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794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00:00
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它包括输入电源、绝缘盒、电路控制面板、电压保护电路、触发控制电路、螺钉、输出电源,输入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左边,电路控制面板位于绝缘盒的内部,通过四个螺钉安装在绝缘盒中,在电路控制面板上设有电压保护电路和触发控制电路,输出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右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简单,可以快速充电,充电方便,并且体积较小,设计新颖,价格便宜,在输出端偶然发生短路或电池正负极性接反时,充电电源自动停止工作,待故障排除后,又可恢复正常工作,这既保证了电路的安全,又保证了蓄电池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晶闸管具有独特的可控单向导电特性,能比较方便地组成许多不同功能的装置,因而在各个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用于整流、逆变、调压、充电、直流电源及调速装置中,传统的晶闸管充电电路结构较复杂,价格昂贵,并且蓄电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它电路简单,可以快速充电,充电方便,并且体积较小,设计新颖,价格便宜,在输出端偶然发生短路或电池正负极性接反时,充电电源自动停止工作,待故障排除后,又可恢复正常工作,这既保证了电路的安全,又保证了蓄电池的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它包括输入电源、绝缘盒、电路控制面板、电压保护电路、触发控制电路、螺钉、输出电源,输入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左边,电路控制面板位于绝缘盒的内部,通过四个螺钉安装在绝缘盒中,在电路控制面板上设有电压保护电路和触发控制电路,输出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右边。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压保护电路是由第I电容、第I二极管、第I变位电阻、第I电感、第II电容、第II二极管、第II电阻组成,第I电容的下端与第I二极管的下端正极相接,第I电容的上端与第I二极管的上端负极相接,第I变位电阻的下端与第I电容的下端相接,第I电感的左边下方接第I变位电阻的下端,第I二极管的下端正极与输入电源的零线相接,第I电感的左边下方还接输出电源的负极,第II电容的左边与第II二极管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电容的右边与第II电阻的左端相接,第II电阻的右端与第I电感的右边下方相接,第II二极管的左端负极接输出电源的正极,第I电感的右边上方与第II二极管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电容的左边还与输入电源的火线相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触发控制电路是由控制开关、保险丝、第III二极管、第III电阻、第II变位电阻、单结晶闸管、第IV电阻、第II电感、指示灯组成,控制开关的一端与输入电源的火线相接,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保险丝的上端下接,保险丝的下端与第III二极管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I二极管的右端负极与第III电阻的上端相接,第III电阻的下端与第II变位电阻的上端相接,第II变位电阻的下端与第I变位电阻的上端相接,单结晶闸管的第I基极与第II变位电阻相接,单结晶闸管的第II基极与第I电感的左边上方相接,第IV电阻的上端与第I电感的右边下方相接,第IV电阻的下端与单结晶闸管的发射极相接,第IV电阻的下端与第I二极管的上端负极相接,第III二极管的左边正极与第II电感的左边上方相接,第II电感的左边下方与输入电源的零线相接,第II电感的右边上方与指示灯的上端相接,第II电感的右边下方与指示灯的下端相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它电路简单,可以快速充电,充电方便,并且体积较小。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电路不会产生短路电流,故省去了价格较贵且易损坏的快速熔断器。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此电路虽简单易行,但因电网和电池之间没有电隔离,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火线与零线不可接错。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当待充电池剩余电压过低时,触发电路不能工作,因此待充电池电压不能过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1所示: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它包括输入电源1、绝缘盒2、电路控制面板3、电压保护电路4、触发控制电路5、螺钉6、输出电源7,输入电源1位于绝缘盒2的左边,电路控制面板3位于绝缘盒2的内部,通过四个螺钉6安装在绝缘盒2中,在电路控制面板3上设有电压保护电路4和触发控制电路5,输出电源7位于绝缘盒2的右边。所述的电压保护电路4是由第I电容C1、第I二极管VD1、第I变位电阻R1、第I电感T1、第II电容C2、第II二极管VD2、第II电阻R2组成,第I电容C1的下端与第I二极管VD1的下端正极相接,第I电容C1的上端与第I二极管VD1的上端负极相接,第I变位电阻R1的下端与第I电容C1的下端相接,第I电感T1的左边下方接第I变位电阻R1的下端,第I二极管VD1的下端正极与输入电源1的零线相接,第I电感T1的左边下方还接输出电源7的负极,第II电容C2的左边与第II二极管VD2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电容C2的右边与第II电阻R2的左端相接,第II电阻R2的右端与第I电感T1的右边下方相接,第II二极管VD2的左端负极接输出电源7的正极,第I电感T1的右边上方与第II二极管VD2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电容C2的左边还与输入电源1的火线相接。所述的触发控制电路5是由控制开关K、保险丝F、第III二极管VD3、第III电阻R3、第II变位电阻R4、单结晶闸管e、第IV电阻R5、第II电感T2、指示灯LED组成,控制开关K的一端与输入电源1的火线相接,控制开关K的另一端与保险丝F的上端下接,保险丝F的下端与第III二极管VD3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I二极管VD3的右端负极与第III电阻R3的上端相接,第III电阻R3的下端与第II变位电阻R4的上端相接,第II变位电阻R4的下端与第I变位电阻R1的上端相接,单结晶闸管e的第I基极与第II变位电阻相接,单结晶闸管e的第II基极与第I电感T1的左边上方相接,第IV电阻R5的上端与第I电感T1的右边下方相接,第IV电阻R5的下端与单结晶闸管e的发射极相接,第IV电阻R5的下端与第I二极管VD1的上端负极相接,第III二极管VD3的左边正极与第II电感T2的左边上方相接,第II电感T2的左边下方与输入电源1的零线相接,第II电感T2的右边上方与指示灯LED的上端相接,第II电感T2的右边下方与指示灯LED的下端相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输入电源1是由220V交流电压供电,经整流后的电压不经滤波,直接给输出电源7充电,输出电压是脉动的,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单结晶体管e的第I基极和第II基极之间的电压取自220V交流电压经二极管整流、电阻降压后所得到的单相脉动电压,这个电压除了对单结晶体管e提供工作电压外,还起着与输入电源1和输出电源7保护的作用,因此,触发电路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便是输出电源7端的负载电池G要连接正确,如果输出端发生短路,则单结晶体管e的发射极无工作电压,也不会有触发脉冲产生,如果将输出电源7端的负载电池G的正、负极接反,则触发电路也不能工作,因此,这个电路一是保证不会对蓄电池进行反向充电,二是在输出端发生短路时,保护了单结晶体管e不会烧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电源、绝缘盒、电路控制面板、电压保护电路、触发控制电路、螺钉、输出电源,输入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左边,电路控制面板位于绝缘盒的内部,通过四个螺钉安装在绝缘盒中,在电路控制面板上设有电压保护电路和触发控制电路,输出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右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输入电源、绝缘盒、电路控制面板、电压保护电路、触发控制电路、螺钉、输出电源,输入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左边,电路控制面板位于绝缘盒的内部,通过四个螺钉安装在绝缘盒中,在电路控制面板上设有电压保护电路和触发控制电路,输出电源位于绝缘盒的右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闸管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保护电路是由第I电容、第I二极管、第I变位电阻、第I电感、第II电容、第II二极管、第II电阻组成,第I电容的下端与第I二极管的下端正极相接,第I电容的上端与第I二极管的上端负极相接,第I变位电阻的下端与第I电容的下端相接,第I电感的左边下方接第I变位电阻的下端,第I二极管的下端正极与输入电源的零线相接,第I电感的左边下方还接输出电源的负极,第II电容的左边与第II二极管的左端正极相接,第II电容的右边与第II电阻的左端相接,第II电阻的右端与第I电感的右边下方相接,第II二极管的左端负极接输出电源的正极,第I电感的右边上方与第II二极管的左端正极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