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钢轨正线道岔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正线道岔稳定车是对铁路正线及道岔区进行稳定养护作业的一种大型养路机械,其在正线以及道岔区的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和辙叉部分的稳定作业控制是设计重点。由于受道岔特殊结构的影响,正线道岔稳定车的稳定装置的夹钳轮在道岔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不能同时实施两侧刚性夹持,在靠近岔心的一侧的夹钳轮必须张开才能顺利通过。同时,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装置必须通过水平撑轨油缸的动作切换使相对滚轮轮距减小,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稳定装置夹钳轮在道岔的转辙器部分和辙叉部分是实施单侧夹持,必须增大夹钳轮的夹持力,才不至于使夹钳轮在稳定装置的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从而避免稳定装置滚轮与钢轨间相互碰撞。同时,单侧夹持时水平撑轨油缸压力必须比双侧夹持时增大,才可避免出现活塞不紧贴缸筒端部而使轮距小于轨距。所以,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作业时,需进行稳定装置夹钳、撑轨的动作、压力的切换,研究道岔区稳定作业控制方法,而现有的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作业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其特征在于: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a.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包括:将正线道岔区作业分为五个阶段,即阶段Ⅰ: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Ⅱ: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Ⅲ: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阶段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阶段Ⅴ: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其特征在于:
准备阶段:在正线区段,放下各测量小车,然后扳动稳定装置提升开关并解锁,将稳定装置下放于钢轨上,先通过油路控制四个水平撑轨油缸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和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都完全缩进,使得此时两条钢轨上的滚轮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值1420mm;
a.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位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此时夹钳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为10MP、从而使夹钳油缸控制两侧的夹钳轮夹紧钢轨,由稳定装置进行阶段Ⅰ:即道岔前的正线作业阶段的稳定作业;
b.由正线行进至稳定装置距转辙器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切换为15MPa,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切换为10Mpa,并控制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回、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使滚轮之间的间距达到1435mm的标准轨距,并使稳定装置在作业车带动下通过转辙器部分,至此完成阶段Ⅱ,即转辙器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c.待稳定装置进入连接部分时,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位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Ⅲ,即连接部分的正常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
d.当稳定装置位于辙叉部分前方2~3根轨枕时处时,松开靠近道岔中心一侧的夹钳轮,同时,对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切换为15MPa,当稳定装置到达辙叉部分时,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内液压力的大小值再次切换为10Mpa,同时控制水平撑轨油缸的20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Ⅰ完全缩进、15mm行程一端的活塞杆Ⅱ完全伸出,此时,滚轮轮距为1435mm,以防止撑开的滚轮在辙叉部分出现脱轨或入错线的危险,待稳定装置通过辙叉部分后,继续沿正线行进并进行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Ⅳ,即辙叉部分的单边夹轨阶段的作业;
e.待稳定装置出道岔后,再次夹紧两条钢轨两侧的夹钳轮使其夹紧钢轨,同时,两侧夹钳轮对应的夹钳油缸的液压力大小再次恢复为10MPa,并给四个水平撑轨油缸的油路中供油,水平撑轨油缸油路中的液压力大小值再次恢复为5Mpa,以使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均伸出一定的长度,便于滚轮内缘与位于左右两条钢轨内侧紧贴,活塞杆Ⅰ和活塞杆Ⅱ的伸出长度由轨距决定,随着作业车的前进,稳定装置继续进行后续正线区段的稳定作业,至此完成阶段Ⅴ,即出道岔后的正线作业阶段的作业;准备阶段完成后,以上步骤依a、b、c、d、e的顺序依次执行,
作业过程中,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为15MPa,作业蓄能器压力为10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遇到下一组道岔时,在道岔的三个不同部分,即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部分,再次重复步骤b、c、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线道岔稳定车在道岔区的稳定作业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周,汪宏,刘中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