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0239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包括承重底座和移动横梁机构,承重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横梁和四个底座纵梁,相邻两个底座纵梁之间的底座横梁内侧焊接有相对的两个滑槽,滑槽为L型形状,滑槽竖直边开设有一横向的腰形孔,该腰形孔适配有六角螺栓;移动横梁机构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滑槽内,该机构包括移动横梁、U型支座、支撑立柱和铁轮,每个U型支座内安装有两个铁轮,两个铁轮置于滑槽内,通过其转轴在滑槽内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装底座根据公交车底架第四截面梁、第六截面梁、第八截面梁的不同位置,使用移动横梁机构移动定位,相对于定位点采用L型的滑槽焊接在底座横梁上,通过螺栓拧紧固定,简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身总拼时底架定位领域,具体是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客车公司在生产公交客车的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直接采用人工手动式总拼焊接,常出现车身骨架与底架相对定位的不准确性,从而影响整车成型后的骨架精准度,大大降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在无标准总拼工装时,通过底架定位通用工装满足10-12米公交车的总拼时底架定位,采用可调节的移动横梁机构,定位底架总成中的第四、第六、第八截面梁的相对位置,同时左右侧围也以此三个截面梁定位点进行合拢,从而满足总拼的精确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该工装主要包括承重底座和移动横梁机构,所述的承重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横梁和四个底座纵梁,相邻两个底座纵梁之间的底座横梁内侧焊接有相对的两个滑槽,滑槽为L型形状,滑槽竖直边开设有一横向的腰形孔,该腰形孔适配有六角螺栓;所述的移动横梁机构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滑槽内,该机构包括移动横梁、U型支座、支撑立柱和铁轮,两个U型支座分别焊接于移动横梁两端下侧,U型支座内侧开设有与六角螺栓紧固配合的螺栓孔;U型支座开口向下,每个U型支座内安装有两个铁轮,两个铁轮置于滑槽内,通过其转轴在滑槽内移动。四个所述的底座纵梁均布在两个底座横梁两端及中部,将承重底座隔开形成三个区域;滑槽下侧设有支撑横梁,滑槽两端焊接有封板。三个所述的支撑立柱均布焊接于移动横梁下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工装底座根据公交车底架第四截面梁、第六截面梁、第八截面梁的不同位置,使用移动横梁机构移动定位,相对于定位点采用L型的滑槽焊接在底座横梁上,通过螺栓拧紧固定,简捷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的主视图;图2是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的俯视图;图3是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的左视图;图4是移动横梁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移动横梁机构的俯视图;图6是移动横梁机构的左视图。图中:1-底座横梁;2-底座纵梁;3-滑槽;4-移动横梁机构;5-六角螺栓;6-支撑管;7-U型支座;8-挡板;9-支撑横梁;10-封板;11-移动横梁;12-支撑立柱;13-螺栓孔;14-铁轮。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如图1-3所示,该工装主要包括承重底座和移动横梁机构;承重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横梁1和四个底座纵梁2,四个底座纵梁均布在两个底座横梁两端及中部,将承重底座隔开形成三个区域,底座横梁1和底座纵梁2采用工字钢组合焊接,减少焊接变形量;相邻两个底座纵梁2之间的底座横梁内侧焊接有相对的两个滑槽3,滑槽为L型形状,滑槽3下侧设有支撑横梁9,滑槽3两端焊接有封板10,滑槽3竖直边开设有一横向的腰形孔,该腰形孔适配有六角螺栓5;相对的两个滑槽3内安装有移动横梁机构4,参见图4-6,移动横梁机构4包括移动横梁11、U型支座7、支撑立柱12和铁轮14,两个U型支座7分别焊接于移动横梁11两端下侧,U型支座开口向下,U型支座内侧开设有螺栓孔13,螺栓孔13与六角螺栓5紧固配合,每个U型支座7内安装有两个铁轮14,两个铁轮置于滑槽内,通过其转轴在滑槽内移动;三个支撑立柱12上端焊接于移动横梁11下侧;每个移动横梁11一侧设有两个挡板8,在每个移动横梁11上侧还放置有支撑管6,过渡移动横梁机构所承受的重力,对滑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采用焊接形式成型,移动横梁机构采用移动横梁、支撑立柱组合焊接而成,且两端带有铁轮,便于移动时起平衡作用,通过滑槽调节底架截面梁定位。整个工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于一种公交车多款底架定位;工装底座根据公交车底架第四截面梁、第六截面梁、第八截面梁的不同位置使用移动横梁机构移动定位,相对于定位点采用L型滑槽焊接在底座横梁(工字梁)上,通过螺栓拧紧固定,简捷方便。下面结合附图1—6就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作出如下说明:首先考虑工装底座的稳定性和焊接变形,特采用工字钢结构的底座横梁及底座纵梁焊接而成;其次考虑10-12米公交车的底架第四、六、八截面梁定位,故采用滑槽结构和移动横梁机构,通过移动横梁机构在滑槽上滑动定位第四、六、八截面梁的位置;最后考虑定位后的固定问题,特采用滑槽上的腰型孔及移动横梁机构上的螺纹孔,使用螺栓拧紧固定。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专利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该工装主要包括承重底座和移动横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横梁(1)和四个底座纵梁(2),相邻两个底座纵梁之间的底座横梁内侧焊接有相对的两个滑槽(3),滑槽为L型形状,滑槽(3)竖直边开设有一横向的腰形孔,该腰形孔适配有六角螺栓(5);所述的移动横梁机构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滑槽(3)内,该机构包括移动横梁(11)、U型支座(7)、支撑立柱(12)和铁轮(14),两个U型支座(7)分别焊接于移动横梁(11)两端下侧,U型支座内侧开设有与六角螺栓(5)紧固配合的螺栓孔(13);U型支座开口向下,每个U型支座(7)内安装有两个铁轮(14),两个铁轮置于滑槽内,通过其转轴在滑槽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总拼时底架定位通用工装,该工装主要包括承重底座和移动
横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承重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座横梁(1)和四个底座纵梁(2),
相邻两个底座纵梁之间的底座横梁内侧焊接有相对的两个滑槽(3),滑槽为L
型形状,滑槽(3)竖直边开设有一横向的腰形孔,该腰形孔适配有六角螺栓(5);
所述的移动横梁机构安装于相对的两个滑槽(3)内,该机构包括移动横梁
(11)、U型支座(7)、支撑立柱(12)和铁轮(14),两个U型支座(7)分别
焊接于移动横梁(11)两端下侧,U型支座内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宇彭宝龙孙全胜朱祖珍花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