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8513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包括右盖、左盖、导线、插接头、马达组件、螺钉、弹簧垫圈、平垫片和螺母;右盖和左盖之间设置有马达组件,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偏心块和卡片,卡片固定在马达的一端,卡片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口,两个插口插入到卡座上,起到定位的作用;螺钉依次穿过弹簧垫圈、平垫片、左盖上的第二通孔和右盖上的第一通孔,最后拧入到螺母中,同理,另一侧也此方法连接,从而将右盖与左盖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紧密,卡紧牢固,马达固定快速有效,走线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具体指一种新型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振动马达是动力源与振动源结合为一体的激振源,振动马达是在转子轴两端各安装一组可调偏心块,利用轴及偏心块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得到激振力。振动马达的激振力利用率高、能耗小、噪音低、寿命长。振动马达的激振力可以无级调节,使用方便,广泛地应用于一般振动机械,如:振动破碎机、振动筛分机、振动打包机、振动落砂机、振动造型机、振动打桩机、振动提升机、振动充填机、料仓的振动破拱防闭塞装置等等。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520624696.5,申请日为2015.08.18《直线振动马达》,该技术能够解决直线振动马达的反应速度较慢、振感小以及不能充分利用磁场的问题。但是该技术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不紧密,卡紧牢固度不高,马达固定方式欠佳,走线设计欠缺,有待于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配合紧密、卡紧牢固、马达固定快速有效、走线合理、实用性强的新型振动马达。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包括右盖、左盖、导线、插接头、马达组件、螺钉、弹簧垫圈、平垫片和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盖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右盖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部侧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外形为正六边形,所述沉孔中嵌入有螺母,所述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右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卡座;所述第二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三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条、第二挡条和第三挡条;所述第三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中穿插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有插接头;所述右盖和左盖之间设置有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偏心块和卡片。优选地,所述底座与右盖的侧面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筋。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与右盖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加强板。优选地,所述右盖的贴合面上方设置有第一凸点和第一凹孔,所述右盖的贴合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插片和第一凹槽。优选地,所述左盖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左盖的贴合面上方设置有第二凸点和第二凹孔,所述左盖的贴合面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二插片,所述第二凹槽中插入有第一插片,所述第二插片插入到右盖上的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凹孔中插入有第一凸点,所述第二凸点插入到右盖上的第一凹孔中。优选地,所述左盖的内部侧面上还设置有三根第四挡条。优选地,所述卡片固定在马达的一端,所述卡片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口,所述两个插口插入到卡座上。优选地,所述螺钉依次穿过弹簧垫圈、平垫片、左盖上的第二通孔和右盖上的第一通孔,最后拧入到螺母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配合紧密,卡紧牢固,马达固定快速有效,走线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盖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马达组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包括右盖1、左盖2、导线3、插接头4、马达组件、螺钉6、弹簧垫圈7、平垫片8和螺母9;右盖1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底座105,底座105与右盖1的侧面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筋106;右盖1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块101,第一连接块101的外部侧面上开设有沉孔104,沉孔104的外形为正六边形,沉孔104中嵌入有螺母9,沉孔104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102;连接块101与右盖1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加强板103;右盖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型腔107、第二型腔120和第三型腔121,第一型腔107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卡座108;第二型腔120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挡块118;第三型腔121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条110、第二挡条111和第三挡条112;第一挡条110与第二挡条11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挡条111与第三挡条112之间的距离;第三型腔121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过线槽109,过线槽109穿过第二挡条111和第三挡条112;过线槽109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113,矩形孔113中穿插有导线3,导线3的一端连接有插接头4;右盖1的贴合面上方设置有第一凸点116和第一凹孔117;右盖1的贴合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插片114和第一凹槽119;左盖2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块204,第二连接块204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205;左盖2的贴合面上方设置有第二凸点204和第二凹孔207,左盖2的贴合面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203和第二插片202,右盖1上的第一插片114插入到第二凹槽203中,第二插片202插入到右盖1上的第一凹槽119中,右盖1上的第一凸点116插入到第二凹孔207中,第二凸点204插入到右盖1上的第一凹孔117中;左盖2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三根第四挡条208;右盖1和左盖2之间设置有马达组件,马达组件包括马达5、偏心块11和卡片10,卡片10固定在马达5的一端,马达5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偏心块11;卡片10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口1001,两个插口1001插入到卡座108上,起到定位的作用;马达5的侧面分别与左盖2内的第四挡条208以及右盖1上的第一挡条110、第二挡条111和第三挡条112相接触;螺钉6依次穿过弹簧垫圈7、平垫片8、左盖2上的第二通孔205和右盖1上的第一通孔102,最后拧入到螺母9中,同理,另一侧也此方法连接,从而将右盖1与左盖2连接在一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振动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包括右盖、左盖、导线、插接头、马达组件、螺钉、弹簧垫圈、平垫片和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盖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右盖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部侧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外形为正六边形,所述沉孔中嵌入有螺母,所述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右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卡座;所述第二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三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条、第二挡条和第三挡条;所述第三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中穿插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有插接头;所述右盖和左盖之间设置有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偏心块和卡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包括右盖、左盖、导线、插接头、马达组件、螺钉、弹簧垫圈、平垫片和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盖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右盖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部侧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外形为正六边形,所述沉孔中嵌入有螺母,所述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右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第三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卡座;所述第二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三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条、第二挡条和第三挡条;所述第三型腔的内部侧面上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中穿插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有插接头;所述右盖和左盖之间设置有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偏心块和卡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右盖的侧面之间设置有两个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右盖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加强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凌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