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9892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若干支撑梁、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两限位机构以及若干分隔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的两边梁,每一所述边梁与所述基板之间均形成导引槽,所述分隔机构位于两所述限位机构之间,所述分隔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或支撑梁上,一所述分隔机构所在的平面可将所述底座的顶面与两所述限位机构各自所在的平面围设形成的区域分隔成两个区域。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安全风险低、废料装填效果好、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包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铝生产、加工企业通常有大量的板带箔头尾废料需要进行转运处理,相关技术中使用的打包运输装置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两端的限位框以及固定于底板底部的若干平行的支撑梁,限位框的顶面位于底板的顶面上方,限位框的远离底板的一侧设有吊钩。但该打包运输装置不利于使用打包带对装填于其内的废料进行打包,从而在装料和卸料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无法对装填的废料进行分类打包,从而装填效果差;工作效率较低,倒料操作复杂,后续分拣困难。因而,相关技术的打包运输装置存在安全风险大,废料装填效果差、工作效率较低的不足。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风险低、废料装填效果好、工作效率较高的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若干支撑梁、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两限位机构以及若干分隔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的两边梁,每一所述边梁与所述基板之间均形成导引槽,所述分隔机构位于两所述限位机构之间,所述分隔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或支撑梁上,一所述分隔机构所在的平面可将所述底座的顶面与两所述限位机构各自所在的平面围设形成的区域分隔成两个区域。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为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相互平行的两限位柱及连接两所述限位柱的横梁。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基板的夹角为100-120°。优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基板两侧的两分隔柱。优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两所述边梁上的两分隔柱。优选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支撑梁上的两分隔柱,所述分隔柱贯穿所述导引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梁呈管状,沿所述底座的纵长方向平行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导引槽的宽度为15-20mm。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导引槽的设置,便利于打包带的放置,装料时可成捆打包,卸料时可成捆卸料,避免了无序装料及倾料时引起的安全事故,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设置了分隔机构,可根据需要对装填的料进行分类,即实现了分区成捆打包,有效提高了装填效果;可通过叉车等工具进行转运,卸料时仅需通过天车将成捆废料移至放置地点即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整个打包运输装置被天车吊移到放置点所带来落料砸伤人等安全风险,省去了倾翻打包运输框以实现倒料这一操作步骤,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经过分区放置的废料,在卸料后分拣难度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参照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100包括底座1、固定于底座1底部的若干支撑梁4、固定于底座1两端的两限位机构2以及若干分隔机构3。底座1包括基板11及设置于基板11两侧的两边梁12。每一边梁12与基板11之间均形成导引槽13。分隔机构3位于两限位机构2之间,分隔机构3固定于底座1或支撑梁4上。一分隔机构3所在的平面可将底座1上方的装填区域分隔成两个区域,即通过分隔机构3所在的平面将底座1的顶面与两个限位机构2各自所在的平面围设形成的区域分隔为限位机构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分隔机构3所在平面、底座1的顶面围设形成的两个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一个分隔机构3。若设置两个分隔机构3时,则两个分隔机构3所在的平面将装填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若设置三个分隔机构3时,则三个分隔机构3所在的平面将装填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域,依此类推。若设置多个分隔机构3时,则优选将多个分隔机构3平行排布。导引槽的设置,便利于打包带的放置,装料时可成捆打包,卸料时可成捆卸料,避免了无序装料及倾料时引起的安全事故,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设置了分隔机构,可根据需要对装填的料进行分类,即实现了分区成捆打包,有效提高了装填效果;可通过叉车等工具进行转运,卸料时仅需通过天车将成捆废料移至放置地点即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整个打包运输装置被天车吊移到放置点所带来落料砸伤人等安全风险,省去了倾翻打包运输框以实现倒料这一操作步骤,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经过分区放置的废料,在卸料后分拣难度降低。本实施方式中,更为具体地,限位机构2为固定于基板11上的相互平行的两限位柱21及连接两限位柱21的横梁22。从而,增强了整个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的强度,同时有效保证了装填料的装填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并未对限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限位机构还可以有其它结构的表现形式。如出于简化设备结构,降低投入成本的目的,限位机构可以为固定于基板上的相互平行的两限位柱;如出于提高整个装置强度的目的,限位机构还可以在增设横梁连接两限位柱的基础上,于两限位柱之间增设连接基板与横梁的加强梁。本实施方式中,更为具体地,限位机构2与基板1的夹角为100-120°。从而有效的增加了装填的装填面积,同时保证了增强了整个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中,更为具体地,分隔机构3包括分别垂直固定于支撑梁4上的两分隔柱32,分隔柱32贯穿导引槽13。为提高稳定性,分隔柱32固定于连接梁31上,而连接梁31搭接固定于支撑梁4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其它实施例中,分隔机构3还可固定于基板11或边梁12上。对整个装置的使用均不存在影响。由此,简化了分隔机构3的结构,最大限度降低了成本投入,同时分隔效果良好。本实施方式中,更为具体地,支撑梁4呈管状,沿底座1的纵长方向平行间隔分布。本实施方式中,更为具体地,导引槽13的宽度为15-20mm。由此,综合了常用的大量打包带的宽度,使其能收容于导引槽13内,扩大了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的应用范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安全风险低、废料装填效果好、工作效率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若干支撑梁、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两限位机构以及若干分隔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的两边梁,每一所述边梁与所述基板之间均形成导引槽,所述分隔机构位于两所述限位机构之间,所述分隔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或支撑梁上,一所述分隔机构所在的平面可将所述底座的顶面与两所述限位机构各自所在的平面围设形成的区域分隔成两个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
底座底部的若干支撑梁、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两限位机构以及若干分隔
机构,所述底座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的两边梁,每一所述边梁
与所述基板之间均形成导引槽,所述分隔机构位于两所述限位机构之间,
所述分隔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或支撑梁上,一所述分隔机构所在的平面可
将所述底座的顶面与两所述限位机构各自所在的平面围设形成的区域分隔
成两个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限位机构为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相互平行的两限位柱及连接两所述限位柱
的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引导式打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限位机构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陈治月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