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334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涉及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使用的防护装置领域,安装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底部扶手带出入口处,包括引导块本体,所述引导块本体对应设置在扶手带下方,其朝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内端贴近扶手带出入口处并遮挡住扶手带出入口处设置,其背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引导面,使引导块本体的另一端形成尖角状结构。上述引导块本体遮挡住扶手带的出入口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止物体伸入的作用,引导块本体的外端为尖角状结构,且具有倾斜的引导面,能够在有物体靠近继续前行时就通过尖角及引导面的作用将物体向扶手带的两侧边引导出,使物体不会靠近扶手带出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使用的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防夹手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使用至今,经常有儿童手被扶手带卷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底部的扶手带出入口处的事故发生,现常见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底部扶手带出入口处都是没有相应的防护装置,最多就是弄个警示牌,其上标有警示语或警示标识,直接放置在手扶扶手带出入口处旁,但对于危险防范意识太少的儿童来说,这还是很难防患,甚至不起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该防夹手装置能够防止手或其他物体接近或伸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底部的扶手带出入口处,造成安全事故、机械故障等情况的发生。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安装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底部扶手带出入口处,包括引导块本体,所述引导块本体对应设置在扶手带下方,其朝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内端贴近扶手带出入口处并遮挡住扶手带出入口处设置,其背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引导面,使引导块本体的另一端形成尖角状结构。所述引导块本体上设有固定安装部,通过固定安装部固定安装在地板或扶手带出入口处的面板上。所述引导块本体与扶手带表面相对的上表面上凸设有第二引导块,所述第二引导块朝向引导块本体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第二引导面,使其形成夹角状结构。所述第二引导块的上表面贴近扶手带表面,所述第二引导块设有内空腔,所述内空腔内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贴合在扶手带表面上随扶手带的运行转动。所述内空腔内设有弹簧柱,所述滚珠嵌设在弹簧柱的上端,所述弹簧柱的下端固定在内空腔内。所述第二引导块为三角型结构,在引导块本体的上表面上并列设有多个,各第二引导块的一个角对齐朝向引导块本体的外端。所述各第二引导块之间无间隔的连接设置。所述引导块本体上设置有LED发光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LED发光模块线路连接到控制模块并由其控制。所述引导块本体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线路连接到控制模块并由其控制。所述引导块本体上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线路连接到控制模块并由其控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引导块本体遮挡住扶手带的出入口处,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止物体伸入的作用,引导块本体的外端为尖角状结构,且具有倾斜的引导面,能够在有物体靠近继续前行时就通过尖角及引导面的作用将物体向扶手带的两侧边引导出,使物体不会靠近扶手带出入口,也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上述设有第二引导面的第二引导块,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将一些进入引导块本体与扶手带表面之间的较小较薄的物体在第二引导块的夹角及第二引导面的作用将物体向扶手带两侧边引导出,进一步达到上述效果解决问题,该结构的设置还能够减小与扶手带表面的距离,进一步防止物体的进入;还有,上述进一步的滚珠设置能够贴合在扶手带表面上随其运行滚动,两者之间无间隙,也就能够避免了因存在间隙而出现的问题,而滚珠进一步通过弹簧柱设置的结构,能够使得滚珠通过弹簧柱的弹性始终贴合在扶手带的表面上又不影响扶手带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安装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100;扶手带出入口-101;扶手带-102;面板-103;地板-200;引导块本体-1;引导面-11;固定安装部-12;第二引导块-13;第二引导面-131;内空腔-132;滚珠-133;弹簧柱-134;LED发光模块-2;控制模块-3;感应器-4;扬声器-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安装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100的底部扶手带出入口101处,包括引导块本体1,所述引导块本体1对应设置在扶手带102下方,其朝向扶手带出入口101处的内端贴近扶手带出入口101处并遮挡住扶手带出入口处101设置,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止物体伸入的作用,其背向扶手带出入口101处的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引导面11,使引导块本体1的另一端形成尖角状结构,如图2所示,引导块本体1的外端为尖角状结构,且具有倾斜的引导面11,能够在有物体靠近继续前行时就通过尖角及引导面11的作用将物体向扶手带102的两侧边引导出,使物体不会靠近扶手带出入口102,也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块本体1上设有固定安装部12,通过固定安装部12固定安装在地板200或扶手带出入口102处的面板103上,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为安装在扶手带出入口102处的面板103上,安装简单方便。进一步,所述引导块本体1与扶手带102表面相对的上表面上凸设有第二引导块13,所述第二引导块13朝向引导块本体1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第二引导面131,使其形成夹角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将一些进入引导块本体1与扶手带102表面之间的较小较薄的物体在第二引导块13的夹角及第二引导面131的作用将物体向扶手带102两侧边引导出,进一步达到上述效果解决问题,另,该结构的设置还能够减小与扶手带102表面的距离间隙,进一步防止物体的进入。进一步,所述第二引导块13的上表面贴近扶手带102表面,所述第二引导块13设有内空腔132,所述内空腔132内嵌设有滚珠133,所述滚珠133的表面贴合在扶手带102表面上随扶手带102的运行转动,使两者之间无间隙,也就能够避免了上述存在间隙而出现的问题,滚珠133又不影响扶手带102的正常运行转动,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内空腔132内设有弹簧柱134,所述滚珠133嵌设在弹簧柱134的上端,所述弹簧柱134的下端固定在内空腔132内,能够使得滚珠133通过弹簧柱134的弹性始终贴合在扶手带102的表面上,同样又不影响扶手带102的正常运行,该结构的设置也便于安装,安装时无需特意考虑安装高度,仅需确定滚珠133贴合在扶手带102的表面上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第二引导块13为三角型结构,在引导块本体1的上表面上并列设有多个,各第二引导块13的一个角对齐朝向引导块本体1的外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各第二引导块13之间无间隔的连接设置,避免存在缝隙,能够防止一些物体从缝隙内穿过卡住等情况,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所述引导块本体1上设置有LED发光模块2和控制模块3,所述LED发光模块2线路连接到控制模块3并由其控制,起到醒目警示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引导块本体1上设有感应器4,所述感应器4线路连接到控制模块3并由其控制,能够感应有物体接近时通过控制模块3控制语音或醒目标识进行警示。进一步,所述引导块本体1上设有扬声器5,所述扬声器5线路连接到控制模块3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安装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底部扶手带出入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块本体,所述引导块本体对应设置在扶手带下方,其朝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内端贴近扶手带出入口处并遮挡住扶手带出入口处设置,其背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引导面,使引导块本体的另一端形成尖角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安装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底部扶手带出入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块本体,所述引导块本体对应设置在扶手带下方,其朝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内端贴近扶手带出入口处并遮挡住扶手带出入口处设置,其背向扶手带出入口处的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引导面,使引导块本体的另一端形成尖角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本体上设有固定安装部,通过固定安装部固定安装在地板或扶手带出入口处的面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本体与扶手带表面相对的上表面上凸设有第二引导块,所述第二引导块朝向引导块本体外端的两侧面上设有向端部相对倾斜的第二引导面,使其形成夹角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电梯防夹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块的上表面贴近扶手带表面,所述第二引导块设有内空腔,所述内空腔内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贴合在扶手带表面上随扶手带的运行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鲤城昀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