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2980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装置,每组检测装置均包括第一反应容器和与第一反应容器连通的第二反应容器;惰性气体供应装置,分别与各检测装置的第一反应容器连通以将惰性气体通入第一反应容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化学需氧量是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是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严格控制的关键重要指标之一。化学需氧量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质污染和评价指标之一,它可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各种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地表水的检测、研究和处理。在污水检测领域,测定高氯污水化学需氧量可以采用氯气校正法。现有技术中,用氯气校正法测定高氯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该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容器11’、第二反应容器12’、冷凝管13’和连接管14’等。其中,第一反应容器11’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连通,第一反应容器11’置于冷凝管13’下端,第一反应容器11’通过连接管14’与第二反应容器12’连通,冷凝管13’的冷却剂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冷却剂供应装置连通。采用上述检测装置进行氯气校正法测定高氯污水化学需氧量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在第一反应容器11’中加入污水样品,在第一反应容器11’中加入第一反应溶液,将第一反应容器11’连接到冷凝管13’下端,冷却剂供应装置向冷凝管13’中通入冷却剂;然后,在第二反应容器12’中加入第二反应溶液,将连接管14’连接好,对第一反应容器11’中通入惰性气体以防止污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加热第一反应容器11’,污水中的部分还原性物质与第一反应溶液反应,污水中的氯离子形成氯气,与通入第一反应容器11’中的惰性气体一起经冷凝管13’的内部通道和连接管14’进入第二反应容器12’中,氯气与第二反应溶液反应,受热蒸发的污水在冷凝管13’的内部通道壁面上冷凝,回落到第一反应容器11’中,自溶液沸腾起回流2小时后停止加热,继续通气30至40分钟后,取下第一反应容器11’和第二反应容器12’;最后,通过滴定第一反应容器11’和第二反应容器12’中剩余的反应溶液就可以确定污水的化学需氧量。现有技术中,采用上述检测装置一次实验只能对一个污水样品进行检测,由于单次实验所需的实验时间长,因此上述检测装置存在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装置,每组检测装置均包括第一反应容器和与第一反应容器连通的第二反应容器;惰性气体供应装置,分别与各检测装置的第一反应容器连通以将惰性气体通入第一反应容器内。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具有多个阀口的多通阀,多通阀的一个阀口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的出气口连通,多通阀的其余多个阀口分别与多组检测装置的第一反应容器一一对应连通。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多组检测装置一一对应设置的多组惰性气体输送管路,惰性气体输送管路的一端与多通阀连通,惰性气体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反应容器连通。进一步地,至少一组惰性气体输送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进一步地,至少一组惰性气体输送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进一步地,每组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反应容器和第二反应容器之间的冷凝管,冷凝管具有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一个冷却剂供应装置,冷却剂供应装置的出口与多个冷凝管中的第一个冷凝管的冷却剂入口连通,冷却剂供应装置的入口与多组冷凝管中的最后一个冷凝管的冷却剂出口连通,多个冷凝管之间串联连接。进一步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多个冷凝管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冷却剂供应装置。进一步地,每组检测装置的第一反应容器和第二反应容器通过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包括多段玻璃管和至少一段硅胶管,连接管的一端伸入第二反应容器的底部,伸入第二反应容器底部的连接管的一端为玻璃管。进一步地,第一反应容器为插管三角烧瓶,第一反应容器的插管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连通。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装置,惰性气体供应装置分别与每组检测装置的第一反应容器连接,位于多组检测装置的多个第一反应容器中溶液的反应过程可以同时进行,因此,利用该检测系统可以同时对多个待测样品进行检测,显著提高了检测系统样品测定的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某些检测装置的第二反应容器未示出)。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检测装置;11、第一反应容器;12、第二反应容器;13、冷凝管;14、连接管;20、惰性气体供应装置;30、多通阀;40、惰性气体输送管路;50、流量计;60、冷却剂供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在本技术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氯气校正法测定待测样品(比如污水样品)的化学需氧量。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装置10和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其中,每组检测装置10均包括第一反应容器11和第二反应容器12,第一反应容器11与第二反应容器12相互连通,使第一反应容器11内产生的气体进入第二反应容器12中。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分别与每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相连通,从而将惰性气体通入每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内。通过上述设置,当多组检测装置10同时使用时,可以同时测量多种污水样品。当多组检测装置10同时使用时,可以分别在多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中加入多种不同的污水样品,对多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和第二反应容器12中分别加入第一反应溶液和第二反应溶液,通过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同时给多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中通入惰性气体,防止污水样品中的还原性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然后,对多组检测装置10的多个第一反应容器11同时进行通气和加热,当加热和通气一预设时间段后,对每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和第二反应容器12中的剩余反应溶液分别进行滴定,从而可以确定多种污水样品的化学需氧量。这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10’只能检测一种污水样品的化学需氧量,本实施例的检测系统可以同时测量多种污水样品的化学需氧量,显著缩短了检测多种污水样品所需的实验时间,大幅提高了污水样品的测定效率。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还包括多通阀30,该多通阀30具有多个阀口。多通阀30多个阀口中的一个阀口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的出气口相连通,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的出气口相连通的一个阀口构成多通阀30的进气阀口;多通阀30的其余多个阀口分别与多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一一对应连通,与多组检测装置10的第一反应容器11一一对应连通的阀口构成多通阀30的多个出气阀口。通过多通阀30的进气阀口与多个出气阀口相连通,可以使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供应的惰性气体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装置(10),每组所述检测装置(10)均包括第一反应容器(11)和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连通的第二反应容器(12);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分别与各所述检测装置(10)的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连通以将惰性气体通入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多组检测装置(10),每组所述检测装置(10)均包括第一反应容器(11)和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连通的第二反应容器(12);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分别与各所述检测装置(10)的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连通以将惰性气体通入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具有多个阀口的多通阀(30),所述多通阀(30)的一个阀口与所述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多通阀(30)的其余多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多组检测装置(10)的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一一对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多组检测装置(1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组惰性气体输送管路(40),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路(40)的一端与所述多通阀(30)连通,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路(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路(40)上设置有流量计(5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惰性气体输送管路(40)上设置有截止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检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陈玉萍宫兆波林莉莉屈静于文芳张玉敏李莉吐逊阿依刘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