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879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1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首先将羊奶高速离心后获得粗分离的乳清,然后通过调节乳清的pH,等电点沉淀酪蛋白,再次通过离心去除乳清中的酪蛋白,酪蛋白去除率达到63.9%,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速离心‑等电点沉淀‑离心”的分离方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羊奶乳清中酪蛋白的含量,获得了有效分离羊奶乳清的技术工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分离纯化
,具体涉及羊奶乳清的分步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干酪的制作过程中会大量产生乳清,乳清含有丰富的蛋白和多种类的微量元素,随着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乳清的合理利用也越发受到关注,高质量的乳清粉已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食品行业中。在饲料工业,乳清粉也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在羔羊犊牛代乳料、乳猪饲料等领域的应用已广为人知。随着乳清产品在市场上的活跃,乳清蛋白的得率和乳品过敏原αs1酪蛋白的去除是获得高质量乳清的关键,乳清的提纯工艺迫切需要改进。乳清有多种提纯方法,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乙醇分级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离心法、膜过滤法,CO2沉淀分离法,此外还有超临界CO2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等。这些不同方法的提纯过程虽然都比较单一,但都可以比较简洁的分离乳清。1.乙醇分级沉淀法沉淀蛋白质所需要使用的乙醇浓度,与所要去除物质的分子量有关。在乙醇的百分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蛋白质逐渐沉淀:纤维蛋白原为8%,球蛋白为20%,白蛋白为40%。一般乙醇加入不能太快,要边加边摇,防止局部浓度过高,造成溶液的共沉或者局部变性。乙醇法沉淀蛋白易造成蛋白变性,变性蛋白无法重新溶解,沉淀蛋白的特异性不够好,分级沉淀的效果不佳,笔者使用乙醇分级沉淀制取乳清蛋白,SDS-PAGE之后发现酪蛋白的量显著降低的同时,乳清蛋白丢失严重。2.等电点沉淀法运用蛋白质中正、负电荷数目相同时,蛋白质为电中性,容易沉淀的特点。调整羊奶的pH同酪蛋白等电点相同,这时酪蛋白的溶解度最小,酪蛋白及其夹杂物就会从羊奶中沉淀出来,上清液中所含蛋白即为乳清蛋白。常用等电点沉淀法从羊奶中分离酪蛋白。该方法与制作干酪中得到乳清的原理一致,都运用了等电点沉淀的原理。该方法乳清蛋白损失较少,但是乳清蛋白中酪蛋白污染严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pH4.6~4.7环境下分离乳清时,β-酪蛋白(等电点为4.83~5.07)、κ-酪蛋白(等电点为5.3~5.8)等酪蛋白难以沉淀。3.离心法离心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如细胞器、蛋白质、病毒和核糖等的分离提纯,是研究生物分子提纯、分离的重要手段。离心法与电泳配合使用,能对蛋白质定量和定性分析,笔者发现离心法和等电点沉淀法都能获得类似的乳清蛋白分离效果:乳清蛋白损失较少,酪蛋白显著减少。但由于酪蛋白的量较多(羊乳蛋白的80%),而离心法依靠分子量的大小沉淀蛋白,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先沉淀,羊乳中主要蛋白大小依次为:αs1-酪蛋白(23600Da),αs2-酪蛋白(25150Da),β-酪蛋白(24000Da),κ-酪蛋白(19000Da),β-乳球蛋白(18300Da),α-乳球蛋白(14400Da)。从分子量来看,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及α-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的分子量相差并不大,尤其是κ-酪蛋白的分子量十分接近乳清蛋白,所以难以用离心法从乳清中去除。4.膜过滤法膜过滤法使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利用膜两侧的能量差为动力,通过膜的孔径大小对蛋白质进行过滤,过滤大粒子,通过小粒子,从而起到分离溶液作用。这是一种新型方法,膜过滤存在浓差极化,膜污染的问题,过滤时程长,易导致奶样酸化等问题。5.双水相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的使用率较低。它用不互溶的两种聚合物(如聚乙二醇和葡聚糖)溶液,或是不互溶的盐溶液和聚合物溶液(如硫酸铵和聚乙二醇)。通常先将两种溶质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水溶液,再将两者按照不相同的比值配合起来。静置中超过某浓度范围时,两种溶质就会产生两相。试验中选择聚乙二醇、硫酸盐做双水相,乳蛋白应该富集在聚乙二醇相(上相),乳脂应该富集在盐相(下相)。笔者发现该方法的原料应使用羊乳粉,当使用生羊乳为样品时,因为羊乳中的液体成分复杂,无法回收聚乙二醇和硫酸铵,并且高浓度的硫酸铵极易使羊乳的蛋白盐析,该方法适合在其它提纯乳清方法基础上,制备脱脂乳清粉,只能将乳粉中的乳脂去除。6.CO2沉淀分离法CO2溶于水,生成碳酸,降低溶液的pH,当溶剂的温度较低,压力较大的时候,CO2的溶解度会相应增大,从而能达到较低的pH,当pH达到某种蛋白等电点的时候,会导致该蛋白聚沉,降低压力后溶液能回复到正常的pH,与等电点沉淀和盐析相比,CO2在蛋白分离后更容易除去,这就是该方法的优势所在。然而该方法需要对奶样进行约40倍的稀释,且分离装置较昂贵,这些都是制约因素。7.超临界CO2萃取法该方法成本很高,设备昂贵,不适合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中国专利“一种酶解羊乳酪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方法”(公开日:2013.07.24,公开号:CN103215333A)中公开了先离心再等电点沉淀的酪蛋白分离步骤,酪蛋白的得率接近12%,但是,考虑到羊乳中乳蛋白的含量仅为3~4%,且乳蛋白中酪蛋白的比重为80%,因此,使用该专利提供的方法无法达到有效分离酪蛋白的目的。目前,亟待提出一种既可以降低酪蛋白的含量,又可以提高乳蛋白得率的羊乳乳清分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1)将羊奶样品经均质处理后于18~25℃条件下离心,离心的转速为≥17000g;2)离心后弃去离心体系的上层脂肪和下层沉淀,得到羊奶上清液;3)用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羊奶上清液中的酪蛋白,收集分离酪蛋白后的羊奶上清液,得到羊奶乳清。所述羊奶样品选自采集的新鲜羊奶或4℃以下低温保存的未发生酸败的羊奶。所述步骤1)中,离心的时间≥0.5h。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用盐酸调节羊奶上清液的pH至4.6~4.7,然后进行静置,直至不再析出沉淀,然后通过离心去除沉淀。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5~35min。所述步骤3)中,离心的条件为:4℃条件下5000g离心20~30min。所述均质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羊奶样品置于37~40℃恒温水浴摇床中温育20~30min,转速为60~80rp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与现有分离提取乳清的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高速离心-等电点沉淀-离心分离沉淀”的乳清分离方法;根据羊乳蛋白特性,在对羊乳均质后,采用高速离心不仅能更有效的去除乳脂,还能选择性地沉淀羊乳中分子量较大的酪蛋白,然后经过等电点沉淀,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酪蛋白的含量,并提高乳蛋白的得率,因此获得了有效分离羊奶乳清的技术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提取羊奶(羊乳)乳清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奶样不同处理的SDS-PAGE分析结果;图3为αs1酪蛋白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一)乳清分离实施例(参见图1)1)将40mL新鲜羊奶或者4℃保存的羊奶置于恒温水浴摇床上,37℃温育30min,转速为60~80rpm,使羊奶结构均匀,并且达到预定的温度(37℃),当羊奶体积大于40mL时,酌情延长温育时间。本方法必须使用理化性质正常的羊奶,酸败的奶样在室温下有固形物小颗粒析出,无法使用,-20℃保存半个月以上的羊奶酸败状况严重,-20℃保存半个月以内的羊奶可根据是否酸败酌情使用。2)将经过温育的羊奶于18℃条件下17800g离心1h。弃去离心后的羊奶上层脂肪和下层蛋白沉淀,收集羊奶上清液。本方法中,升高离心的温度会导致在室温下进行后续操作时(刮去脂肪层的操作在室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羊奶样品经均质处理后于18~25℃条件下离心,离心的转速为≥17000g;2)离心后弃去离心体系的上层脂肪和下层沉淀,得到羊奶上清液;3)用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羊奶上清液中的酪蛋白,收集分离酪蛋白后的羊奶上清液,得到羊奶乳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羊奶样品经均质处理后于18~25℃条件下离心,离心的转速为≥17000g;2)离心后弃去离心体系的上层脂肪和下层沉淀,得到羊奶上清液;3)用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羊奶上清液中的酪蛋白,收集分离酪蛋白后的羊奶上清液,得到羊奶乳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羊奶样品选自采集的新鲜羊奶或4℃以下低温保存的未发生酸败的羊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取羊奶乳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离心的时间≥0.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取羊奶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怀平罗军马跃张天颖王会王建珏李雄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