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454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包括电刀,与电刀可组装在一起配合使用的吸引器头本体;吸引器头本体由吸引器管和吸引器加长管组成,吸引器管嵌入在吸引器加长管内,并与吸引器加长管可伸缩滑动连接;在吸引器管上设置有一段波纹管,在吸引器管的内部靠近吸引器管的吸引口端处设置有过滤网装置;吸引器加长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负压瓶;在吸引器头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刀固定装置,电刀固定装置的一端与吸引器头本体活动连接,电刀固定装置的另一端与电刀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手术人员视线更加清晰,便于术者的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使术者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也很好地保护手术室内手术人员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大家对雾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足以说明了人们对生存环境气体污染的重视程度提高。在医学领域里,随着电外科设备(ESU)、激光及其它电动工具在手术中的广泛运用,使组织发生热破坏产生的副产物——烟雾也越来越多。而手术人员对此缺乏防护意识,电外科发生器工作时,在电刀笔的电极头由高频电流产生的超高温可帮助外科医生切开患者病变组织并有良好的快速止血作用,其局部(微小点状)温度可超过2000℃,烧灼蛋白质、脂肪组织、体液可产生烟雾,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烟雾浓度可达3×108/m3以上,且95%为粒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气溶胶颗粒物在人体呼吸器官内沉积分布与其粒子大小有关,较大的粒子沉积在较大的呼吸道内,较小的粒子沉积在较小的呼吸道内;粒径1~5μm的粒子可直接侵入肺泡,6~10μm易沉着在小支气管内,而10~30μm及更大的微粒则分别沉积在支气管、咽、喉、鼻等部位;因此,手术室内产生的各种气溶胶均可以被工作人员吸入而对其健康造成危害。手术中电切与电凝人体组织时,会造成组织细胞碳化而产生烟雾,这种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

【技术保护点】
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包括电刀(1),与所述电刀(1)可组装在一起配合使用的吸引器头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头本体(3)由吸引器管(7)和吸引器加长管(9)组成,所述吸引器管(7)嵌入在吸引器加长管(9)内,并与所述吸引器加长管(9)可伸缩滑动连接;在吸引器管(7)上设置有一段波纹管(6),所述波纹管(6)设在靠近吸引器管(7)的吸引口端(2)处,在吸引器管(7)的内部靠近吸引器管(7)的吸引口端(2)处设置有过滤网装置(5);所述吸引器加长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通过连接管(14)连接有负压瓶(15);在吸引器头本体(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刀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包括电刀(1),与所述电刀(1)可组装在一起配合使用的吸引器头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头本体(3)由吸引器管(7)和吸引器加长管(9)组成,所述吸引器管(7)嵌入在吸引器加长管(9)内,并与所述吸引器加长管(9)可伸缩滑动连接;在吸引器管(7)上设置有一段波纹管(6),所述波纹管(6)设在靠近吸引器管(7)的吸引口端(2)处,在吸引器管(7)的内部靠近吸引器管(7)的吸引口端(2)处设置有过滤网装置(5);所述吸引器加长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通过连接管(14)连接有负压瓶(15);在吸引器头本体(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刀固定装置(4),所述电刀固定装置(4)的一端与吸引器头本体(3)活动连接,所述电刀固定装置(4)的另一端与电刀(1)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管(7)的吸引口端(2)为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器管(7)与所述吸引器加长管(9)滑动连接端的吸引器管(7)端头上安装有橡胶垫圈(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可调节吸引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6)由PVC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