第二涡流反应室(10)底部设有涡流反应器支撑(14),涡流反应器支撑(14)底部设有环形穿孔管(15),排泥阀(16)通过排泥管(17)与环形穿孔管(15)相连,缓冲层(27)设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微涡旋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子流量计(3)与进水阀(2)通过进水管(1)相连,转子流量计(3)位于进水阀(2)之上,变径装置(4)也通过进水管(1)与转子流量计(3)相连,变径装置(4)也位于转子流量计(3)之上,排气阀(8)通过进水管道(1)变径装置(4)相连,第一涡流反应室(9)位于排气阀(8)之下,第一涡流反应室(9)设于第二涡流反应室(10)之内,第二涡流反应室(10)设于第三涡流反应室(11)之内,第二涡流反应室(10)底部设有涡流反应器支撑(14),涡流反应器支撑(14)底部设有环形穿孔管(15),排泥阀(16)通过排泥管(17)与环形穿孔管(15)相连,缓冲层(27)设在环形穿孔管(15)之下,反冲洗水排水阀(20)通过反冲洗排水管(18)与缓冲层(27)相连,过滤层(21)设在缓冲层(27)下方,过滤层(21)上表面装有上压力计(6),短柄滤头(22)设在过滤层(21)的底部,短柄滤头(22)集水处装有下压力计(5),配水空间(23)设在过滤层(21)下方,出水电动阀(26)通过出水管(25)与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永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