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0012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控制系统,其包括有涡旋压缩机和油分离器。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和壳体内的涡旋压缩机组件,涡旋压缩机组件中,固定涡旋盘和运动涡旋盘结合构成涡旋压缩腔,固定涡旋盘具有与涡旋压缩腔连通的固定涡旋盘进气口和固定涡旋盘排气口,压缩机进气管连接于固定涡旋盘进气口,固定涡旋盘排气口将涡旋压缩腔与壳体的内空间连通,固定涡旋盘上还设有与涡旋压缩腔连通的进油孔并连接有进油管,油分离器设有油分离器进气口、油分离器排气口和油分离器出油口,压缩机排气管端管连接于油分离器进气口,油分离器出油口通过回油管与穿过压缩机壳体的进油管连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空调系统的整机能力、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结构和制冷技术,具体是压缩机和空调系统回油的控制。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空调系统而言,在实际应用时为确保压缩机不缺油运行而导致故障,或(和)冷冻机油随冷媒带入换热器而引起换热效果变差,往往在系统中设置油分离器。空调系统回油一般是,压缩机排气至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将油和冷媒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油返回至吸气侧(低压侧)管路或气液分离器。如申请号为201210331060.2的中国专利提出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由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是返回吸气侧的。无论是回吸气管还是气液分离器,都会在压缩机吸入气态冷媒时带入一定量的冷冻机油而引起压缩机容积效率的降低。空调系统在相同工况下运行,压缩机回油量越多,能力衰减越大。因此,这种回油方式会存在一个矛盾现象:回油越多,压缩机运行可靠性越高,但运行效率会降低,主要表现为容积效率降低,空调系统能力衰减增大。即压缩机可靠性与空调系统能效是矛盾的。这样就需要找到一个较好的可靠性和能力均可接受的平衡点。但无论如何,这种回油方式均会引起压缩机效率的降低和空调系统能力的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控制系统,其包括有涡旋压缩机(1)和油分离器(6);所述涡旋压缩机(1)包括有壳体(12)和安装于壳体(12)内的涡旋压缩机组件,涡旋压缩机组件包括机架(4)、固定涡旋盘(2)、运动涡旋盘(3)、曲轴(5)和电机,机架(4)的上方安装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结合构成涡旋压缩腔,机架(4)的中部设有轴孔,曲轴(5)穿过轴孔,曲轴(5)上部的偏心部(51)插入运动涡旋盘(3)的偏心轴套内,曲轴(5)的下部安装电机的转子(42),电机的定子(41)固定安装在机架(4)的下方,固定涡旋盘(2)具有与涡旋压缩腔连通的固定涡旋盘进气口和固定涡...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21 CN 20152004058071.一种涡旋压缩机回油控制系统,其包括有涡旋压缩机(1)和油分离器(6);
所述涡旋压缩机(1)包括有壳体(12)和安装于壳体(12)内的涡旋压缩机组件,涡旋压缩机组件包括机架(4)、固定涡旋盘(2)、运动涡旋盘(3)、曲轴(5)和电机,机架(4)的上方安装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结合构成涡旋压缩腔,机架(4)的中部设有轴孔,曲轴(5)穿过轴孔,曲轴(5)上部的偏心部(51)插入运动涡旋盘(3)的偏心轴套内,曲轴(5)的下部安装电机的转子(42),电机的定子(41)固定安装在机架(4)的下方,固定涡旋盘(2)具有与涡旋压缩腔连通的固定涡旋盘进气口和固定涡旋盘排气口(21),固定涡旋盘排气口(21)将涡旋压缩腔与壳体(12)的内空间(20)连通,壳体(12)连接有压缩机进气管(11),压缩机进气管(11)穿过壳体(12)、其内端口连接于固定涡旋盘进气口,机架下方的壳体(12)设有排气口并外连接有压缩机排气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祥伍圣念陈锦波马家志李杨星董子玄徐东何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日立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