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树鹏专利>正文

便于装拆的门铰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647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装拆的门铰链装置,包括底座、铰链杯、链身和缓冲机构,底座上凸起有凸壳,凸壳外套接有一长条形的壳体,链身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壳体铰接,该第一铰接轴上套装有扭簧,链身的另一端与铰链杯铰接,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架、内滑板和气弹簧,连接板的一端与铰链杯铰接,内滑板与第三铰接轴滑动配合,固定架的另一端伸入凸壳内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嵌置于凸壳内,气弹簧内置于固定架内,且该气弹簧的活塞杆与内滑板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底座独立拆卸,便于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铰链,具体来说涉及便于拆卸的门铰链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当关闭家具门时所产生的闭合力往往导致家具门撞击家具主体。为了减少因闭合力所造成的有关冲击和噪音,已有一种在家具主体与门板之间安装带阻尼装置的铰链,这类铰链能有效消除门板闭合时所造成的冲击力和噪音,并已被广泛应用。但是,从应用角度分析,门页开启的角度大约0°~120°。现有的铰链分为两款:一款是一扭力弹簧结构,门板开启约0°~60°后自动切换为弹开状态,自弹角度约为60°~120°,关闭时从门页的最大开启角度约为120°开始施加一个大于铰链自弹力的压力把门关闭到约60°~0°时自动切换为缓慢关闭状态,达到轻柔无声关闭的目的。但由于一扭力弹簧扭力角度约为32°,这种状态下,弹簧极易出现机械性疲劳,导致铰链的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的开合次数。且此款弹簧复位力分配不合理,其闭合状态下的扭力角度最小,开启状态下的扭力角度最大,在这样的弹簧复位力分配状态下,开启家具门页就需要一个大于复位力的外力,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一款是二扭力弹簧结构,此款结构的铰链开启约40°后能在约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于装拆的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铰链杯、链身和缓冲机构,底座上凸起有凸壳,凸壳外套接有一长条形的壳体,链身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壳体铰接,该第一铰接轴上套装有扭簧,链身的另一端与铰链杯铰接,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架、内滑板和气弹簧,连接板的一端与铰链杯铰接,连接板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固定架的一端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内滑板的一端铰接,固定架的中部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与壳体铰接,内滑板与第三铰接轴滑动配合,固定架的另一端伸入凸壳内并以可拆卸的方式嵌置于凸壳内,气弹簧内置于固定架内,且该气弹簧的活塞杆与内滑板固接;扭簧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装拆的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铰链杯、
链身和缓冲机构,底座上凸起有凸壳,凸壳外套接有一长条形的壳体,
链身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壳体铰接,该第一铰接轴上套装有扭
簧,链身的另一端与铰链杯铰接,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架、内
滑板和气弹簧,连接板的一端与铰链杯铰接,连接板的中部通过第二
铰接轴与固定架的一端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内滑板的一端铰接,
固定架的中部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与壳体铰接,内滑板与第三铰接轴
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树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树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